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工662
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貴族,一次是魏晉士族,另一次是滿清的八旗子弟,他們都是中國曾經的貴族階級,既然叫作貴族,勢必會和底層人民缺失聯繫,這就導致了國家是權貴階層的國家,人民成為了權貴們薅羊毛的綿羊。
別看電視劇中把清朝中期描繪的十分強盛,其實都是虛把式,清朝時期每年各地的起義數量一直高居不下,清政府只有鎮壓鎮壓再鎮壓。因為,中原大地一直都是漢族人的繁衍地,而滿清是外來者,所以這一矛盾不可調和。
記得孫中山起義時的口號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驅除韃虜除了指代國外帝國主義以外,還有的就是滿清。尤其到了晚清時期,上層和底層出現了絕對的割裂,上層在與帝國主義的盤旋中輸的底褲盡失,白銀不停的向外賠償。
那麼這些錢都在那裡來?都是從底層老百姓的口袋中搶走的,一個國家的稅收本來就是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清政府一邊給自己鋪張浪費,另一面還要孝敬給帝國主義列強們,你們說,這樣的傀儡政府要他何用?
再者,底層人民遭受了無窮盡的盤剝之後,許多人對於上層是仇恨態度。比如說當年英國人佔領威海衛之後,為了抗擊當地的反英勢力,英國人招了一批人給自己“看家護院”,這就是著名的“華勇營”。
華勇營裡是清一色的中國人,他們都是20多歲的青壯年,在他們受盡豪強們的欺負,找不到工作,生存不下去時,是英國人拉了他們一把,給了他們豐厚的薪酬。雖然在道義上說不過去,但是人都快餓死了,家人都快被地主豪強們踩死了,你說是如果是你該如何抉擇?
還有,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聯軍闖進北京城之後,是找不到紫禁城的。但是在北京城邊的流民們看到之後,迅速跑上去給人家帶路,我們不知道這群“帶路黨”愛不愛這個國家,但是我們知道他們絕對不愛清政府,他們帶著聯軍衝進紫禁城、圓明園。
在甲午海戰時,許多人站在海邊看清朝艦艇和日本人打海戰,當人們看到清朝的軍艦被擊沉之後,開心的手舞足蹈,拍手叫好,這種情況你看了會失望嗎?這群人根本不知道日本人上岸之後,燒殺搶掠的對象會不會是自己,但在這之前有一點他們是明白的,那就是清政府已經不把他們當人看了!
並不是說當時的人們沒有家國觀念,只是家已經沒有了,國也不是自己的國,而是滿清貴族們的國,這個國是他們的私人財產,破不破和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反正繼續賴下去自己依然是被剝削者,倒不如舔舔外國人的屁股,說不定還能給自己一點好處呢。
其實,這種情況才是最可怕的,到這種時候一個民族的崩潰已經勢不可擋了,這是由內而外的破碎,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信仰和堅守的底線。而往往,這些人的破壞力遠遠要比侵略者厲害。當然,有的人是走投無路的怨恨,有的人卻是真的壞了良心!
文史長河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看了很多達人的問題,感覺基本都被題目帶溝裡去了。先設定清朝滅亡時老百姓幸災樂禍,然後詳細闡述幸災樂禍的原因。
問題是:老百姓真的幸災樂禍了嗎?“今天的地種了嗎?真是閒的蛋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李二狗同志!
如果清朝滅亡時,老百姓真的幸災樂禍了,倒也不是件壞事,畢竟幸災樂禍也是一種感情。
就好像一對小情侶分手,如果彼此恨對方倒也不算太差!畢竟恨也是一種感情。最可怕的就是心如止水,無愛無恨。
如果老百姓真的幸災樂禍了,那麼民國的建立不會如此地“不溫不火”,民國也不會在清朝的基礎上繼續積貧積弱。因為老百姓知道清朝不好,所以立志要努力建設出一個更加強大的新政權!
所以,清朝的滅亡,老百姓絕對沒有歡呼雀躍,也沒有呼天搶地。這是為什麼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辛亥革命不溫不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一個意外,遠在美國的孫中山領導了多次起義,但是屢戰屢敗,根本就沒有想到武昌起義能徹底埋葬清王朝。
而辛亥革命從1911年10月10日開始,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只用了5個多月的事件,就徹底顛覆了統治全國276年的清王朝。
這個效率不可謂不高,但是就如同粗製濫造的豆腐渣工程一樣,因為進展太快,很多問題根本就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比如辛亥革命開始後,南方諸省紛紛獨立,而北方仍舊控制在清王朝手中,為了儘快統一全國,袁世凱為首的北方和孫中山為首的南方進行了數月的談判,最終以孫中山辭職,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清朝皇帝退位為結局。
看似清朝滅亡,實則因為革命的極其不徹底,導致社會大環境根本沒有得到實質的改變。
很多人說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是基於後來的袁世凱復闢失敗和張勳復辟失敗而言的。不過靜夜史認為,之所以兩次復辟失敗,除了稱帝者不成氣候,最重要的還是列強的態度,他們不想我國再出現一家獨大的皇帝,所以皇帝徹底沒有了市場!
而人民,則一直在愚昧中前行著。
雖然辛亥革命要強制剪辮子,但是很多人仍然死守著自己的底線,堅決不剪辮子,這是“幸災樂禍”?
在廣大農村,儘管民國政府一再三令五申,但是殘害婦女的纏足等風氣仍然大行其道,地主階級依然作威作福。為了自身利益,很多地主階級從上到下搖身一變,成為民國時期的都統、縣長,清朝以來的保甲制度仍然禁錮著廣大農民,該交的稅一分錢不能少!
和清朝相比,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不用高呼萬歲了。
這樣的社會現實,你讓我怎麼“幸災樂禍”?
由於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所以列強的勢力仍然盤踞在各大城市,不僅如此,為了減少列強的干預,民國政府宣佈清朝時期和列強簽署的條約繼續有效。
也就是說,《辛丑條約》中平攤到老百姓頭上的錢,一分錢都不能少,列強用機器生產,衝擊我國的小農經濟,讓農民徹底失業,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這樣的現實,你讓他們去“幸災樂禍”?
最後,雖然辛亥革命“不溫不火”,但是畢竟不是和平交接,也是需要打仗的。打仗就會生靈塗炭,就會禍及百姓。對於小富即安的老百姓而言,這絕對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所以你讓老百姓幸災樂禍,要看辛亥革命給老百姓帶來了什麼?
答案是幾乎沒有什麼!
2、清朝的愚民政策
鴉片戰爭時,清軍和英軍在虎門海面交戰,沿岸的老百姓饒有興致地觀戰,看到清軍戰船被毀、人員落水還歡呼雀躍。八國聯軍侵華時,老百姓不僅不躲避,還爭先給八國聯軍提供各種幫助,所謂“扶梯者眾”。
很多人據此認為,老百姓對清朝恨之入骨,所以恨不得外國侵略者狠狠打擊清王朝,幫自己出一口惡氣!
說這句話的人,應該好好想想侵略者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比如旅順大屠殺,比如八國聯軍北京大屠殺!
有句話叫“無利不起早”,導致老百姓爭先為侵略者服務的,是侵略者提供給他們的好處,或者說潛在的好處。比如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後,周圍的八旗子弟趁亂也開始在圓明園中大肆搜刮,這是他們動起來的最主要原因!
馬嘎爾尼訪華時,沿途的老百姓也給提供方便,但都是有償的,你不付錢試試。再說了,老百姓給這些紅毛鬼子也是注水肉等次品。
為什麼老百姓如此“不愛國”?只看錢辦事呢?靜夜史認為是清朝長久以來的愚民政策導致了這一切。
文字獄作為我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從北宋的“烏臺詩案”開始,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特別是清朝,但凡有明和清的字樣,都會被認為是反動,清朝統治者也利用這一點一次次掀起腥風血雨,大量屠殺知識分子。
文字獄在清朝達到巔峰,尤以乾隆年間為甚,清朝從順治入關到乾隆時期文字獄越來越殘酷。其中順治帝施7次,康熙帝施20多次,雍正帝施20多次,乾隆帝施130多次。史學家顧頡剛認為:“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
在文字獄的文化恐怖下,知識分子紛紛開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這樣的情況下,莫談國事成為人們的生活形式!廣大人們逐漸愚昧無知。
不過清朝皇帝認為這還不夠,於是開始從科舉入手,立志讓所有的知識分子也徹底傻掉。康熙多次舉行儒生交流大會,目的不是弘揚儒學,而是當著天下儒生的面,攻擊儒學,貶斥孔孟,以此顛覆儒生的三觀,達到愚民的目的!
再加上鄉里制度中的“教化”制度,清朝的愚民政策全面而深刻。
事實證明,清朝很成功!
對於很多一輩子也見不到皇帝的人而言,他們的認知裡已經沒有了世界,而是隻有自己,還有口袋裡的錢。這樣的人,就是魯迅先生痛斥的愚昧的國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所以,讓這些人一下子具備現代的意識,具備國家、民族和天下觀,是不現實的!
再說了,民國不是也希望百姓更愚昧點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其實不管是清朝如此,縱觀中國歷史幾千年,每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基本上老百姓都是歡呼雀躍的,因為每個朝代末期基本上都是官逼民反造成的,老百姓生活的不好,自然就想到造反,朝廷滅了都想著能過上好日子。
清朝自然也是這樣,而且清朝末期帶給老百姓,帶給整個中華民族的災難實在是太多了,罄竹難書啊。
對於老百姓來說,那時候沒有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沒有接受任何的教育,那時候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國家概念,只要誰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那肯定都是支持的。清朝幾十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幾億的漢人,清朝前期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皇帝手裡,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確實不錯,所以很多人都支持清朝的統治。
但是到了清朝後期,中國進入近代以來,也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就被西方國家踩在腳底下了,後來的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看看清朝的後期都做了什麼,每次外國入侵,還沒打就先割地賠款講和了,每次賠款這些還不是從老百姓身上來嗎?《辛丑條約》,賠償白銀四億多兩,但是這些國家的為了羞辱中國人,就是要讓每一箇中國人賠償一兩。對於老百姓來說,割地可能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賠款之後就是增加賦稅,老百姓肯定不願意了。
清王朝徹底的讓中國人在整個國際社會上抬不起頭來,甚至影響到了現在,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難道還不希望他滅亡嗎?
小伍講歷史
清朝後期,滿族統治者自高自大,不思進取,腐化墮落,軍備陳舊,軍紀鬆散,士氣低落。在和西方的列強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顏面盡失。對外賠款,這又大大增加了國內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不堪重負,揭竿而起。滿清又聯合西方列強共同殘酷鎮壓人民起義,屠殺大量無辜人民。更為無恥的是,清朝統治集團竟拋出“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這種話,據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裡記載,滿族大臣剛毅說過“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挾光緒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頒佈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無恥賣國政策。慈禧對洋人的言聽計從,割地賠款跟付帳買單一樣爽快,說割就割,說賠就賠,你要多少我給多少,按她的說法才能“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世界還有這樣的政府和自己的人民對立,和外國侵略者同流合汙,共同壓迫本國人民。這樣無恥的政權垮臺,人民能不開心嗎?
愛歷史的三哥
誰不要人民,人民必定拋棄他。誰不為人民,人民必定推翻他。
傻傻乎乎的活著
大清帝國的江山只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了,如慈禧的荒唐之言,寧予外夷,不予家奴。由此可見,大清晚期與中華民眾的對立地位,就是這樣的將民眾當成家奴的政府,誰還去談什麼愛國。
從清朝末路的教訓說明,腐敗墮落的官僚政體已經喪失了民心基礎,一個閉突鎖國、夜郎自大的國家自然逃不脫落後就要捱打的結局。
釆菊東籬33564821
恕我眼拙,我沒看出幸災樂禍來。
否則,張勳復辟時,說皇上又登基了,為啥北京城一夜之間都掛起了黃龍旗?
哈哈,你會說,這是安排好的。
別說,弄不好還真是。
可說不準這民國還就真有幾個不絞辮子的大清死忠粉。
王國維和辜鴻銘是挺典型兩個,不過他倆算不上老百姓,但老百姓的例子又不好找,因為他們沒有被記錄的資格。
所以,只能從文藝作品裡找。
《大宅門》裡,白家的看門大爺算是比較典型的老百姓了吧,他就一直留著那跟辮子,結果被白景琦惡作劇絞了下來,還委屈地哭了。
當然,那是文藝作品,不是歷史,但至少也能從側面去印證歷史。
實際上,清朝滅亡前後真正死活要留辮子的老百姓也不多,不過幸災樂禍的也沒幾個,大家都是還安分守己地、平平淡淡地過著一如既往的日子,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畢竟誰上去,都不大能解決問題,頂多感慨一句:變天了。
不過,當我們看慣了公知大V們眼中的那個民國,再細細琢磨,老百姓對民國這個天可能也不怎麼滿意。
就像《我這一輩子》裡的趙二說的:“這民國的天,變得比猴屁股還快。”
那時節,估計就會有不少老百姓懷念起大清朝來,至少有皇上在,穩當,沒那麼多變數,哪像現在,一會兒張大帥,一會兒委員長的。
其實呢,天永遠是別人的天,變不變都是人家的事兒。老百姓再怎麼折騰,也摸不著天的腳後跟兒。
說到底,我們人人都是趙二,為了自己和家人能過得好點兒,上竄下跳地不安分。最後一回想,真TM扯淡!
等等等等,咱也配姓趙?
想多了。
達摩說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朝代的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指鹿為馬,把人民當奴隸使用,只懂得收稅加稅,不斷的盤剝。人民其實早對此恨之入骨。千萬別忘了中國有句話叫牆倒眾人推。
萬里走單騎39711926
其實這個要從清兵入關時算起。清兵入主中原以後實行"剃髮"制度,把中國流傳幾千年的留髮改為辮子制度,這更像是一種人格上的侮辱。即使是元朝時代,對民眾還是相當寬容地。清兵入主中原,一改歷朝歷代的制度,實行剃髮,這更像是對老百姓的一種侮辱。這也致使孫中山在1905年8月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綱要。
這也充分體現了對清王朝的不認同。其實在清王朝統治中原階段,各地紛爭不斷,大小戰火不斷,這也跟清王朝的剃髮制度有關。即使是在康乾盛世時期,在全國各地都有起義軍。在清兵入關時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屠殺了幾十萬的漢族人民,這增加了漢族人民對滿清王朝的仇恨,這種仇恨一直到了辛亥革命清王朝滅亡。
在清王朝有嚴格的民族制度,漢族同胞很難在權力中心中立足。八旗子弟掌控朝堂並擔任各地行政長官,這也充分體現了對漢民的不認同。八旗子地對漢族的欺凌從來都沒有間斷過,這也導致普通老百姓對滿清王朝恨之入骨,這也致使八國聯軍進攻滿清時普通老百姓為其指路的事件。
清朝後期八旗子弟的腐敗更加加劇了普通老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在清光緒31年, 孫中山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之後,在全國迅速燃起了反清的浪潮,短短几年內滿清便滅亡,可見那時的滿清多麼不得民心。
富人家的生活和我們現代人差多,而窮人家裡絕對是不堪的,農業在那個時代的農作物產量非常低,好的年份都是對付,差的年份怕是一年份吃不了幾頓飽飯。在那個人都有稅的時代,你除非家裡什麼都沒有了才可以賴著不繳,這就是當時的現實。在當時漢人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能過上好日子的大多是滿人,社會時局又不穩定。戊戌變法失敗給民眾心裡最後一點希望都破滅了。
正好太平天國的思想在全國進行了一次灌溉,反正生活已經不能太差了,換個朝代有什麼關係。如果國家不愛你了,你還會愛他嗎?不是說針對某一個人說這個問題,失了民心天下必失。普通民眾也就是普通民眾,沒有揭竿起義說明當時的民眾的都是順民,愚民。你想讓民眾怎樣,民眾當然是想看到新的希望才會對起義軍充滿了寄託。
滿清政府對底層民眾的殘酷鎮壓,毫無人性的酷刑,莫須有的“文字獄”等。是民眾對當局徹骨的仇恨原因。巴不得這個政府早點滅亡。
上層當局“國不知有民,只知有奴才。民不知有國,只知吃喝的官爺”。這種畸形社會之下。雖然經歷所謂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盛世。可是,這些財富,基本集中在上層王爺貴族,以及八旗子弟之中。下層民眾,依然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片地餓蜉的狀態。在大英帝國外交使臣回憶錄之中,這種記載寫得很真徹。因而,清兵與西洋的戰爭,出現奇怪的一幕。清兵與英法等洋人激烈戰鬥之時,作為大清民眾,則在一旁作與己無關的看客。這個情況,自鴉片戰爭,直至清朝滅亡,皆是如此。對這個腐朽,殘酷屠殺壓榨民眾的清政府,民眾巴不得它早點滅亡。
郎807
對於一個普通草民而言。誰當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納多少稅?草民有沒有對稅收和立法的話語權?你要相信一點,不可能人人都能成為精英和統治階級。絕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平凡人。如果平凡人沒有自己的稅務和立法的話語權那無異於任人宰割。至於被外國人宰或本族人宰難道不一樣是被宰嗎?所以無論誰當政,人民要有真正的代表自己意願的議員參與立法和財稅制度的建立和更改。這些才是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基本國策。人民需要也必須擁有這些話語權。人類會越來越明白,對於本國人民傷害最深沉的不是境外的“敵人”。而是沒有制約和監督的強權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