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師親述:我們喜歡和什麼樣的家長打交道?

看點 最近迎來開學季,家長們免不了要與學校打交道,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才能幫助孩子打好新學期的基礎。那麼該如何做呢?下文中,身為老師和家長雙重身份的小楊老師,從7個方面,向我們分享了美國老師眼中的“好家長”。

最近開學季,家長們又要和老師打交道了。前陣子一個朋友帶娃來家裡玩,因為孩子好動,美國的老師建議她帶孩子去諮詢醫生看看是不是要診斷一下多動症。

看著老師很嚴肅的面孔,朋友嚇得不輕:難道我的孩子真的有毛病嗎?

我聽了以後立馬勸慰她:“老師的出發點不一定是惡意。在美國如果孩子有一些特定的症狀,老師有義務告知家長去諮詢專家的,不一定是你家孩子真的有問題!具體到孩子好動的行為,你可以多跟老師溝通了解一下,掃除誤會。”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都可以跟美國老師交流呀!我還怕說多了人家煩呢。”

其實關於如何和老師溝通的問題我也收到過不少讀者的諮詢,感覺有很多“誤會”需要跟家長澄清一下。這些年我接觸的大部分是美國的家長,也有接觸過一些從送孩子從中國來美國讀書的家長,也算是媽媽們中的“老師間諜”了,積累了不少家長老師溝通的經驗。

今天我想從老師的角度來分享一下,怎麼樣家長和老師做有效的溝通。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1

共同出發點 —— 一切為了孩子

我覺得很多老師和家長的矛盾都源於——不理解對方的用意。每年開學期間,特別是遇到新老師新家長的情況下,稍有溝通不暢就容易導致誤解。

每年開學遇到新的家長,彼此都還不熟悉,一些老師無意的舉動家長很容易誤會,以為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孩子。

記得有一次剛開學的時候我們排練一個話劇,有很多動物可以選擇,有一個很可愛的胖乎乎的小女孩想要扮演“豬”,我就答應了。

沒想到第二天媽媽立馬找到學校裡來——“為什麼讓我的女兒當‘豬’,是不是歧視我女兒胖?”

這位媽媽是西裔,以為我不喜歡她女兒,所以故意找這種角色讓她女兒來“出醜”。

後來我立馬解釋,媽媽也是將信將疑。直到過了幾周,每天媽媽從孩子嘴裡聽到了我上課的時候的各種創意和對孩子的關心,媽媽才相信我是個“好人”,這樣讓她女兒扮演什麼角色她都沒意見了。

很多時候溝通不暢導致家長以為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偏見,所以需要家長和老師多溝通,瞭解對方的用意,解除誤會。

在交談中,只要家長和孩子都秉著“為了孩子好”的出發點而考慮問題,一切誤會都會迎刃而解。

2

恰當的溝通方法

選擇合適的溝通方法尤為重要。我常用到的溝通方法是:郵件、電話、面談。每年開學的時候我會給家長們一封信,把我的郵箱地址放到信裡面這樣家長可以隨時聯繫我。

出於尊重老師的私人空間的考慮,美國這邊很少有家長問我要過我的私人電話,我每次電話聯繫家長都是使用學校的電話。

如果有特別親近的家長想要私人電話,也會問一句:“方便給我你的私人聯繫方式嗎?”如果我覺得有必要的,才會給。比如每次外出秋遊,我會把我的私人電話號碼告訴同行的家長,這樣一旦孩子出了什麼事情,他們可以及時聯繫到我。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一般來說郵件用於溝通學校日常問題,對於孩子需要注意的行為我會電話通知家長,嚴重的行為問題我會約家長來面談。

這裡有個值得注意的就是,涉及到孩子的行為、有爭議性的問題,我建議與老師電話或者面談。

現在很多中國家長會用微信打一大堆文字或者語音,或者是美國家長在郵件裡面詢問孩子的行為問題,我覺得這樣溝通效率低,來來回回很難說清,而且涉及到孩子的隱私,基於信息安全的考慮面談或是電話是最有效率的。

3

當孩子受委屈時

正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會“抱怨”的家長,好像得到老師的注意力更多。要知道,面對那麼多孩子,老師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很多時候顧不上來。

而在孩子受委屈時為孩子“伸冤”的家長,能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及時處理。

有一次有三個男孩因為在食堂搶飯盒,被我叫到教室裡批評了一頓。回去以後我就收到其中一個男孩A的家長跟我的解釋:“對於發生的事情感到很抱歉,我們也跟A聊了,他哭得很傷心,他說他並沒有做,但是在老師面前他不敢解釋。”

第二天我又重新把這三個男孩叫到一起詢問,才發現我真的冤枉男孩A了,我立馬和A道歉,重新處理了這件事情。

所有人都會犯錯,老師也是,當老師錯誤地責怪了孩子,欠的那一聲對不起,一定要還給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不敢跟老師說,回家跟父母講了,那此時要跟老師溝通嗎?

我的觀點是,要。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如果孩子覺得委屈不公,都應該把這個事情弄清楚。如果是真的冤枉了孩子,那就得給孩子找一個公道;如果是孩子的確錯了,那就讓他認清楚為什麼自己做錯了,下次怎麼改正。

被父母搪塞說“老師說你錯了你就錯了”的孩子,會愈發覺得生活的不公,甚至導致以後敢怒不敢言。

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良心的老師都會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 。

4

當孩子受批評時

關於孩子受批評時,家長和老師往往有很多爭議。有的家長會全盤接受,有的家長會表示質疑,還有的家長會覺得憤怒。

比如我曾經教過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有一次他上課的時候偷偷用剪刀把自己劉海給剪了,回家以後跟媽媽撒謊說是同桌剪的。當天晚上我就收到了一封憤怒的郵件——“你為什麼不能管好學生?讓這種事情在你的課堂上發生?”

第二天我就調查了這件事情,最後發現是孩子怕媽媽懲罰他而編造出的藉口。媽媽立馬也跟我道歉,表示自己一時衝動發了那封冒犯的郵件。

當然我知道這位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關心孩子的人身安全。但是我覺得更恰當的做法是第二天打電話給我,詢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做決定。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所以如果孩子受到了批評,可以找個恰當的時候跟老師溝通,瞭解為什麼孩子這麼做,以及以後如何幫助他。

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錯在哪,下次繼續錯。

把孩子每一次犯錯當成是一個改正的機會,和老師一起共同克服這個難過。

5

當你給老師提意見時

一個教學方法不可能適應所有的孩子,所以當家長對教學方法質疑的時候,是可以提出意見的,這樣也可以讓老師更加了解你的孩子。

但是,一定要注意語氣。

一個真實的例子。我朋友第一年教書,遇到一位家長,是某美國知名大學的博士畢業,也在大學裡任教。給他兒子開家長會,一開始的時候先把他所有頭銜搬上來,然後再問我朋友一句——“我覺得你XXX做不好,XXX也做不好,我有很多經驗,我來教你怎麼教書!”

朋友回家以後嚇哭了,第二天就告訴了校長。校長安慰許久,才讓她調整好狀態。

術業有專攻, 那位博士在學術界拔得頭籌,也不一定在小學教育方面更有經驗。而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大概能撩撥起每個老師心裡的逆鱗——

“我就是靠教書吃飯的,你居高臨下的質疑我的業務能力,是叫我丟飯碗回家開天窗嗎 ?”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了:“老師也不是萬能的呀,還不讓人說了?”

說!當然要說!換個法兒說可能讓你的建議更有效。

比如我有個家長是位有名的科學家,在JPL噴氣推進實驗室為美國航天局工作,在當地的媒體報道上也有不少她的報道。

她從來也不炫耀自己科學家的身份,直到有一次我在看她郵件回覆的時候發現了她一大串頭銜。

在我教宇宙科學的那一系列課時,她給了我不少教學意見。她每次說話的開頭都是——

“我有一些資源和想法,不知道你需要嗎?”

這樣的幫助的語氣比起之前那位博士爸爸的指導語氣聽上去順耳多了,讓我非常樂於接受。

我相信每個老師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而這種求知慾可以幫助老師進步,所以家長們也需要多提意見,會提意見。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6

該給老師送禮嗎?

在美國對老師收禮也有限制——一年一個學生不能超過50美元。可能是一種傳統,每年到了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教師節,很多家長會讓孩子給老師準備一份禮物。

這份禮物不一定是貴重的,但一定是有心意的。

有一年聖誕節我的後備箱是這樣的: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某年聖誕節收到的禮物

我想大概世上沒有人不喜歡真心的禮物吧,每次收到禮物我的心情都是很愉悅的,特別是看到孩子們親手製作的賀卡,說著“我愛你”的時候: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我的學生送給我的卡片

我感激每一份禮物背後的情誼。特別是孩子們給我的畫、自己動手製作的小禮物、小賀卡。

這樣的禮物讓我銘記於心,也讓給我明白當老師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這也是我當老師的初衷——

做對孩子生命裡有影響力的人,用愛和自己的力量去塑造一個孩子。

當孩子們對我說“我愛你”時,我才明白這一切努力的意義:

當然,這裡有幾點我想說明——

送禮並不會改變我對一個孩子的教學方法,不送禮的好孩子,老師依舊喜歡。送禮的皮孩子,老師該批評的還是會批評,只是有的老師跟家長關係更緊密的話會跟家長溝通得更多。

當然,如果你不幸碰上了一個愛收禮而且收禮後孩子待遇兩重天的老師,另當別論。

所以如果你想送老師禮物,可以讓孩子親手製作一些小手工或者賀卡,老師更會銘記於心。每年我收到的小禮物很多,送巧克力糖果的娃我印象不是很深,寫賀卡做小手工的娃我卻能深深記住。

7

當家長也當老師,雙重身份看問題

當老師的時候總是以老師的角度看問題,現在當了媽以後更能以家長的角度看問題。

以前在美國教幼兒園的時候,班上總有那麼幾個積極媽媽,每天都當志願者來班上幫忙,只想多陪著孩子一點,看看孩子是否在幼兒園過得快樂。

我很樂於接受這些志願者媽媽們的幫助,當時也很困惑:“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的娃,至於這麼牽腸掛肚嗎?”

答案在果果出生以後揭開。

沒錯,就是這麼牽腸掛肚。

我想著以後家裡沒人帶娃只能早早送去託兒所,打探了好幾家託兒所,最想知道的就是——

老師是不是和藹可親?

老師是否值得信任?

把這麼個心尖兒上懵懵懂懂的娃交到別人手裡,心裡總是盼望著老師能跟自己心意一致——

一切為了娃好。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我教書的時候對孩子的行為要求很嚴格,那些不當的行為都是堅決改正。有的時候小孩子受到了批評,吧嗒吧嗒掉眼淚,有的爹媽心疼得不得了。

當時的我還心想:“犯錯了就得受懲罰,溺愛怎麼能培養出好孩子呢?”

直到自己有了娃,才知道看著自己的娃哭,有多心疼。

然而疼在娘心,要改的行為,還是得配合著老師來改啊!

今天寫下這篇分享,是因為正處於兩種身份的磨合期,我一個朋友也說,當了媽以後,回去再教書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

我也很期待產假結束後回到教室的我。但是我在這雙重身份下非常清楚不會變化的一點是:

一切為了孩子好。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外灘教育聯合

美國加州"教師成就獎"得主Ms.Sun

結合美式最經典分級讀物

打造首款面向少兒啟蒙的英語分級閱讀課程

《少兒英語分級閱讀課-Level 1》

點擊下圖 瞭解購買

美国老师亲述: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