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託管模式日漸興起

在隆堯縣東良鎮黃營村,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把土地託管出去。村民張計華把家裡的10畝土地全部託管給了隆堯縣桂勇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買種子、種植、管理、收割,他一樣也不用操心。“孩子都在外地打工,我自己在家,原來10畝地自己得又收又種,忙不過來。現在自己啥都不用管,就把地種了。”張計華說。

近年來,分散種植效益不高、勞動力大量外出等問題日漸凸顯,土地託管模式隨之興起。農戶將土地託管出去,由合作社等進行統一管理、種植,有效解決了分散經營效益低、“無人種地”等問題,實現了多方共贏。

土地託管模式,讓農民安心當上“甩手掌櫃”。“我們合作社實行‘六統一’土地託管模式,即:為農戶提供技術、農資、耕種、管理、收穫、銷售一條龍服務。”在黃營村開展土地託管業務的桂勇合作社負責人馮桂山介紹,包括種收小麥、玉米,粉碎秸稈等服務在內,農戶每年一畝地只要交240元,合作社就能幫著把地種好。全村2500畝土地,現在合作社已託管近1500畝。

家住隆堯縣大張莊鄉小王莊村的王培玉,去年也把家裡的8畝地託管出去了。他們夫妻二人長年在外打工,之前到收種麥子、玉米時,王培玉都得從外地趕回老家,除了路費,還耽誤打工掙錢。他說,把土地全部託管給了當地合作社,自己可以專心在外打工,兩頭都不耽誤。

土地託管,不僅讓農戶從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還讓土地由“零耕碎種”到“化零為整”,形成規模化種植,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

任縣辛店鎮雙蓬頭村擁有耕地9300餘畝,年產糧食近一萬噸,曾是四鄰八鄉有名的“產糧大村”。2013年,村黨支部書記孟曉光帶頭成立了任縣盛和德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00戶,流轉土地300畝。2014年,合作社與中農豐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農田託管協議,把農田交給託管公司打理。

“農民少花錢種地更簡單,我們真是從中嚐到甜頭了。”村民孟俊雪說,實行土地託管後,農資由託管公司統一提供,每畝比自己單獨買能省下十幾元錢。另外,託管公司每年都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農作物定製“營養餐”,使種田變得更科學、更高產。

眼看著別人嚐到甜頭,村民們也紛紛加入托管行列。今年,任縣盛和德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增加到了1000畝,社員也增至400餘戶。

“土地託管能高效配置資源,將原來分散種植的農業生產轉變成統一耕種收,降低作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而解放勞動生產力,真正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為今後土地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任縣農業局局長孫雲平說。目前,該縣土地託管推廣率達50%,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65%以上,穀物產地烘乾機械化能力達56%以上。

在各個縣市區,土地託管模式日漸興起。新河縣劉秋口村成立合作社,在不改變農民的土地承包權、收益權和國家惠農政策享有權的前提下,免費為村民提供高標準、規模化的土地託管,每畝增收500元。在隆堯縣,全縣開展土地託管業務的合作社已有10多家,有1.2萬餘畝土地被託管。寧晉縣壟上行土地託管協會組建了良種供給、測土配肥、農機服務等6支專業服務隊,全託管土地1.3萬餘畝,半托管8萬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