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法10月1日實施,我們到手的錢真的多了嗎?

8月3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備受關注的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的決定。

對於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還是新個稅法涉及哪些內容?實施後對我們個人的實際收入有什麼影響?

新個稅法確定個人的納稅起徵點調整為5000元,從2018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

新個稅法10月1日實施,我們到手的錢真的多了嗎?

財政部表示,5000元的起徵點是在綜合了我國城鎮居民的人均基本消費支出、就業者平均負擔的人數,以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多方面因素而最終確定的。

新個稅起徵點調高之後,對於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來說,意味著以後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不需要再扣稅了!

那麼,新個稅實施後,具體能為我們省下多少錢?一張圖告訴你!

新個稅法10月1日實施,我們到手的錢真的多了嗎?

所以,起徵點的提高,不僅僅是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朋友不需要交稅,而且,其他納稅人也會因為起徵點的提高、稅率的調整而發現到手的工資實際上增加了!

新個稅法除了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三險一金”之外,首次增加了多項專項附加扣除,主要包括6個項目: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支出、贍養老人支出。

但是,關於這6項專項扣除,目前還有具體的扣除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初步考慮將對專項附加扣除設置一定限額或定額標準,既要保證納稅人方便納稅,相關支出能夠得到合理扣除,又要體現政策的公平性,讓廣大納稅人都能夠實實在在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而且,此次稅改包含含稅級距的調整,將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那什麼是含稅級距?

含稅級距,指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中,按照含稅工資為計稅依據的,適用不同稅率之間的所得額的區間範圍,如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具體如下圖所示。

新個稅法10月1日實施,我們到手的錢真的多了嗎?

從圖中可以看出來,雖然還是維持了3%、10%、20%、25%、30%、35%、45%幾個檔次,但是稅改後每一個檔次的對應收入區間都有了調整。

舉個例子。按照第三檔20%的稅率,目前對應的是月收入4500~9000的含稅級距,也就是說你在進行基本的減除後,超過4500元但不足9000元的部分,需要計算20%的稅。

但是,稅改調整後,還是20%這一檔,對應的就變成了12000~25000元,含稅級距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原本應該按照20%計稅的收入,現在則只需要按照10%的稅率計算。

所以,含稅級距的調整,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低收入者的納稅金額。

最後,我們用一張圖總結!歡迎各位轉給有需要的朋友,畢竟關於錢包的事情,還是清楚一點好!

新個稅法10月1日實施,我們到手的錢真的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