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社會,「性」是否需要教育?——真情72小時

婚姻挽回、戀愛脫單搜索《真情72小時》

代代相傳的“詛咒”:拒絕性教育

在中國,“性”算不得能擺在檯面上的話題。

你看,社會如此快速發展,衣食住行根本性變化,互聯網拉近距離,快遞跑遍大江南北,但有些事情還是沒有變。

我們依舊“談性色變”。

一談及性,聯想的便會是“黃”、“色情”、“下流”等等一系列不堪入耳的貶義詞彙來形容。

張北川說:“在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這種原則反映了中國幾千年來對“性”的成長認知,又或者說在“性”教育方面的空缺,那份羞恥感伴隨著這份認知,滲進骨子裡延續至今,讓絕大部分人把對性無知當成衡量個人純潔度的標尺。

當今的社會,“性”是否需要教育?——真情72小時

對於性,弗洛伊德提出了人類的本能,生本能,死本能,性本能。

性,這個不得不面對的話題,跟生與死一樣決定生活狀態,即使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寧願將它賦予一種朦朧美,絕非到被傷痛到血淋淋的地步才會願意揭開去直面。

我們缺失的不是性認知,而是性教育。

一方面來自父母的含糊其辭。

當孩子問及自己是怎麼來的之類問題,作為父母是怎樣回答的——

“你是我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我看你一個小孩孤苦伶仃怪可憐的,不忍心,所以就把你撿回來了。”

“問這個幹什麼,等你以後長大就明白了。”

父母在面對這個神奇問題,歷來以轉移話題、指責拒絕表明自己態度。相信無論是其中哪種都淡化不來孩子對性的探尋,相反更能引起他們的足夠好奇心。

━━━━━

另一方面來自老師的敷衍。

小學的生物課,講到這一板塊的時候老師總能用:

“這章節大家自己看吧,考試不考這塊,請同學們直接翻到下一章,Balabala……”

然後,義務教育階段的性教育就這麼夭折了。

當今的社會,“性”是否需要教育?——真情72小時

80年代至今,中國學校的性教育,總體上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學者潘綏銘有一段總結,可供參考:“中國大陸的性教育自20世紀80年代萌芽,主要是在中學開設生理衛生課程,但很多學校對此課程都流於表面形式。而且,這種萌芽式的性教育僅單純侷限於性的生理知識介紹,而對於性的價值觀念、性行為、性權利等議題基本沒有涉入。”

總之,那些年愚昧之極,不知“發育”為何物。好在雖有父母和老師的極力扼殺,卻能從街邊小廣告中激發內中不安平靜的好奇心。

在人生定型的關鍵期,從小廣告中汲取的營養難免會讓我們走偏。性生理成熟因性教育的缺失引發的問題不在少數,得不到正確指引更容易引起心理疾病及犯罪。

根據資料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犯罪總量中有近二分之一涉及性犯罪,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諸多形態中佔據第一位,而女性參與犯罪案件中性犯罪高達90%以上。(來自王旭紅《性教育缺失與青少年犯罪》)

這些性犯罪的上升看似是父母、學校、社會不作為導致的,追溯本源卻是一代代的“傳承”。

性似乎從被知道一刻起,被我們強加道德的限制,並且一直以來約束男女關係以及性行為的道德標準。受禁慾道德的束縛,我們一直處在性壓抑的狀態。

當今的社會,“性”是否需要教育?——真情72小時

人類能繁衍生息,靠的是食物,防禦和性。作為天性之一長期被壓抑,躁動的因子依舊存在和躍躍欲試。

有人試探,有人嚐鮮,遭受各方不友好的指責在所難免,尤其女性在這方面讓人難以啟齒:

它不是“造物主賜予每個人的禮物”,而是“老時光裡矗立的貞節牌坊”。

在父母那輩甚至以前,女性在這方面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的觀念深深耕種,代代相傳並以此作為女性道德評判的唯一標準,深受煎熬而不得反抗。

歷史上不幸喪失了性教育機會的父母們,正以自己的守舊思維,製造著新的“性教育缺失”悲劇。

被這種觀念左右下的父母對我們上演歷史性一幕,傳輸“性骯髒”的思想,女生必須保持忠貞。

性,一把鋒利的利器橫在男女性之間。

唯一不同在於男性處在刀背一方,女性直面刀刃。

男生將性擺在檯面上只會被作為經驗足的看待,女性會被罵“婊”的行為,與死刑無二。

當今的社會,“性”是否需要教育?——真情72小時

將“性”置於戀愛和婚姻中,羞恥於口的女性佔據絕大多數,道德禁慾讓做愛彷彿是在犯罪。

無可否認無論婚前婚後,這種紐帶的聯結都能讓雙方以及關係更加進步和昇華。

一位網友對此是這樣描述——

“我願意,我以此表達我的愛。只有他才能引起我感官的興奮。在這種興奮的欲流衝擊下,我不能自持。我渴望同他結合,融為一體,在愛的催化下肉體的結合是我幸福達到巔峰......我已經離不開他,渴望得到他的雨露瑞澤,惟有這樣我才真正體會到生命的茁壯和溫馨......沒有性愛,我會變得瘋狂。”

不必驚訝這段對性愛的直白,似乎這才是我們內心對性愛的真實渴望,不敢直接表現是現實的可悲,絕非是性慾的降低。

缺乏性的婚姻,拿什麼來滿足對方的歡愉?

性不是婚姻的全部,但是終將讓這段婚姻不完美。

當婚姻中出現這種不完美,不少女性被灌輸觀念下能做並非是將之擺在大庭廣眾下來訴苦,也不能故作輕鬆在朋友面前尋求幫助。

選擇的鐘擺在繼續忍耐和出軌中不定向的搖擺,做出選擇是遲早,其中過程是煎熬。

當今的社會,“性”是否需要教育?——真情72小時

“性”一個讓我們色變的話題,作為天性我們有權利去了解,並不帶上羞恥的探尋是人類的進步。

在成長路上,永遠不要說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家孩子太小!

在感情路上,永遠不要說性行為羞恥,外人不會知道性無能無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