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懶婚」,但是沒有「懶得幸福」

各位為90後“懶婚”大軍憂心忡忡的、線上線下的叔叔阿姨、以及(尤其是)我媽我爸:

大家好!

作為90後“懶婚”大軍的普通一員,希望這篇後知後覺的回應不會顯得太“懶”。

其實智慧網友已經七七八八地從各個層面回應的差不多了——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靈魂。”

“我覺得沒毛病,生活質量第一。”

“什麼都可以自己來,另一半用來做什麼”

“貧窮使我冷靜。”

“不是婚姻不重要,是太重要…才不想隨便對待”

“我不覺得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碰見情投意合的酒結婚,碰不到我跟誰結婚,結完婚互相折磨?”

……

其中最言簡意賅的不過是:“就目前來看,結婚不會讓自己更開心,所以為啥要結婚”。

你們總說結婚好

好像好的不得了

我們“懶著”不結婚

你們急得直跳腳

所有的“苦口婆心”中最讓“懶婚”大軍低眉順眼、甚至被短暫洗腦的就是其中的“為你好”,似乎不立刻轉頭去相親就是不領情。但其實,你們為我們好,我們更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真的好。

為什麼你們視之蜜糖,我們卻不急不慌?結婚到底,有啥用?就讓我們根據最權威的定義、簡明扼要地捋一捋——

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婚姻6大功能包括:性愛功能,生育功能,經濟功能,教育功能,幫扶功能,關係功能。

“性愛功能”:顯然,婚姻並不能作為是實施性行為的必要條件。2014 年《小康》曾發佈“中國人性健康”報告,與 1994 年相比,2012 年國人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提高了 30%,達到了 71.4%;溫州市4所高校680名學生的調查顯示:67.83%的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寬容態度;山東省6000名醫學生中有81.0%對婚前性行為現象的認同有不同程度的常態化…不管是行為還是態度,其實不扯這些數據也完全可以直觀感受到,我們的確在越來越坦誠、自由和開放的面對慾望。

“經濟功能”和“幫扶功能”:工作的“鐵飯碗”早已風化,婚姻也不再是穩定的“保障”(就且當做它曾經是過)。1990-2016年間,全國的離婚比從8.41%上升至36.39%,即每結婚10對夫妻就有3-4對離婚。與其把婚姻的“幫扶功能”當做是生活最後的底牌,不得不說,“懶婚”大軍更願意投資自己。

“生育功能”和“教育功能”:這正是年輕人拒絕結婚的重要理由之一。身邊一對兒感情穩定、同居幾年的老朋友告訴我:“可不敢結婚,結婚是小事,關鍵是結了婚父母就該接著催孩子了…”至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著急要孩子,這又可以另起長篇大論了。相對而言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輕人對兒童教育更加了解,也會愈加認識到父母需要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在自身經濟水平和時間步調無法配合的情況下…… “我覺得養個狗子挺好的!”

“關係功能”:其實這是“懶婚”大軍最感慨萬千的一點。在社交方式單一的過去,結婚的確會讓你擁有更多的“親戚”,從而可能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持。但是,在這個有一萬種社交方式的今天,我們的摯友可以以任何意外的機緣認識,再通過或長或短的時間滋養感情,這種深刻的“情感聯結”有時甚至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應對那些“隨機分配的親戚”所帶來的問題。應該沒有人沒看過那篇《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什麼樣的人活得最幸福?》——充滿衝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甚至可能比離婚還糟;和家人、朋友和周圍人群聯結更緊密的人更幸福;對於幸福感起決定作用是親密關係的質量而不是數量。要知道,重要的是親密關係而不是建立關係的方式和對象,“真正有用”的親密關係不一定通過婚姻來建立,甚至不一定非要是愛人。

“結不結婚?啥時候結婚?”是表面矛盾,長輩苦口婆心的弦外之音是“結了婚你才會(更)幸福啊”——這種來源於他們生活經驗的預判和擔心才是主要矛盾。以上對婚姻功能的所有“反駁”不是說婚姻突然就一無是處、不具有這些功能了,而是這些功能已不再是婚姻獨有的優勢,多數年輕人往往擁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滿足自己、過得開心。

幸福(也可以是充實、意義感)才是終極目標,結婚可選的生活狀態之一。

這裡我謹代表部分“懶婚”大軍(共鳴於上述文字的那部分)表個態:我們暫時“懶婚”,但是絕對沒有“懶得幸福”。走向幸福的一萬種方式裡,如果哪天覺得結婚更合適,為什麼不呢?

參考文獻:

劉彬, 鄧心怡, 吳培莎. 對城鎮居民婚前性行為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 山西農經, 2017(16):29-31.

吳曉雪, 孫建樂. 溫州市大學生性教育、性觀念及性行為狀況調查[J]. 醫學與社會, 2018(7).

王開陽, 胡呵呵, 蘇衍萍. 山東省醫學院校學生性知識和婚前性行為態度[J]. 中國學校衛生, 2016, 37(1):33-35.

我們“懶婚”,但是沒有“懶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