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2018年5月5日,21歲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

有人說,女生晚上一個人出門本來就不安全。

是的,黑夜的確是是那些邪惡的保護傘。

於是,我們知道了,女孩子不要深夜一個人出門;我們開始告訴自己的女兒,各種各樣的保護方式;我們送女兒去學跆拳道,在包裡放上防護用品。

可是這樣就有用了嗎?

僅僅3個月過後,8月25日,浙江溫州又發生了這樣一起慘案,而且是下午1點。

這次不會有人說,女生不要半夜出門了。人們開始指責滴滴公司的不作為。確實,3個月內發生了兩起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令人寒心。

但正規出租車就安全了嗎?新聞中,出租車司機性騷擾甚至殺害乘客的案例莫非我們沒見過?

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當看了一篇又一篇“女孩應該如何學會保護自己”的文章之後,不禁想問:要有多麼充分的智慧、多麼矯健的身姿、多麼專業的防身技巧,才能足夠強大到去抵禦突如其來的人性之惡?

01 尊重女性,是養育男孩不可缺的課

你知道現在生一個女兒,家長該有多操心?

年幼的時候,要提防所謂的“熟人”

上小學了,要防著班主任、校長

上大學了,要防著教授

坐公交,要防著鹹豬手

打車,要防著可能不軌的司機

談戀愛,要防著渣男友的報復

結婚了,要防止家暴的出現

……

真心覺得,作為女人,活著太難了。

當大環境習慣用“男人都是潛在的強姦犯”、“男人都是下半身動物”的語言來試圖從心理和生理上為性侵開脫時,當所有的文章都在教導女性要成為自己的救世主時,為什麼鮮有人去談一談如何避免犯罪?

縱然,讓女性增加憂患意識,讓女性保有善良的同時認清人性的惡,讓女性提高安全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各種自保手段,這些善意的提醒統統沒毛病,也非常重要。

只是覺得,“如何教育男孩要尊重女性”這樣的事情同等重要,不應該被遺忘,被忽視。

所以,有兒子的家庭,這些話一定要告訴他:

女性並非從屬於男性,不是被佔有的物品;

女性雖然體質柔弱力量不夠,但這並不是你可以為所欲為的理由;

何為lady first 和尊重女性,男人的力量是用來保護女性而不能仗勢欺凌;

性不是衡量權力的戰爭,不是無法壓抑的動物屬性,而是兩情相悅的表達。

同時,我們不僅僅要用言語告訴男孩們尊重女性,更要用行動讓男孩們看到“爸爸對媽媽”的尊重與愛。

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就像《爸爸去哪了》中溫柔的jasper,能說出“我想讓你,每天一遍一遍地跟我做好朋友”來表達愛意,能在爸爸內疚時摸摸爸爸的頭達信任與鼓勵。

如此軟萌可人的性格,當然與陳小春對應採兒的尊重、愛與包容不可分離。

儘管陳小春在節目中表示自己因為工作原因,和jasper相處不多,而且脾氣也總是不太好。

但是他與應採兒“你在臺下鬧,我在臺上笑”這般的甜蜜感情,以及並不完美的陳小春,努力改變自己並且愛護妻兒的樣子,都是給jasper最好的榜樣。

還有被當作婚姻、育兒教科書刷屏的霍思燕,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嗯哼來,她“背後的男人”杜江同樣功不可沒。

一段互相尊重包容的婚姻,便是能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記得《爸爸去哪兒》有一期,霍思燕要完成煤球任務,當其他爸爸們都在聊天休息時,只有杜江跑過去幫助妻子完成任務;之後,霍思燕帶嗯哼一起去午睡,而門外,杜江一個人坐在板凳上認認真真地為霍思燕擦拭著鞋子上的泥巴。

所以你看,要想讓孩子有多暖,爸媽就要有多甜。

02 尊重女性,是不用偏見禁錮女性

同樣的,那些講給兒子的話,也應該講給自己的女兒聽,讓她明白身為女性的獨立、不依附和自我的珍貴。

在韓劇《live》裡,身為警察的吳楊寸暴打了強吻女兒的男友。女兒替男友辯解,說他是善良的好男孩,只因為自己腳踩兩隻船惹怒了男友。

可吳警官嚴厲地告訴女兒的那些話,真的值得分享給每一個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作為性侵者的辯駁,那是犯罪。

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韓劇《live》劇照

同樣,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成為對性侵受害者“二次傷害”的藉口。

因為真正摧毀女性的並非性侵本身,而是性侵之後的第二次傷害。

看過那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人,都知道,女孩林奕含遭遇了什麼。

她在婚禮上曾說:

“我失去了快樂這個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他的眼睛,然後再也拿不回來一樣。但與其說是快樂,說的更準確一點,是熱情。我失去了吃東西的熱情,我失去了與人交際的熱情,以至於到最後我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因為我肉體受到的創痛太大了,以至於我的靈魂要離開我的身體,我才能活下去。

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之前看前北大某教授事件時,人們在對被害人的評論中,充滿了“失去了貞潔”、“被玷汙、糟蹋”這樣的字眼。被性侵,讓她們變得不再純潔,讓她們不再是個完整的女性。比起痛苦,她們更覺得羞恥與屈辱。

正如林奕含的責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所謂的純潔從一種精神狀態變成一種身體狀態,變成一片處女膜?”

當很多人習慣性地把性侵歸因於女性自身,“勾引”、“行為不檢點”成為很多人面對受害者首先想到的詞。

不論是輿論環境對女性的天然惡意、還是法律支援的薄弱和滯後,抑或是對被害者後期的心理創傷干預,這一切的一切,都將自責與內疚推給了受害者,這種受害者有罪論的語境,讓她們遭受著二次傷害的凌遲。

只教女孩自保,不教男孩尊重,有什麼用

如果當男性乃至整個社會都缺失了那堂尊重女性之課時,人們嘴裡所談論的防範,其實都是絕望的,都是無用的,都是會令女性憤怒的。

想要避免女孩被侵害,除了強大的自我防護能力、完善的社會保護機制以外,至關重要的,還有養育男孩的家長們。

請讓原本單純的男孩們從小就知道:女孩的美麗,並不是你施暴的理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