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廈門


「暴跌」的廈門


上個月,在媒體和自媒體的渲染下,廈門房價“暴跌”、“閃崩”、“腰斬”…

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廈門還好嗎?

1.

單看某一個樓盤、某小部分區域的價格,得出“腰斬”、“下跌30%以上”這種結論,

沒什麼意義。

我們看廈門整體二手房市場的價格變化,


「暴跌」的廈門

(點擊可看大圖)


相比於今年的以來的高點47428元/平米,8月份的均價為44029元/平米,

均價跌了3399元/㎡,也就是7%左右。

根據房地產行情信息網上的數據,今年八月廈門房價同比下降了5%不到。

這樣的幅度,只能算是回調,正常的價格波動。

當然,哪怕是隻有幾千塊錢的下跌,氣勢也猶如一盆冷水潑在燒得發紅的炭火上,

不管是媒體還是網友,都熱衷傳播和分享於這樣的消息。

所以在大家的認知裡,廈門房價暴跌了,房地產要涼了。

這就對了。

改變大家對於房地產“只漲不跌”的預期,本身就是調控的一部分。

2.

有人會說,廈門的基本面支撐不起這麼高的房價。

確實,

看經濟,廈門GDP全國排名40名開外,全社會資金總量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墊底;


「暴跌」的廈門

(2018年上半年重點城市資金總量)

看人口,廈門只有401萬(2017年數據),而面積差不多的深圳有將近1300萬人口。

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兩者之間的聯繫:

GDP總量排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廈門本身就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

與力求“大而強”的城市比總量,本來就很吃虧。

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廈門則是處於僅次於北京上海的第二梯隊,超過5萬元(2017年數據);

而像成都、西安、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三萬多。

所以,廈門雖小,但並不弱。

在十公子看來,廈門的房價,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有點偏高,

但遠不到會“暴跌”的地步,最多就是擠點所謂的“泡沫”。

3.

廈門,作為福建乃至全國的明星城市,本身就會承載一部分的外地購房需求。

嚴厲的調控下,外地購房者比例持續下降,

現在這個價格,已經是抑制了大量外地購房需求後的結果。


「暴跌」的廈門

(點擊可看大圖)

另一方面,相比2017年,廈門的房產供應仍然處於緊縮的狀態。


「暴跌」的廈門

(廈門住宅批准預售面積vs銷售面積)

在這個市場,需求被人為抑制,供應依舊緊張,

並不具備大跌的空間。

4.

也有人說,廈門既不是一線也不是新一線,

卻比新一線城市房價要貴,不科學。

親,價格跟城市級別之間,並不是因果關係。

跟供需才是。

與其他城市相比,廈門的住房供應量少到什麼地步呢?

我們拿新一線中的佼佼者 - 杭州來做對比。

廈門2018年上半年的土地供應,一共只有126.6萬平米;

而杭州,上半年供應量在830萬平米左右。


「暴跌」的廈門

(2018年上半年廈門土地出讓數據)


「暴跌」的廈門

(杭州2018年上半年土地出讓數據)


兩個城市上半年的供求關係,總結一下就是:

杭州947萬人,住房面積供應量830萬平米,平均每人0.88平米;

廈門401萬人,住房面積供應量126.6萬平方米,平均每人0.32平米。

僅從供需關係看廈門的房價應該是杭州的2.75倍。

但實際上,廈門的房價不到杭州的1.5倍。

這麼一對比,還覺得廈門的房價高嗎?

5.

廈門這座城市未來發展會如何,如果可以用官話說,那就是“穩中向好”吧。

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擺在那兒,更重要的是,政治地位也擺在那兒,

只要不作死,怎樣都不會差的。

至於她的房價麼,大家要記住一句話:

當大部分人都在期望房價大跌的時候,房價是不會大跌的。

因為盼著跌的,都是想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