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民政局部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結婚登記對數下降7%,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年下降了,很多地方的初婚平均年齡也在不斷延後,江蘇更是推遲到了34.2歲,小編表示很震驚。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90後不願意結婚的理由

1、我一個人夠吃夠喝的,不想將就,找不到心動的人。

2、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工資低消費高,承擔不了孩子的奶粉錢。

3、一想到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就頭疼,總認為自己還是個寶寶,不想太快油鹽醬醋。

4、現在離婚率太高了,所以謹慎一點是必要的。

5、總覺得延遲結婚就能延長我的青春。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放在古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時才四十歲,半老徐娘被用來稱呼三十歲的女性,而放在現代社會,這似乎是一個人美好年華的開端。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前幾日,室友過23週歲的生日。我們嘲笑她已然到了國家規定的晚婚年齡,卻連個男朋友都沒有。但細細想來,23歲不過是應屆畢業生的年紀罷了,

國家的晚婚年齡,是該重新定義了。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晚婚不等於不願意結婚

詢問了身邊的“大齡待婚”人員,發現TA們更多的,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對待婚姻更加的理智和謹慎罷了。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放在以前,可能會因為父母的懇求和鄰居的目光,而匆匆託付了自己的一生。現在年輕人的視野更加開闊了,內心也更加的堅定了,認為有趣的單身,好過於無趣的婚姻。我們一直在等待一次心動,等待一份穩穩的幸福。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和男友談了8年戀愛的佳佳表示,自己很享受現在的生活,並不缺愛也不急於結婚。我只是不急於跨入婚姻,但是我並不拒絕愛情。”

在一些人的眼中,懶婚族是叛逆自私的,尤其是一些父母,面對30多歲還未結婚的子女,簡直是痛心疾首,恨不得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就結婚。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曾經看到過一個極端的例子

父母逼迫已經三十多歲的兒子和剛剛相親認識才半個月的女子結婚,兒子表示不可理喻,質問父母:

“我們兩個根本不合適,就算結婚了也很快就會離婚的!你們覺得是我過得開心重要,還是結婚重要?”

沒想到父母回答道:“結了婚不合適可以下個月就離婚,我們絕不阻攔,但是你現在必須結婚!”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小編也同樣認為不可理喻,但是當了解了周圍老一輩人的思想後,卻發現,

他們將婚姻當做了必不可少的一種程序。三十歲之前必須結婚,結婚兩年之內必須生孩子,不然就是大逆不道,會被當成全村的笑話。

但是作為新青年的90後,我們怎麼會被這種觀念綁架呢?我們信奉:只有該結婚的愛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就算我們四十歲結婚,活到八十還有四十年的婚姻路,還怕不夠長久嗎?

我們不是“懶婚”,而是在等待穩穩的幸福

最後小編髮現,一旦將“30歲之前必須結婚”,這一個計劃劃去,人生之路就變得豁然開朗了是怎麼回事,什麼孩子,房子,貸款通通不用考慮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然,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很期待一份真摯的婚姻的。

讓我們像那個人明天就會來一樣的去期待,

也要像那個人永遠都不會來一樣的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