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存量競爭已至 電視行業這三點必須跟進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家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莫過於客廳電器的變遷。例如電視產品,從最初只能提供圖像顯示的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到後續輕薄化、平板顯示的LCD電視,緊接著搭載液晶圖像處理技術的LED電視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到如今,電視更是進入了智能升級新階段,搭載智能操作系統、大數據、雲平臺、AI等高新技術的電視產品正在成為市場主流。

市場存量競爭已至 電視行業這三點必須跟進

新技術、新產品、新功能的不斷湧現,也使得中國電視市場整體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數據顯示,在2017全年超過4700萬臺的電視市場規模中,超過3500萬臺是以更新換代為需求的,且數據機構測算,這一群體未來三年更新換代率仍將維持在7%左右。與之相反,在人口紅利不再、房地產持續走低、市場接近飽和的背景下,原有家庭二次購買需求、新增家庭購買需求持續走低,整體規模僅佔市場1/4。可以預見的是,當前中國電視市場正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更新換代已成為消費者購買電視的主要動因。

大屏化趨勢提速

電視產品的發展可以簡單概括為顯示技術的升級,而顯示技術升級對於消費最直觀的感受則是電視尺寸在逐年增大。在30年前可能一臺10幾吋的黑白電視足以吸引整個大院的目光,而現在商場在售的主流電視尺寸,基本都在50吋左右,小尺寸已逐漸失位。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大屏電視以平均每年增加2吋的速度不斷提高。從2013年--2018年,銷量份額增速最快的尺寸從50寸已轉移到65寸,且隨著激光電視的出現,屏幕尺寸增大趨勢正將迎來加速期。

外觀、畫質依舊為王

消費者對於電視的需求有很多,數據顯示,將近六成的用戶對外觀、畫質最為關注,其中30.6%用戶對於外觀最為關注,27.5%的用戶則對畫質更為關注,其餘維度諸如系統、音質、內容、重量、配置等分列其後。電視作為觀感類產品,外在展現的東西更為觸動消費者。隨著居民生活品質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趨勢不斷攀升,電視產品的工業設計藝術感以及畫質為主的顯示性能將成為激烈市場競爭下,各大電視品牌的勝負手。

AI電視對接品質生活

得益於近些年互聯網電視的蓬勃發展,主打內容生態為主的智能電視產品成功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目光,這其中以80、90後消費群體居多。這基於他們對於新鮮事物好奇心強、接受程度快同時也正在成為品質消費人群。不過,中國智能電視市場雖然發展迅猛,但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比如電視智能功能僅限於看視頻、遊戲、教育等場景擴展也十分有限,且操控也不夠智能,在顯示性能方面也不能根據顯示內容提供附加信息等,……在此背景下,更為智能的AI電視成為了近兩年各大品牌競相推出的新品,隨即這一細分品類受到消費者熱捧。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AI電視的銷售量佔比已達45.8%,同比增長了170%,可見AI電視正在成為彩電市場主流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