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了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盘门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其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已绝无仅有。古时候打仗,可诱敌至城下,从城上放箭、坠石,宛如“瓮中捉鳖”,全歼入侵之敌人。​​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苏州名胜,盘门三景“吴门桥”傍近“盘门”,始建于北宋。今桥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建,因此处水陆要冲,有吴中门户之意,而为桥名。桥横亘于波涛滚滚的大运河上,桥洞高大,木船可扬帆而过,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型单拱石桥。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瑞光寺塔是位于苏州盘门内的一座宋代古塔。初名普济禅院,据志书记载为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年)孙权为迎接西域康居国僧人性康而建。十年,孙权为报母恩又建十三层舍利塔于寺中。而根据先后在塔内发现的宝幢木函、佛经、石佛、石础、塔砖等文物上的纪年文字,与塔的平面、结构、外观综合考证,今塔系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圣八年(1030年)所建,当时佛寺名为瑞光禅院。寺院历经毁修,塔曾于南宋淳熙,明洪武、永乐、天顺、嘉靖、崇祯,以及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燹,寺毁塔存,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加以维修[1]。宋代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重建时改为7层8面。高约43米。 瑞光寺塔习称瑞光塔,位于城西南盘门内,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登塔远眺姑苏风景尽收眼底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园内亭台楼榭风景如画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苏州名胜,盘门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