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30)

□高陽

其時景帝面前最獲信任的太監,名叫興安。興安不知是受了景帝的指示,還是他自己有所見,別生枝節,在文華門外厲聲質問:“公等欲報使,孰可者?孰為文天祥、富弼?”富弼於宋仁宗慶曆年間,奉使契丹,在外不顧兒女生死,不閱家書,以為徒亂人意;文天祥兵敗潮陽,為張宏範所執,留燕之年,不屈而死。興安說這話,意示群臣無富弼之才,亦無文天祥之忠,等於侮辱了滿朝文武。王直大怒,厲聲答道:“是何言?臣等唯皇上使;誰敢勿行者?”興安語塞。於是物色使者的人選,有個禮科給事中的長官,官號“都給事中”,名叫李實,自告奮勇,願往瓦剌營中。

李實被升為禮部右侍郎,充任正使,以大理寺少卿羅綺為副使。由於瓦剌內部是“三頭馬車”的狀態,所以國書及所賜白金文綺,都是三份,國書內容大同小異,以致脫脫不花的一通為例:

我國家與可汗自祖宗和好往來,意甚厚。往年奸臣減使臣賞,遂失大義,遮留朕兄。今各邊奏報,可汗尚留塞上,殺掠人民,朕欲命將出師,念彼此人民,上天赤子,可汗殺朕人,朕亦殺可汗人,與自殺何異?朕不敢恃中國之大、人民之眾,輕於戰鬥,恐逆天也!近得阿刺使奏言,已將各路軍馬約束回營,是有畏天之意,深合朕心,特遣使齎書幣達可汗,其益體朕意,副天心。

國書中只強調休戰和好,不提奉迎上皇,這是很失體的一件事。而李實臨行請訓,景帝御左順門召見,復有“爾等見脫脫不花、也先,須立言有體”的面諭,意思是不可輕言奉迎上皇。由此可見,李實的任務很困難,實際上是要迎上皇回來,而真意不能為也先所看出,免得又有所勒索。

照史書看,李實此人很差勁,而且他自告奮勇的動機,彷彿出於好奇,要看一看被也先俘虜的天子是怎麼個樣子。所以一到敵營,被引見上皇,問了許多不該問的話,惹得上皇頗為不悅,《明史紀事本末》:

實等見上皇泣,上皇亦泣。上皇曰:“朕非為遊畋而出,所以陷此者王振也!”因問太后、皇上、皇后俱無恙。又問二三大臣。上皇曰:“曾將有衣服否?”實等對曰:“往使至,皆不得見天顏,故此行,但擬通問,未將有也!”實等乃私以所有糗餌常服獻。上皇曰:“此亦細故,但與我圖大事。也先欲歸我,卿歸報朝廷善圖之,倘得歸,願為黔首,守祖宗陵墓足矣!”言已俱泣下。實等因問上居此,亦思舊所享錦衣玉食否?又問何以寵王振至此,致亡國?上皇曰:“朕不能燭奸,然振未敗時,群臣無肯言者,今日皆歸罪於我!”

又《綱目三編》記:“實等頗以上皇前寵王振太過,以致蒙塵,請還京引咎自責。上皇意不懌。”此時唯當慰勸,豈論責任之時?李實的行為,實在失態。

(連載完,有刪節。)

人類對AI失去控制的那一刻,生而為人的尊嚴也隨之消散:人類器官可以像機器一樣拆卸、買賣,合成人大量出現;人的記憶可以替換,甚至販賣、造假,成為通行貨幣;所有的行為、思想都被數據監控,毫無隱私可言。這是隻需要執行和效率的數據新時代,獨屬於人類的道德品行、愛恨情仇等特質,變成了阻礙新文明高速發展的絆腳石。

在這場人工智能的浩劫中,主角程復始終守護著自己心中對於自由嚮往的火苗,夢想著推翻AI統治,帶領眾人重建人類文明。

敬請關注明天開始連載的科幻小說《AI迷航》,帶你進入一個機器覺醒、倫理混亂、文明重構的人機共存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