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一些中小學教師的績效考核量化科學嗎?

天涼好個秋7697


三水三心曾撰文談論過,在中小學引進績效考核,本身就不夠科學。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是由教育教學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與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不同,純粹的量化,不科學!

首先,教育教學業績的評價具有特殊性,這是教育對象的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教育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勞動,而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心智尚不成熟但受制於家庭、社會、學校各方面影響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這不能與生產某種產品按質和量來評定相提並論——生產得多、生產得好,就多得,反之亦然。

那麼,如果用定量的方式量評價,如何定量呢?按學生的考試成績嗎?按參加中考高考後,被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錄取的比例嗎?還是與入學時的成績比較按進步幅度來評價?

真正懂教育的人,看了我上面幾個問題,就應該知道,這都不可以,至少,不能作為主要的或者唯一的因素!當前,轟轟烈烈的應試,不就是受這個評定的影響嗎?我們總不能一邊呼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一邊無限制的挖掘學生的發展潛力,讓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見書而嘔吐”吧?想想每年在多個地方發生的中考高考結束之後撕書的場景吧!

其次,教育教學業績將的評價具有滯後性,這是學生成長的特點所決定的。

教育的複雜性還體現在滯後性上。多年的教育教學時間告訴我們,暫時的成績並不值得欣喜和驕傲——我們不是一貫提倡的是長遠可持續發展嗎?我以前帶過一個班級,說實在話,那絕對是全校乃至全區最可愛的班級了;他們學習努力,每年在全年級排名都靠前,在同類班級中基本上遙遙領先;他們紀律衛生最好,每週的流動紅旗,幾乎都是以全校第一名的名次獲得;他們每天一大早,都會被我集中起來讀書、背書,每個晚上都會被我集中起來刷題。可是,他們進入高中之後,各方面反響一般,最後,只有3名學生考上了較好的大學。

你說,我的教育不成功嗎?我的教育教學業績不突出嗎?

可冷靜下來思考,我的教育教學成功嗎?我的教育教學業績真的突出嗎?

如今,那一批孩子,考上好大學的,有一個固定的工作,有的還幹得不錯。沒考上大學的,大多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一個孩子的公司還上了市。

那麼,我就成功了嗎?我總不能說,那個上市公司的老總,是我培養的吧?但我也不能說,他的成功與我沒有關係吧?

所以,評價有時效性,而教育卻具有滯後性。多年後,我跟那批孩子在一起,我還在反思,我當年是不是把他們的潛力挖掘的過多過早了呢?

再次,教育教學業績的評價具有複雜性,這是有限性教育課程設置的的方案決定的。

管理學生有一句名言,叫做“要什麼就評什麼,評什麼就有什麼”。誠然,現行的人才選拔制度,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評價,說白了,就是教學業績。我們就用教學業績來評價,我們就用“貓論”來管理評價,那麼,語數英物化的老師,我們按照考試成績來定量評價,可是,政治歷史生物地理老師怎麼評價?很多的地方對這幾個學科也有考試,採取的是等級分的方式,好,有分就好說。可是,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等非考試科目如何評價?(體育也算考試科目吧,中考體育有分的,高考沒有吧?)

那我們是不是隻要考試科目呢?那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呢?就是說核心素養,那也起碼有六個啊?

所以,對於教育,還是要用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評價方式,適度的定性評價或者模糊評價,將教育教學成績作為一個輔助因素——在大家都模糊的情況下,現行的數據的作用,自然會突出的。現階段,至少,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如果將教育教學業績(或者效果)作為對教師評價的唯一因素,這必將是教育的倒退!


三水三心


各地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大同小異,圍繞教師的德、能、勤、績制定了一些量化標準。一些地方對中小學教師的績效考核量化是這樣的。其中,教師若未參加違法亂紀的活動,未散步反黨反社會言論的,德的考核可得滿分。教師若基本完成擔任的教學任務,能的考核可得滿分。全勤的教師得勤的滿分,若非如是按一定係數遞減得分。績的考核分由該教師在當地範圍內的教學成績排名決定。

上述績效考核量化不科學,不但顯得呆板教條,而且起不到鼓勵鞭策教師的作用。單拿績的考核來說,就有“一錘定音”的武斷。教師的工作範圍和內容不單單是教學,還有諸多與教學相關和無關,卻又無法通過教學成績體現出來的。如,教師對學生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合校領導搞好學校與社會方方面面的關係。如果在績效考核中不能體現這些教師成績,就不能體現考核的全面性,考核會陷入偽公平,偽公正的漩渦。


大眼睛96950611


一點都不科學。量化老師,得首先看老師帶的是什麼生源。給你好班實驗班,什麼都好,遇到差班你就白搭,費力多,成績上不去,如果不看加工力,只看成績,最後這量化只能說不但不科學,還極其荒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