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中秋節快來啦,您準備好月餅了嗎?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又稱“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在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08年我國正式將“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法定假日。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中秋起源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又因八月十五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於是中秋又有“月節”“月夕”“八月半”“八月會”“追月節”等與月有關的別稱。

早在《周禮》中提及“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仲秋”及“中秋”);後又有記載:春秋時期的帝王就開始有祭月、拜月的習俗,慢慢流入民間;唐玄宗時期民間開始盛行;北宋時期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到了明清兩朝中秋賞月在民間盛傳開來,已經成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中秋習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這與唐玄宗遊月宮的浪漫傳說息息相關:相傳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柺杖化作空中銀橋後,步入月宮。但見門樓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從月宮歸來後,命人整理出暗自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當時所用的貢品也流傳至今,也就我們現在中秋節所吃的月餅。“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人們吃月餅的習俗。

如今,賞月和吃月餅成為中秋佳節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與家人朋友一道,坐而望月,品嚐著月餅,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享受秋天的涼爽。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中秋團圓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中秋節寄託著人們期盼團圓幸福,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賦予了它“團圓”的內涵:吃月餅以示“團圓”;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故後來,中秋節被視為“團圓節”,寓意幸福美滿。

中秋將至,此刻的你身在何處呢?

訂好回家的車票了嗎?

準備好月餅了嗎?

與家人團聚了嗎?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最後的最後。。。。。。小編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但願人長久,月餅年年有~~~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END

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快来啦,您准备好月饼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