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王曉琮走紅網絡:你與高手的差距,從來都不是一萬個小時!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內蒙古青年

知青年 懂青年 愛青年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金庸武俠小說裡,誰最厲害?

毫無疑問——《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

厲害如慕容復父子,

霸氣如蕭峰父子,

均擋不了掃地僧一招半式。

掃地僧是何樣的人物?

掃地僧武功和佛法均至絕頂,

在少林寺呆了近百年,

竟然無一人能叫出他名字。

所以,後來大家便把身懷絕學,

卻甘於平淡、泯然於眾人者,稱之為“掃地僧”。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王曉琮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學生在貼吧裡這樣談著王曉琮:

“他上課從不帶教材,教學內容早爛熟於心”

“每一次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王老師都能精準口算。”

“無論多複雜多少重的積分,他一律口算。”

“他能一眼看出誰的作業是抄誰的。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王曉琮還是黑龍江省唯一一位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評委,

他多次帶隊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此競賽是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

是當今世界唯一的大範圍、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

而王曉琮指導的學生,

幾乎每次都能拿到“國際一等獎”。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王曉琮有時脾氣很怪。

有學生在貼吧感嘆:

“59分代掛,這是為毛?”

他覺得老師實在是太狠了,

為何就差一分也不給過。

於是有學生站出來問:

“難道你的老師是王曉琮。”

果然是。

於是,又有學生站出來說:

“王曉琮老師就是這樣,該多少分就多少分,超嚴格的。”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王曉琮在講課

王曉琮有時脾氣又很好。

“如果你有問題找他談心,

王老師絕對傾力相助。

我有一次陷入困境去找他,

和他聊了兩個多小時。

王老師一點也不嫌我麻煩,

一遍又一遍地開導我。”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王曉琮被很多學生稱為“大神”。

但為什麼這樣一位大神級老師,不少學生卻不認識呢?

因為他非常低調。

他一直就是這樣的打扮:

夏天穿塑料涼鞋,

冬天穿黃色膠鞋。

鞋子破了,他也不換,一直穿著。”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他滿臉的大鬍子,瘦弱,

近視,並且駝背

有時候忘帶水杯,

就去龍頭下接一把自來水喝。

黑板沒地方寫了,隨手用帽子擦,

第一次見他的人可能會以為他是燒鍋爐的大爺。”

“他裝書的袋子也是一般塑料袋,

在我印象裡,

他一年四季都穿著那件藍色T恤。

我畢業好幾年了,

但我現在特好奇,

那件藍色T恤王老師還在穿嗎?”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王曉琮舔盤子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一位學生在食堂拍下王曉琮舔盤子一幕

王曉琮吃的也十分簡單。

“他在食堂經常只打素菜,

而且把飯吃得乾乾淨淨。”

“一般男孩子的飯量是兩盤,

但王老師只吃一盤,

吃得特別乾淨,

剩下的一點兒油湯,

他會接點熱水融一下,

倒米飯裡一起吃乾淨了,

甚至還會舔盤子。”

學生們都覺得奇怪——你又不是沒錢,幹嘛要這麼節約啊?

後來大家才知道——他捐助了好幾個貧困學生。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他沒機會升職嗎?

他沒機會分房嗎?

顯然不是。

學校官方文字這樣解釋:

“面對學術浮躁和功利主義,

他選擇了主動放棄和拒絕追逐

他追求卓越,更崇尚學者風範。”

很多媒體聯繫學校想採訪他,

他卻留給領導一句話:

“如果記者來採訪,我就辭職。”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很多學生想不通:

為什麼這樣一尊大神甘心留在哈理工?

有人這樣答覆說:

“是因為他的未婚妻,

在結婚前出了車禍,

他情深義重,終身不娶。”

還有人回覆說:

“不僅僅是因為愛情,

還源於對學術和事業的熱愛。”

有個網友說得特別好:

只有“大智”的人,才能這樣“大愚”。

在社會的漩渦裡,

在眾聲的喧嚷中,

不僅需要那些星光閃耀的偶像,

更需要這樣樸實無華的“掃地僧”。

教師節,向王曉琮老師致敬!

很多在專業上有建樹的人

都有三個共同特質

1、關注於事情本身持續精進,獲得巨大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C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倉管,她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按照C總的話說,除了在學校裡學的會計專業,其他方面她所知甚少。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在倉庫做著繁雜重複的工作,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必須加緊學習提升自己,未來才有更好的出路。”

C總當時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一定要拿下注冊會計師!

外人不知道的是,從決定報考注會到最終拿下注會,C總用了足足八年的時間,這期間她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轉變,成為了一名母親,但不論生活多累工作多繁重,當時的C總每天都堅持3-4個小時的專業學習,不論多晚,她都堅持學習3-4個小時之後才上床休息,那個時候往往已是夜裡兩三點。

第二天C總六七點就要起床,給家人做早飯趕著上班,一天的休息時間只有四個小時。

沒想到,這個習慣從備考注會開始直到C總後來創立自己的事業,就再也沒有變過。

C總說,其實人的彈性很大,惰性也很大,當你真的習慣一天只睡四個小時,你會發現你一天會比別人多出很多時間,把這個時間集中精力做任何一件事情,想不成功都難。

2、強烈的責任心是做事靠譜的保障

檢驗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標誌,就是看TA做事的責任心。

現實中,你會發現很多人一開始的職業選擇並非完美,但同樣能做出一番成績,這就說明,很多時候,對於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的人來說,很多問題不是換個職業就能解決的,而在於你有沒有竭盡全力踏實去做。

北京兒童醫院超聲波主任賈立群從醫30多年,接診了10萬名兒童,為了讓家長和孩子滿意,他寧願搭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把問題搞清楚,一次檢查不確定就免費再檢,直到明確了才寫進報告裡,他認為這樣才不至於“跌份”。

要知道,現實中做事追求極致的人,必然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同時TA知道,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事關自己的名譽,他們愛護自己的名譽猶如自己的羽毛一般,絕不容許自毀招牌。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B超神探賈立群)

而在職業發展中,你知道為什麼這些年自己寸步難行了嗎?

除去極少數特殊情況,絕大多數人對工作都是“應付了事”:你應付工作,工作反過來也就“應付”你,到頭來,你會認為這份工作是“負擔”,自然在工作中很難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要知道“成長”這件事情,最“核心”的恰恰在於心智的成熟,即面對同樣一件事情,你的認知比之前更全面,你的方法和能力比之前更多,所以你比之前會更擅長處理這件事情,漸漸地你會感受到自己越來越強大,這才是“自信”的根源所在。

3、在看似反覆的工作中萃取樂趣,是成為高手的必經之路

高校老師Z,也是高校所在的考研輔導班裡的“金牌講師”。

這個老師的考研輔導班每期都爆滿,他平時的課也有很多學生慕名而來,甚至會有學生搶不到座位,站著也要聽他的課。

但當老師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些厭倦的情緒,但很快他發現了這份工作的“新鮮因素”:即每屆的學生不同,對每一屆的學生而言,他們都是第一次聽他的課。

慢慢地,他就開始了一項嘗試,即不斷地研發更為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做了N套講課方案,最終能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隨時切換講課方案,不僅課受學生歡迎,他研發的教學方案也受到了學校領導的讚譽和好評。

很多人之所以成為高手,就是在一次次突破自己、不斷修正及獲得反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到達到了一個高度——與其說是一種刻意追逐,不如說是一份水到渠成。

專注力越來越稀缺的今天

我們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1、能成大事的人是“立長志”,成不了事的人是“常立志”

現實中,我發現太多太多的人職場之所以波折不斷,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常立志”。

他們總在不停地尋找,試圖找到適合自己的並且還喜歡的職業,但事實卻是,職業這件事情就是不那麼讓人舒服的,人的惰性與人俱來,誰都喜歡吃喝玩樂,但不同的是,對於那些能成事的人來說,他們身上的勤奮、刻苦等品質,並不是一天形成的。

所以,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總有人不斷地變換目標,所謂“常立志”,這些人不斷地立flag,每次還喜歡信誓旦旦地唯恐天下不知,但凡你的朋友圈有那種有事沒事就立flag的人,你會發現多年後這些人依然如故。

而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張揚,他們也很少炫耀更很少在社交平臺上立flag,他們默默躲在角落裡打磨自己的功夫,對他們來說,他們追求的未必是驚世駭俗的一生,而是沉浸在事情中自得其樂,並能踏踏實實過一生。

2、淺薄的人追逐“表面的有趣”,厲害的人享受“深層的樂趣”

事實上,很多領域的專家,都給人一種“不怒自威”之感,他們不喜歡吹噓,更沒時間成天吆喝,甚至更是懶得曬自己每天的學習和思考的東西。

對他們來說,學習和思考就和吃飯喝水一樣正常,只有那些偶爾學習思考的人,才會一驚一乍,覺得自己特別牛掰的樣子,特地發朋友圈炫耀一番。

真正追逐成就的人,他們的日子往往是乏味的,甚至可以用“無趣”來形容。

你會發現現實中,很多厲害的人似乎每天的生活“無聊至極”,很多人從不旅行、也很少參加聚會,他們把大段的時間用來獨處,潛心鑽研。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過這類人的感受,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要比我們有趣的多:

“不斷學習,積累知識,並將知識提高到教養與智慧高度的人,不會感到無趣。

因為他們對所有事情的興趣,都是一天比一天更強烈。即便他們所見所聞與他人相同,他們也能從普通的事情中輕而易舉地發現教訓與提示,並發現填補思維空隙的東西。

也就是說,他們的每一天都點綴著解謎與獲得知識的樂趣,過著極其有意義而又充實的生活。

對他們來說,世界永遠都不會讓他們厭倦。他們就好像身處熱帶雨林的植物學家一樣。每天的生活都充滿發現與探索,因此他們絕不會感到無聊。”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青年大學習

上週第六期“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

糰子們的參與度有了明顯提升

團中央公佈的排名中

內蒙古已躋身排行榜前五名!!

“扫地僧”王晓琮走红网络:你与高手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万个小时!

第七期“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今天起

開始啦!

點擊首頁左下角“主題團課”菜單按鈕

進行簽到學習

糰子們

讓我們再接再厲

一起學起來吧!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