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運營,非洲中資企業可持續發展重要策略

本土化運營,非洲中資企業可持續發展重要策略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積極在海外市場尋求國際合作。非洲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腳點,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穩步紮根、擴大海外影響力的重要策略方向和必然需求。然而,中國企業在非洲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做到本土化。

本土化經營,是中資企業走進非洲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關係到非洲事業的成敗,還關係到所在國家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供應鏈的採購、生產、市場營銷等幾個環節以及人力資源、研發、企業文化等幾個方面,在企業實際運營中積極融入“當地元素”,因地制宜實施本土化經營策略,對企業穩健發展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我們以未來集團FGC的本土化為例,說說本土化的具體策略。

本土化運營,非洲中資企業可持續發展重要策略

1、僱用非洲國家當地員工,為當地政府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間接就業崗位。這是FGC“以量取勝”的本土化,目前擁有非洲員工2000餘人。

2、中國技術、管理、標準的非洲轉移。非洲勞動力豐富,但工程經驗和專業技術普遍薄弱,FGC稟承“不論職位、膚色、國家、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企業文化,尊重非方員工,注重幫助他們成長。FGC推出“非方員工成長計劃”,通過當地培訓、到中國培訓等手段,提高非洲員工設計、安裝、施工、管理、調控等能力和水平,逐漸將技術、管理和標準轉移,持續深入推進共同進步、共同發展。這是實現中國技術轉移到當地的需求,也是未來集團的承諾,同時也是提高非洲國家幕牆門窗工程建設能力的重要內容。截止2017年已有一百餘名非方員工通過該計劃成為FGC各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三十餘人來中國學習、培訓。

3、積極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以文化融合促進本土化運營。FGC遵循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文化風俗,與當地政府及企業良好合作,現已成為非洲最有影響力的中資民營企業之一。2018年計劃重建中非產業園,打造中部地區非洲企業總部,並在產業園內成立非洲學生來華留學服務中心,建設非洲主題公園、非洲藝術品博覽館,用產業促進文化交流,用文化帶動產業發展。

本土化運營,非洲中資企業可持續發展重要策略

隨著中國企業非洲機遇的增多,企業需要解決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中非之間,經濟、技術、民族、文化的不同,需要企業與當地不斷溝通、不斷磨合。本土化運營任重道遠,未來,不論是FGC還是其他中資企業,繼續深入挖掘非洲本土化運營,才能讓企業與非洲國家在共贏的平衡狀態裡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