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是怎樣產生的

在我國的許多地區,女子哭嫁乃是整個婚禮過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儀式。在廣東,有些嫁女之家在迎親前三天特意請來會哭嫁之婦,指導女兒啼哭,哭的時候有腔調、有“唱詞”,稱為“開嘆詞”。

在上海,新娘子從拜別父母兄嫂、告誡弟妹,直到“上轎飯”都需哭唱一番,稱為“哭上轎”。其它地區尚有“哭嫁囡”、“啼慘切”、“哭出嫁”、“作歌堂”等。

“哭嫁”是怎樣產生的

哭嫁圖

那麼,“哭嫁”習俗是如何產生的呢?

在四川,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個後孃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便給她找了個婆家。出嫁那天,本來娘應該給女兒說些吉利話。可後孃偏偏哭道:“女兒呀,你紅鞋去,白鞋來,出去莫到我家來。”女兒知道後孃是起歹心咒罵自己,於是也哭著說:“娘啊,我小轎去,大轎來,麒麟送子抱兒來。”後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後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後孃的親生女兒出嫁。臨上轎前,母女倆喜笑顏開,說了許多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孃家嬌生慣養,到婆家好吃懶做,婆媳不和,夫妻吵架,鬧得雞犬不寧,日子過得一團糟。有如此對比,人們認為女兒出嫁時,哭比笑好。哭嫁的習俗就這樣形成並流傳下來了。

而部分學者則認為哭嫁習俗與古代的掠奪婚姻有關。《易經•屯》:“屯如邅如,乘馬班如; 匪寇,婚媾”,“乘馬班如,泣血漣如”等,就是這種習俗的寫照。不難想像,被掠奪的女子是如何的驚恐萬狀,痛哭流涕。此後,“哭”與“嫁”結下了不解之緣,年復一年,代代相傳,形成了後世的“哭嫁”習俗。

“哭嫁”是怎樣產生的

上轎圖

也有人認為哭嫁習俗源於男權取代女權的變革時代。在經歷了漫長的母系社會之後,男子在社會中逐漸佔居優勢,處於主導地位。這種狀況對曾經處於支配和統治地位的女性來說,自然難以忍受,而眼淚是女性抵抗的最後“武器”。啟程去夫家應是她們最為悲慟的時刻,呼叫哭喊,既是對女性有著輝煌業績母系社會的留戀,也是對男性剝奪女性固有權力的憤懣。

另外,還有人認為哭嫁習俗是發乎親情的自然產物,因符合儒家孝親倫理觀念而得到提倡。如《禮記•曾子問》:“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燭,思相離也; 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這種表達和要求,不僅從個人感情角度出發,也符合一個出嫁前一直生活在父母兄姊身邊的為少女特徵。

“哭嫁”是怎樣產生的

新娘圖

盤點現有的一些哭嫁歌的歌詞,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表達離別姑娘時代的憂傷; 二、訴說對男性為中心社會的不滿; 三、控訴家長制家庭; 四、反映掠奪婚的遺蹟; 五、反映包辦婚姻的買賣性質; 六、咒罵“媒人”。可見,哭嫁有比較複雜的涵義,折射出歷史上不同婚姻制度的印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