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馬邊彝族自治縣中學教師 賴鑫

賴鑫,中共黨員、馬邊彝族自治縣中學校物理高級教師、學校德育處主任。獲評樂山“好教師”,與他20多年來在馬邊這片熱土上,在平凡的民族教育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教績斐然分不開的。

知道這個消息,並瞭解賴鑫老師的人都說,“好教師”賴鑫,名副其實。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平凡崗位,大愛情懷甘為人梯

賴鑫,今年47歲,仁壽縣人。1996年,他從重慶師範大學畢業,來到馬邊中學,走上講臺,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賴鑫面對當時馬邊這一民族地區教育相對滯後的現實,尤其面對彝族少年們渴望知識的清泉注入心田、改變命運,追求前程理想的一雙雙真誠的眼睛的時候,他真切地意識到作為馬邊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子,身上責任重大。

因此,賴鑫老師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為這些少數民族學生通過接受教育,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作出貢獻,無愧於自己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於是,他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

賴鑫常常給學生談心,鼓勵孩子們勤奮學習,學生從賴老師的教誨中受到激勵,明確了學習目的,進而有了理想和追求。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賴鑫老師把自己的精力和才智都投入到具體的教育教學的工作當中去,他曾擔任班主任、教研組長、校團委書記,並長期擔任高三物理教學,為把一批又一批的彝區孩子送進大學,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2009年開始擔任成都七中網班教學工作以來,賴鑫老師已有9個彝族年假沒有休息了,但他從無怨言。平時的晚自習一直堅持提前半小時到教室輔導學生。如果是擔任高三年級的教學工作,便經常中午提前到教室監督學生午休,以確保學生下午有旺盛的精力。

尤其感人的是,賴鑫老師97歲高齡的奶奶去世,正值當年高三5月底奮力攻堅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證學生在他指導下順利迎戰高考,他忍住悲傷,沒有馬上請假奔喪,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後才匆匆回到幾百公里外的老家到老人家墳前盡孝祭奠,寄託哀思。

賴鑫老師夫妻兩地分居,為了學校工作,他多次放棄了週末與父母妻女團聚的機會,即使在2018年,他自己的女兒也是高三學生,要參加高考,他也從沒向學校請假週五回樂山陪伴女兒,給女兒加油鼓勁,一門心思都用在了學校工作開展和學生備戰迎考上了。

作為德育處主任的賴鑫老師,本來工作就很繁忙,學校又安排他擔任跨年級兩個網班教學,他從學校工作大局出發,欣然接受學校安排,挑起了教育教學工作重擔。今年,他剛送走18屆又一頭扎進了19屆高三衝刺複習工作當中。

為了加強寄宿制的管理,確保住校生的安全,賴鑫老師經常晚上11點多還在學校值班,處理相關工作。

賴鑫老師總是關愛著他的學生。他值班的時候,如果遇到住校學生夜間生病,他不但和值班人員將其送到醫院,而且還墊付醫藥費,一直陪護到家長到來,他仔細向家長介紹清楚情況後,才離開去做其他工作。

2014年,有個學生因與同學產生矛盾而想放棄讀書,賴鑫老師便和班主任一起,多次家訪做工作,在說服動員沒有效果的情況下,賴鑫老師便和班主任、家長商量,讓這個學生先去打半月的零工,體驗生活。通過半月打工體驗掙錢的艱辛後,學生決定返回學校,學習幹勁更大了,最終考上了大學。

馬邊中學享受海外教育基金資助的學生愈來愈多,這些都是賴鑫和我校一名志願者義工跋山涉水,一戶一戶走訪取證材料幫助申請而來,幫助上百名貧困學生走出困境,重樹信心,潛心苦讀,金榜題名,圓了大學夢。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謹以治學,務實求真探索奮進

賴鑫老師在長期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發現:彝族地區孩子由於接觸的事物比較少、生活經驗不足,同時抽象思維比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彝族孩子學習高中物理的效果。經過長期的探索、反思與實踐,他針對彝族學生的這些實際,創造了獨特的“高中物理教學五導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自制教具等手段為彝族孩子提供豐富素材,同時利用動畫設計和實驗實錄,把高度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大大幫助了彝族學生理解掌握高中物理知識。

在不斷研究的基礎上,賴鑫老師主研的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民族地區物理教學五導模式研究》獲省三等獎和市一等獎,並且撰寫了多篇教學心得發表在樂山師院基礎教育學刊上。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賴鑫老師對教學方法進行著不斷改進,加上賴鑫老師語言幽默風趣,枯燥難懂的物理變的生動起來。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斷得到激發,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強,大大提高了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效果。在他的指導下,有兩個學生曾在全國物理競賽中獲得省級一等獎。

常言道,教學相長,賴鑫老師在積極促進學生髮奮學習、不斷進步的同時,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和技能也不斷提高,迅速成長為骨幹教師、物理學科帶頭人。從2003年起,賴鑫老師一直擔任高中實驗班的物理教學工作,所教班級成績受到學校、社會好評。多次榮獲縣、校教學質量獎。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馬邊中學賴鑫:傾注全身心,換來春滿園

傳承文化,以德化人銳意創新

賴鑫長期擔任學校德育處主任,組織和具體實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實踐中,他一直在苦苦探索,在德育工作中,怎樣才能在馬邊這塊民族文化底蘊豐富的民族地區,把下一代,尤其是把彝家孩子培養成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合格公民,怎麼的德育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貼近學生心靈,新時期學校的德育工作求創新、求提升的最佳途徑又在哪裡?

帶著這些問題,賴鑫老師總是認真學習鑽研,躬身探索,勤於實踐。在他帶領德育團隊的艱辛努力下,馬邊彝族自治縣中學校的德育工作呈現幾大亮點:每個班級的班會課週週有主題,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現實和學校工作實際;統一規劃了每年上半年、下半年的德育活動,使德育活動制度化;十多年來,每年在彝族新年之際,學校按德育工作要求,積極開展少數民族文化月活動,濃厚了學校的文化氛圍,豐富了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強化對學生的常規行為管理和教育,實行每月量化考核,促進學生良好素養的養成;平時還積極豐富學生社團活動,積極搭建學生課餘活動平臺。

實踐證明:這種德育工作思路和做法,充分利用民族地區地域資源,十分接地氣,成效明顯。2006年校團委榮獲樂山十佳團組織。2012年,馬邊中學獲樂山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但這些都與賴鑫主任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近年來,賴鑫先後參加了團市委組織的赴重慶團校培訓,參加了清華大學馬邊彝族自治縣教育管理幹部創新管理高級研修班、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的德育研討會。

賴鑫老師把自己的學習所得,結合馬邊中學德育工作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當前學校、學生實際,提出了“以行為養成教育為基礎、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為主線”的馬邊中學德育工作思路, 讓馬邊中學今後的德育主題活動有了明確的方向與針對性,能更好的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收到更好的效果,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他們迅速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賴鑫老師常常說,作為一個人民教師,也就是社會主義大花園裡的辛勤園丁,必須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傾注了身心,才能春色滿園。

賴鑫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去做的。

他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痴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對未來的信心,在教育教學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取得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績。他的辛勤付出,獲得了廣大學生的普遍讚賞、領導的充分信任、社會的高度讚譽,曾榮獲校師德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縣校先進教育工作者、市縣優秀團幹部等榮譽。2018年9月,經過樂山市教育局組成的專家組嚴格審評,賴鑫同志評為首屆樂山市“好教師”,受到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公開表彰。

面對榮譽,賴鑫老師沒有絲毫的沾沾自喜,到是進一步意識到了自己肩上所擔負的使命,以加倍的努力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力爭無愧於樂山市“好教師”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