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皇后葬禮太簡單,沒有自己的陵寢,住進了別人的地宮

那拉皇后與乾隆皇帝的反目,絕非只因為皇后的斷髮相抗。他們的性格都過於倔強,過於相信自己,永遠不肯向對方低頭,即便心底依然在關心著彼此,卻仍是放不下所謂的面子。無論是至尊天子,還是平民百姓,都難逃自己的心結。


那拉皇后葬禮太簡單,沒有自己的陵寢,住進了別人的地宮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的夏天,那拉皇后的病情越發嚴重。而乾隆皇帝只是派了太醫前去診治,自己從未親自去探視。當七月來臨,乾隆皇帝帶了一干大臣以及妃嬪去了木蘭圍場,皇后獨自在宮中養病。雖然翊坤宮與往日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當夜幕降臨時,她總會感到格外孤寂。七月十四日的未時,那拉皇后在無限孤寂與哀怨中與世長辭。


那拉皇后葬禮太簡單,沒有自己的陵寢,住進了別人的地宮


那拉皇后死後,乾隆皇帝帶著一眾大臣繼續進行木蘭秋獮活動,只讓同行的永璂回了宮,令他處理皇后的喪事。 雖然將事情交給皇子去辦,但是乾隆皇帝還令下了一道詔令給內務府,命其準備一切喪禮事宜。當內務府接到詔令後,大家都震驚不已。雖然乾隆皇帝要求以皇貴妃禮下葬,但是他親自要求的種種規制,竟完全不符合皇貴妃的等級,其等級僅相當於嬪。

如果按照皇貴妃的規制來辦,每天應該有大臣、公主、命婦舉哀、行禮,但是乾隆皇帝卻刻意將這一項取消了。大清會典規定:皇貴妃的棺木應用梓木,漆飾三十五道,抬棺夫九十六人。但是乾隆皇帝特意吩咐內務府:為那拉皇后準備的棺木要用杉木,抬棺夫六十四人。這種些規定,分明是按照嬪的等級來安排的。


那拉皇后葬禮太簡單,沒有自己的陵寢,住進了別人的地宮


除了規制上的苛刻,乾隆皇帝所要求的下葬之地,也令人驚愕不已——他要求將那拉皇后葬入妃園寢內,這還不算,乾隆皇帝似乎有意要貶低那拉皇后,竟然不為她單獨修建陵寢,而是將她直接葬在純惠皇貴妃的地宮內。

純慧皇貴妃一直對皇后心存怨恨,臨死時曾對皇后說:“你我姐妹一場,幾番爭鬥,我終究是輸給了你。”時隔六年,皇后以為她們之間的恩怨已經完全過去了,熟料自己死後,竟然又與純慧皇貴妃有了交集。純惠皇貴妃一直記恨著那拉皇后,到死都不曾原諒她。如果人死後還有知覺,兩人九泉下相見,不知是何場面。或許,她們會繼續激烈地爭鬥,又或許,她們會好好地坐下來談一番,將所有的誤會都解開,從此冰釋前嫌,依然是最好的姐妹。


那拉皇后葬禮太簡單,沒有自己的陵寢,住進了別人的地宮


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那拉皇后的葬禮辦得異常簡單。眼看著皇額娘如此被貶低,永璂心中萬分悲痛。根據清朝內務府檔案記載,那拉皇后的整個喪事僅用了白銀二百零七兩九分四釐,如此簡薄的葬禮,還不如一個低級的朝廷官員。

按照清朝規制,凡是皇貴妃、貴妃、妃死後都會設有神牌,供放在園寢享殿內,祭禮時則在殿內進行祭享,而嬪位及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則不設神牌,祭祀時,只是把供品桌抬到寶頂前的月臺上。至於那拉皇后,則既沒有設神牌,也沒有任何祭享,在她下葬以後,就像世上從來不曾有過這個人一樣。

然而,當乾隆皇帝看見與皇后有關的一切,依然會想起那句“昏君”。他要讓她所有的痕跡都消失,這一生都不想再提起她。因此,他命人毀掉了那拉皇后的畫像,她用過的東西也都悉數處理掉。從此,那拉皇后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位敢於頂撞皇帝的皇后,也成了清王朝歷史上難解的謎團。


那拉皇后葬禮太簡單,沒有自己的陵寢,住進了別人的地宮


時過境遷,即便沒有乾隆皇帝的刻意毀滅,她留在人間的痕跡也會漸漸淡去。多少年過去了,紫禁城經歷了無數風雨,直至今日,已經成為國內外的知名旅遊勝地。那裡承載了太多的歷史,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很多人都替那拉皇后感到委屈,只是沒有人敢替她求情。乾隆皇帝毀掉了一切與她有關的東西,甚至修改了宮中后妃的群像。他努力地抹去這世上和她有關的痕跡,但心中的死結,卻始終解不開。

人生之事,總是令人感慨萬千。這世上永遠沒有絕對的輸與贏,當你贏得眼前的戰役時,腳下還有更漫長的路要走。征途漫漫,誰輸誰贏,永遠沒有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