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阜南縣於集鄉中心學校於崟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阜南縣於集鄉中心學 校 於崟

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工程,強化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祖國建設人才的第一要任務。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一下幾點體會。(報送:於繼禮)

一、善於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身教勝於言教,以自己嚴謹的教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來影響學生。如:教師在板書設計、語言表達,教師儀表端莊等都可以在無形中給學生以美巧的感受。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使德、智、體、美等方面巧妙結合,相得益彰,這樣對學生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師的自身形象和 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影響是直接的也是深遠的。其中教師的示範作用及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方法。

二、善於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德育教育元素十分豐富,只要我們每一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認真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注意發揮教材中本身所含思想教育功能,完全可以把德育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潛移默化地品德教育。如,剛人學的小朋友,第一 節語文課是可愛的校園。就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的景色,再結合學校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學校、愛校園、愛集體、愛國家 教育,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這美好的校園裡努力學習,學好知識,報效祖國。

三、善於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可以利用教學機會滲透品德教育,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教材的實際,隨時滲透品德教育,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理解和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在教學《雷鋒日記》一課時,通過學雷鋒做好事,帶學生走出校園,到敬老院慰問、打掃衛生、疊衣被、陪老人聊天等,引導學生尊老愛老敬老活動,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在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存在。

四、善於結合教學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出來的,這主要通過實際教育教學反覆訓練出來的,只有通過嚴格的訓練,使學生不斷形成對待任何工作和學習都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獨立思考,勇於克服學習中的任何困難,敢於向困難挑戰的精神,敢於克服學習中任何錯誤和不正確的態度,有這種優良品質,但是,這種優良品質的培養,不能急於求成,在日常教學中要一點一滴的來培養,既要注意方法,又要持之以恆。如,一年級語文教學,既要教學生認字、寫字、讀普通話,有時又要手把手教寫字,教他們怎樣做人,講文明禮貌,尊老愛老、尊敬師長等,養成良好的做人習慣。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阜南縣於集鄉中心學校於崟

總而言之,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作為老師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又應具備高尚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根本目的,在於使教育教學能真正為建設祖國培養更多更好的建設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老師能結合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正能量教育,在接受知識教育學習的同時,還要受到點點滴滴的思想品德教育。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