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目前很多的農業休閒項目關鍵問題是把農業地產做成了觀光,而不是休閒;第二個問題就是做成了簡單的農家樂體系。那農業休閒項目開發的關鍵在哪?第一就是要做成真正的休閒體系,落點有兩個:第一個是親子。第二個是工作。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中國人的休閒其實是帶著孩子去玩,這是中國人的真正休閒,要圍繞孩子做農業休閒項目,現在做農業休閒的方式都是以成人的眼光去做的,觀光,就是大家搞個農家樂,去哪吃完飯就走了以為這就是農業休閒;還有一個錯誤的就是乾脆把他做成高科技農業,做成大棚,因為政府有補貼,所以就大量做大棚,大量做基礎設施,花了很多錢,實際上沒什麼。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另外一個落點是工作,中國人不會真正的休閒,中國的休閒大多就是退休,那不是休閒那是被休閒。中國人的休閒就是在什麼地方能夠邊休閒,邊工作,那就能待下來了。就像麗江,麗江就屬於邊工作邊休閒的地方,所以人們去的人就很多。到了那邊之後很多人可以觀察他的住宅結構、他的酒吧怎麼開、他的服務設施怎麼做、他的服裝特色,還有很多地方讓你覺得對我的工作有幫助。所以中國的休閒體系要做到工作,邊娛樂邊有工作,要不然他待不住。很多農業休閒裡面沒有工作體系,很多地方wifi都沒有,光有WiFi還不行,你的整個設施要創造工作的環境。我們現在過多的把娛樂體系往裡面放,但實際娛樂體系玩一會就好了,玩一會大家就走了。所以休閒體系要落到,一個是親子,一個是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待得住,把人留得住。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農業休閒的第二個關鍵點,農業休閒的整個體系怎麼跟農產品的電商連在一起,有效的創造更大的價值。整個農產品的價值要通過體驗來創造價值。農產品本身不值錢,但是體驗就很值錢。很多認為讓大家去摘摘葡萄就是體驗,其實這是結果的體驗。體驗很值錢,但不是結果的體驗。真正的體驗是從種子到耕種到開花到結果,這些過程中設立一些時點,讓大家對農作物的生長建立起體驗,才叫體驗。就像小孩摘葡萄都不知道為什麼上面就有白色了,只是摘葡萄的體驗。沒有體驗過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這些過程他就對這個沒有感情,就純粹是摘果子的心態,這個不叫體驗。這也是現在農業休閒中一大的問題。如果這樣針對過程一做了以後,農業休閒園區就可以做的很大,價值就可以做得很高,農產品眾籌、莊園、領養等內容就可以做出來了,這裡面有很多種形式,但是核心一定是落到過程體驗。電商在這個階段其實是過程大於結果。

一、休閒農業項目輕資產運營的背景和必要性

據統計,中國休閒農業產業營收已超2400億元,接待遊客超過8億人次,從業人員超過2800萬,沿海地區,尤其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地區已進入成熟的休閒度假時代,相對於休閒農業市場旺盛的需求,到目前為止相關同休閒農業項目的建設與運營模式還停留相對粗放階段,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休閒農業市場還是一片值得深度開發的廣闊藍海。相比較其它的旅遊項目(包括主題公園型,度假村/酒店型以及景點旅遊目的地型),僅從硬件投入這點來看,休閒農業旅遊項目的初期投入相對少得多,但這遠遠夠不上輕資產運營的概念,《國富論》中提出分工理論,到臺灣宏基創始人施振榮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線”價值取向,輕資產運營一直備受麥肯錫推崇,在麥肯錫看來,企業的經驗、規範的制度流程、各種關係資源、品牌、人力、價值觀等,都屬於“輕資產”運營的範疇。相比其它行業,對於農業,尤其是休閒農業產業,由於存在行業特殊性,其輕資產運營的模式研究和操作策略應用都是相對空白且是很有必要研究和探索的命題。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二、休閒農業輕資產運營模式的探索

(一)休閒農業輕資產運營的硬資產體現: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及農業資源大幅減少“硬件”投入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遊客來農園遊玩度假最主要目的是體驗鄉村意境和鄉村生活,項目的根本在農,核心在體驗,因此休閒園區的開發建設要充分體現“生產、生活、生態、生命科學”四生結合,注重本土自然元素及文化元素原生性的保護和利用,切忌以房地產開發思維大搞城市公園景觀和基礎設施。按照臺灣日本的成功開發模式,休閒農業園區應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選擇性保留原有動植物資源,並大量使用農作物和生態工法進行景觀營造和基礎設施進行建造,比如: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1、每個休閒農業園區,無論大小,都應儘量保留原有水系,使用生態工法營造用於水質淨化和動物棲息繁衍的溼地,包括用生態駁坎代替水泥駁坎進行護岸,以投放和種植本地水生動植物來營造生態系統,這樣更利於園區生態環境自我平衡,且景觀更具生態美感。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2、以農業景觀代替園林綠化景觀,如保留和提升大尺度的稻田、花田、茶園、竹林等“物美價廉”的農業景觀資源,加上原有的野花野草等地被植物資源,不但形成了層次豐富多樣的立體田園景觀,而且相比園林綠化可以大幅度降低景觀成本。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3、以礫石路代替水泥路作為遊園健康步道,以生態渠道代替水泥渠道,充分利用項目區及周邊自然資源(如溪灘鵝卵石、竹子、竹絲、茅草、山雜木、粘土等等)作為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以低成本的基礎投入,實現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容。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4、充分使用好玻璃溫室、多功能帳篷、集裝箱、竹木棚架、組合式木屋等臨建設施,以低成本的設施投入,不但實現園區相關功能需求,而且能給遊客帶來別樣的消費體驗。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二)休閒農業輕資產運營的捷徑:外部資源整合與利用

我們知道,房地產行業已形成非常專業化的分工,未來,休閒農業行業也同樣會出現專業化分工,如專業於提供優質食材原料的生產服務商,專業於提供農產品配送的物流服務商,專業於景區日常管理的景區服務商,專業於農業品牌策劃的品牌服務商,諸如此類。因此,大型企業在運作此類項目時,應有所為有所不為,即充分利用好公司原有平臺優勢和資金優勢,對外部專業資源進行整合,以彌補產業發展前期實操經驗不足、運營團隊存在短板的弱勢。

這樣做有以下幾個益處:一是規避和降低項目前期運營風險;二是讓有限的人力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騰出來,集中精力做好核心業務,同時有足夠的緩衝期用於培養核心運營團隊;三是讓組織架構扁平,人力使用效率更高。

休閒農業項目開發前期可以做的外部資源整合可以包括:

1、與相關成熟運營企業合資成立公司進行整體項目運作,這是資源整合的首選方案,運營效率最高,培養團隊最快,但目前能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的,只有臺灣的幾家規模型休閒農企;

2、搭建平臺公司,按照不同業務線分別與不同專業化公司進行合作,如:與景區託管公司合作,引入運營團隊進行景區運營籌備、日常管理維護;與餐飲管理公司合作,引入運營團隊進行日常餐飲管理和維護;與物業公司合作,將安保、衛生等後勤工作外包;與生產型企業合作,將種養殖業務進行託管,甚至於直接收購小型農場,將生產業務整體打包給專業生產團隊。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三)休閒農業輕資產運營的核心:模式創新、產品研發、業務整合、品牌塑造及市場營銷

休閒的農業輕資產運營應專注於模式創新、產品研發、業務整合、品牌塑造及市場營銷等核心業務,以輸出管理、技術和品牌獲取利潤,這些核心業務具體包括:

1、模式創新:創新不要閉門造車,要將目光放遠到世界範圍,好的引進消化吸收也是創新。可以在臺灣日本精緻休閒農業和歐美度假農業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市場情況和資源條件進行縱向微創新。善用跨界思維,將其他行業模式(如互聯網行業)創造性的嫁接到農業產業進行橫向微創新。

2、產品研發:包括實體產品開發(農副產品、紀念品等)和服務產品開發(餐飲、住宿、教育、遊樂等),與模式創新類似,需要本地化思維和跨界思維,如縱向的包括根據本地消費市場習慣及農產品資源情況,開發若干小而美(品質優良、包裝獨特、產品背後故事吸引人)的產品線,主攻景區在地消費。橫向創新,比如將城市兒童職業教育體驗項目概念引入休閒農園,開發成鄉村版的職業教育體驗項目產品,將美國童子軍訓練營及網絡遊戲中的練級系統和榮譽系統引入鄉村夏令營生存體驗營項目產品中,促進消費者與項目的高度粘合。

3、業務整合:業務外包雖然結束了某些日常事務性管理,卻開始了對這些業務工作的統籌管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統籌管理更難,它的成功需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掌控能力,離開了這點,業務外包就會難以保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因此業務整合是業務外包的必要保障。

4、品牌塑造:良好品牌的塑造能反哺項目的運營,具體的品牌運作可以是在大品牌領導下(前提是母公司品牌光環足夠大),結合不同項目特徵,實行休閒農業線與現代生態農業線各子品牌分開運作。

5、市場營銷:不同於主題公園景區和旅遊目的地景區,根據臺灣日本的研究,傳統旅行團渠道所佔休閒農業旅遊景區遊客數比例不會超過20%,高達80%以上是親子親孫遊、教育活動及朋友聚會活動,這部分人與旅行團的走馬觀花不同,他們對於體驗活動項目尤其熱衷,而且對於項目的粘合度高,口碑傳播能力強,消費力也較強,是新城鎮項目二次營銷的潛在客戶,因此要通過良好的活動體驗和多維度的互動交流,做好體驗式營銷和社會化營銷,打造項目粉絲群體,形成項目本體核心競爭力。

休閒農莊策劃中要注意“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三、休閒農業輕資產運營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國家相關政策動向

包括對於休閒農業園區臨時設施用地指標及建設標準規定的瞭解,對於休閒農業項目的限制性政策和扶持政策的瞭解,合理規避風險,充分利用和爭取國家優惠政策、補貼也將有助於項目的輕資產運營。

(二)注意打造好核心業務能力

休閒農業是複合型新興農業產業,尤其它可與其它產業進行結合形成一些綜合體項目,未來會有更多投資者和行業龍頭加入這個行業,因此目前要抓緊培養自己的核心業務能力,形成行業優勢,搶佔競爭制高點。

(三)注意產品與服務的品質控制

一要培養核心運營管理團隊加強資源整合和控制,二要建立標準化體系,標準化是模式複製和管理輸出的基礎和紐帶,這些標準包括且不限於園區開辦標準化指導手冊、運營管理指導手冊、服務標準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等等。

休閒農業項目相對於現代生態農業來說,它是相對重資產的,但相對於傳統旅遊產業來說,它又是輕資產的,它充分結合了一二三產發展,以產業帶項目,兼具自身產業發展、提供農產品體驗式營銷展示平臺,促進農產品在地營銷及快速提升片區人氣和土地價值等優勢,與城鄉統籌項目建設開發的聯動性最大,是新城鎮化形勢下值得優先大力發展的產業,它的輕資產運營模式也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實踐、總結和發展。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