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館|媽,有時間你還是多罵罵我吧!

上班離家在家門口坐車,身上沒有零錢,就打電話讓媽媽那點零錢出來給我

當時就在家門口,等車著急,幾步路沒有進家門

媽媽什麼也沒說,默默拿著零錢過來給我,叮囑我好好吃飯,就進屋了。

我覺得怪怪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出門忘記帶鞋子或者衣服,媽媽能連續唸叨我一週,從“你怎麼這麼馬虎”,到“什麼事都做不好”,能七天不重樣。

但這次她很安靜,甚至還開了幾句玩笑。

房縣館|媽,有時間你還是多罵罵我吧!

我忽然發現,她不罵我了。和我相處,也變得小心翼翼

即使我犯了錯,她也不會出現那副“沒有我,你什麼都做不成”的表情。

她好像意識到,我獨立了,然後,一點點地放棄了對我的生活的干預。

我媽再也不罵我了。我有點慌。

房縣館|媽,有時間你還是多罵罵我吧!

我每天下班後花3個小時刷手機;每天躺在床上邊追劇邊大小;還花很多時間和老闆同事互相轉發搞笑的段子和視頻,用“哈哈哈”完成所有無聊的對話……

唯獨,很少跟媽媽交流了。

社交圈裡,親朋好友同事們,唯獨沒有媽媽。

因為媽媽不會使用那些新東西,接受能力慢。

在家的時候,更多的是幫忙洗衣服、做飯,甚至會去門前屋後的菜園子忙活。

但是當媽媽詢問一些新消息或者我心裡清楚,解釋給媽媽,她接受太慢的時候。

為了節省時間,一般都是隨口幾句敷衍了事。

甚至還會嫌棄她不理解“朋友圈”這種東西。

卻忘了,在我小的時候,爸媽面對這個對世界一無所知的我,是那麼熱情欣喜地,想把知道的一切都告訴我

房縣館|媽,有時間你還是多罵罵我吧!

媽媽知道我對於工作的熱情與認真,平時少有詢問戀愛、結婚等事情。

偶爾忍不住了問一句,我還笑笑說沒時間搞那些事,我很忙。

其實,以前她總覺得我這個年齡是時候談一個對象豐富一下工作後的其他時間,但為了迎合我,她強迫自己改變了這個觀念。

她已經很努力地改變了,而我,卻總嫌不夠。

我也不知道在不耐煩什麼。常常後悔,又不好意思道歉。

就像每個中國式兒女,懷著對父母的愛和愧疚,話到嘴邊總也說不出口。

我們自我彆扭,自我安慰,自我原諒。然後就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過。

房縣館|媽,有時間你還是多罵罵我吧!

我初中的時候,不知道魔芋是什麼,還喜歡在屋後的一小片魔芋亂竄。

有一次我媽的朋友過來玩,做了一盤炒魔芋,我覺得軟軟滑滑的,好吃的不得了。

後來我上了大學,每次假期回家,我媽都會給做給我吃。

在比如曾經家裡有客人,媽媽做了一道麻辣豆腐,也是覺得特別好吃。

後來每次回家都會抽時間做給我吃。

小時候的喜歡,很多時候都是隨口說說。

但我媽一直記到現在。

殊不知,我自己都不記得了,而現在的我,工作以後吃不吃都是習慣了。

房縣館|媽,有時間你還是多罵罵我吧!

我最近看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作家赫塔•米勒的授獎詞,她說,她每天早上出門之前,都會等媽媽問她:“你帶手絹了嗎?”

手絹代表的,是媽媽對她的關心。除了這個時刻,一天剩下的日子裡,只有她自己關心自己。

直接的表達讓人難為情,那我們不如間接地,把愛偽裝成幫助或者責備。

起碼可以讓他們對我的生活小事做主。

比如,我從來不擔心家的柴米油鹽,她們的生日也全然記不住。但是我的生日,媽媽總是記得很清楚。

比如,我回家每次做飯,都是洗好菜,媽媽一邊說我不會做飯結婚了怎麼辦一邊站在鍋前翻炒著。

有些事我自己不是做不好。但我想讓我媽為我做

我們必須給她“添點麻煩”,假裝自己還像小時候,很多事做不好。

是因為愛她。

這個世界上我最愛的人就是她。

我承受得起任何人對我的背叛和疏遠,唯獨承受不了她和我變得陌生。

這話說起來矯情,裡面卻有我百顆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