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和你的理解不同,別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抗戰系列的影視作品中,經常會有“花姑娘”這樣一個詞彙,而出現的環境通常是日軍在佔領一個地方之後,總要四處搜刮好看的“花姑娘”來發洩獸慾。這麼看來的話“花姑娘”就是侵華日軍稱呼中國年輕婦女而生造的漢語詞。

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和你的理解不同,別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事實上這種理解並不正確,“花姑娘”本身並不是協和語,而是純粹的國語,意思是“妓女”。

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和你的理解不同,別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在抗戰爆發前,民國報刊中民國報刊之中“花姑娘”這個詞語相當常見,比如1915 年《星期六》上作家周瘦鵑發表了小說《情人歟?祖國歟?》,在這篇小說中就有“……那花姑娘柳姑娘們所做的勾當……守身如玉的千金小姐是萬萬不屑為的”的片段。顯而易見,這裡面的“花姑娘柳姑娘”指的就是妓女。

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和你的理解不同,別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除此之外,還有1930 年的一期申報中,就有“奉命捕捉土娼,送鎮江收容”的內容,而這篇新聞的標題就是《公安局大捉花姑娘》。

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和你的理解不同,別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妓女當然不是隨處都是的,鄉下更為罕見。抗戰爆發前後,“花姑娘”一仍然是廣泛的作為“妓女”的意思使用的,日軍在當時通過設立的偽政府分攤妓女的名額。日本的軍事慰安制度很多人都瞭解,當時日本從本國和韓國徵召慰安婦,作為軍妓。後來與中國的戰鬥擴大後,軍妓不夠用,就通過在地方建立的偽政權徵召中國妓女。

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和你的理解不同,別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而不論在什麼地方妓女都是很少的,接到了攤派的名額的漢奸很難湊齊人數,於是拐騙甚至強搶就稀鬆平常了。後來“花姑娘”在日本人口中說的多了就以為是協和語,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褒義詞,仍然是日本人對中國人含有侮辱成分的詞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