(原創)上海世小小學生被砍案,你的憤怒流向了誰?

(原創)上海世小小學生被砍案,你的憤怒流向了誰?

這兩天霸屏的事件,是上海世小小生被砍案。兇手殘忍,將自己心理情緒的不順,揮刀砍向無辜且弱小的孩子。兩名小學生不幸離世。離世的小孩,沒有任何過錯,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卻成了承接兇手心理憤怒的犧牲品。

兇手的戾氣,將憤怒流向了弱小的孩子。按照心理學的說法,憤怒是往下流的,即流向系統中弱勢的一方。比如,在家庭系統中,父母的憤怒會流向孩子,孩子被憤怒後,只得流向更弱小的貓,這就是踢貓效應產生的根本點。

(原創)上海世小小學生被砍案,你的憤怒流向了誰?

如日常生活中,客戶會對客服發火,未必是客服做錯了什麼,只是在系統中,客服處於弱勢的一方,客戶將憤怒指向客服,安全,且對自身造成危害的成本極低。再如,甲方比乙方有權利,領導比員工有權利,做對的人比做錯的人有權利等等,處於系統的上層,更有憤怒權。被憤怒的,心理也明白:對方強而自身弱,但在當前情境中,需要自己做出改變。在事情上,要按系統上層要求的去做,在情緒上,要接住上層的憤怒並自行消化,也就是要照顧上層的情緒。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承接對方的憤怒,是自身弱勢的體現,但照顧到對方的情緒,是對自己情商的考驗。因為,接得住對方的憤怒,並非義務,而是情商。在承接對方憤怒的經歷中,不斷歷練自己,提升自我。

上述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發生的需要面對的憤怒,並非是應對社會突發事件中兇手報復社會喪心病狂之舉的態度。兇手的報復社會事件,是他內心有很多憤怒自身無法化解,用殘忍的方式來釋放憤怒能量,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雖然是1%的概率,但對受到傷害的人來說,則是100%的毀滅。被傷害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隨機概率。兇手對社會造成嚴重後果,法律定會給予嚴懲。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原創)上海世小小學生被砍案,你的憤怒流向了誰?

成年人的個體,學會化解內心憤怒,疏解自身情緒能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多一點對弱勢人群的關注和理解,是我們應從中得到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