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就要開幕啦!

整整91天,

共計58組87件,

超過40位跨國別參展藝術家,

為你帶來超讚視覺盛宴!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自2008年首屆雕塑展籌備以來,“靜安國際雕塑展”以雙年展的形式呈現,至今已是第五屆

2010城市幻想

雕塑展首度亮相,囊括當年公共藝術類許多榮譽、入選“靜安十大文化事件”

2012城市之光

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廣泛報道,國內外專業機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2014城市家園

觀展遊客超過110萬,參觀團體100餘隊

2016城市創變

共計7個國家及地區、24位藝術家,45組、300餘件作品參展,在參展數量和質量上都比往屆更高。


靜眺地中海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歐文·沃姆

這件作品是聞名於世的《一分鐘雕塑》系列作品之一 。倒立的卡車藉助駕駛室車頭保持垂直平衡,觀眾可以通過一段樓梯進入到卡車內部,穿過黑暗狹窄的箱體到達頂部的觀景平臺。如沃姆所描述的,“這段路程帶來的幽閉恐懼感與人和動物被關起來運輸的感覺是一樣的。”觀眾到達卡車頂部的觀景平臺,會被引導著向外眺望,但事實上在觀景平臺上是看不到地中海的,觀眾被要求去想象地中海的畫面。作品關乎於雕塑的塑造和思想的表達,思想的延伸,讓思維超越一切限制。

夢想家自畫像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約瑟夫·克里班斯基

雕塑展現了一位僅靠一把椅子的靠背來支撐自己在太空漂浮的宇航員。這把椅子似曾相識,可以在著名畫家文森特.梵高的臥室裡面找到。一盆停在宇航員腳上的向日葵花讓宇航員的身體保持了平衡,椅子象徵著向日葵花的根系,花得以繁榮生長綻放,並向梵高致敬。由於失去重力的影響,宇航員在太空中漂浮起來不足為奇,但是這把椅子卻暗示著我們並非處於失重狀態。作品通過對“平衡”的各種實驗和演繹,展示了藝術家關於平衡藝術的思考和研究。

詩意棲居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馬庫斯.呂佩爾茲

作品是藝術家為紀念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1770-1843)而創作。馬庫斯與這位詩人一樣,也對希臘神話充滿仰慕之情。鮮豔的顏料賦予沉悶的雕塑作品以生命;透過延展性良好的塑像,人們能夠感受到作品背後無窮的創造力......

頭頭是道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伊萬·哈羅威

哈羅威的雕塑作品“頭”具有各色的形態,組成部分是多彩的鋁製頭型和燈泡做的鼻子。每顆頭的表情在陶醉、疑惑和驚訝中徘徊,卻又矛盾地極具個性;如此,他們所產生的情感張力類似於民俗藝術。哈羅威的作品洋溢著面向所有觀眾的開放的魅力。

光的背面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馮晨

這件裝置作品,通過聲音來控制百葉窗的開闔,對透進展廳內的自然光進行改造和調控,使靜止的空間有了光線帶來的動感和韻律。藝術家先是利用聲音控制鏡頭焦距的改變來進行拍攝,再為拍攝下來的影像配上新的聲音,最後借新生成的聲音控制房間內百葉窗的開合,造成室內光線的變化。

小小星球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LAAB工作室

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萬花筒,應用高新技術,重複製作數百個不同形狀的多邊形不鏽鋼鏡面結構。首先用計算機制作3D 模型,然後用激光切割和折迭的手法制作出不同的形狀,在鏡面塗上薄薄的塗料層來保留原來鏡面反射。作品在陽光照射下,折射出千變萬化的光線和影像,就像一個綻放的紙花球。

城市共生系列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藝術家:藝術共和

奔騰的車輛自斜坡,一路向下滾滾而來,逐漸匯聚,擬合成動物的形態,與近在咫尺的“自然博物館”遙相呼應。作品靈感來源於社會當下“共享單車”的困局-旨在環保卻有淪為城市垃圾之嫌。作品藝術化地將單車垃圾創造成美麗的動物,或者其他“可用”之物,在變“廢”為“寶”的過程中,反映了人們對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期許和願望。


除在靜安雕塑公園外,

大寧公園和市北高新園區也會

舉辦延伸展!

“2018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9月20日開幕!

▲效果圖

◆靜安雕塑公園

地址:北京西路500號

交通:軌交13號線;41路、104路、109路等

大寧公園

地址:廣中西路288號

交通:軌交1號線;46路、95路、210路、312路等

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

交通:軌交1號線;879路、758路、528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