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國家衛生健康委解讀「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三大文件創新點

敲黑板!国家卫生健康委解读“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大文件创新点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9月14日)上午在委機關2號樓新聞發佈廳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和《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有關情況。

健康報道記者

想問一下焦雅輝副局長,就是此次發佈的三個文件主要是針對於我們醫療服務的新業態,在政策的創新點上有哪些,請您介紹一下,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

焦雅輝

敲黑板!国家卫生健康委解读“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大文件创新点

謝謝你的提問,其實我們這三個文件都是創新,從互聯網+醫療健康來講它就是一個創新,這些年尤其最近幾年在醫療服務領域新業態也是不斷的在湧現,其中最活躍的就是互聯網+這樣一個業態,我們通過互聯網的技術來提供一些相應的醫療服務,那麼總結概括起來呢,我們這次主要的創新點有以下這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對“互聯網+醫療”進行了一個分類的管理,那麼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們這一次是三個配套的文件,並且剛才也跟大家介紹了我們這三個文件是如何來分類的,那麼我們在起草這三個文件之前對全國現在“互聯網+醫療”整體進行了一個梳理,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一些診斷和治療的核心業務,第二類是圍繞著診斷治療以外的內容,像預約掛號,診間結算,移動支付,信息推送等等,這些是在診斷和治療以外的這部分,這三個配套文件主要是針對第一大類的,也就是圍繞著診斷和治療的這個核心業務來進一步的再給它梳理和劃分。那麼圍繞著診療服務我們劃分成了遠程醫療服務,這是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之間的,或者是醫療機構通過第三方平臺跟其他的醫療機構開展的這種服務叫遠程醫療服務。

第二種就是叫互聯網診療服務,就是醫療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把它的服務的空間來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像我們今天來參加發佈會的兩家醫院,華西和邵逸夫醫院都開展了相應的互聯網的診療服務,還有第三類就是互聯網醫院,是大家最關注,也是熱議最多的,並且也是爭議最大的一個領域,所以分類管理是我們一個創新點。

那麼另外的第二個創新點就是創新了監管方式,因為這些醫療服務的新業態對於我們來講也是挑戰,尤其是對於互聯網上的行為監管,不僅是“互聯網+醫療”在監管方面存在著一些挑戰和困難,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涉及到了“互聯網+”的,在監管方面其實都存在著同樣的挑戰,所以我們這一次提出來要對互聯網醫院進行准入審批前,首先要建立省一級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監管平臺,也就是說建立這個監管平臺是審批互聯網醫院一個重要的前提,如果省裡邊沒有建立起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的話,就不能審批互聯網醫院,這個監管的平臺要對所有的不僅僅是互聯網醫院,包括互聯網診療,包括遠程醫療服務,要對所有通過互聯網的在線醫療服務進行監管,包括醫務人員資質的監管,包括診療行為的監管包括處方流轉的監管,包括信息安全的監管等等,只要通過互聯網開展醫療服務的,必須都要接入到互聯網的醫療行為監管的平臺。同時,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的主體都是實體醫療機構,所以這個是線上線下一致的監管,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對於互聯網醫院,其中有一種形式是第三方來申請設置互聯網醫院,但是它提供服務必須落地在實體醫療機構,這個是實現線上線下監管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麼也就是說把實體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院變成一個責任共同體,雙方共同的來承擔相應的這個法律責任,這樣的話更加有利於我們實施線上線下統一的監管,這是第二個創新點。

第三個創新點就是進一步明確了法律責任。這個也是前期我們在徵求意見的過程當中大家最為關注的,一旦在互聯網上的診療行為發生了損害,或者發生了糾紛以後,患者去找誰投訴,誰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麼這個也是我們的一個創新點,在三個文件當中都分別明確了法律責任的主體,互聯網診療責任主體就是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的實體醫療機構,互聯網醫院首先要向所在地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來提出訴求,由這個落地的實體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院共同來承擔責任,那麼他們兩者之間的法律責任的分擔根據協議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遠程醫療服務分為兩類,一種叫遠程會診,一種叫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現在用的比較多,會診的受邀請方只是提供診療的意見,最後診斷和治療的決策權依然在邀請方,所以相應的法律責任承擔由邀請方來承擔,那麼遠程診斷,現在我們很多大醫院都在建立醫聯體,在醫聯體內我們利用遠程的方式,採取一種措施解決基層人才能力不足的問題,就是“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這種情況下由邀請方和受邀方兩者共同來承擔法律責任。所以我們在三個文件當中分別針對不同的診療的形式,明確了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這也是我們的第三個創新點。在這個探索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加以總結和完善,謝謝。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央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