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從學校出來後兩個月,那是我第三次搬家。

從借住的員工宿舍搬去市中心的一處老房子地下室。我把所有能帶走的書都裝進了那隻掉漆的大紅色行李箱,大包小包緊緊貼在後背,空出的左手抱著一盆粉嘟嘟的多肉,順路在街邊賣煎餅果子的大叔那,用屢試不爽的“我明天還來”買了一份超級加量的餅,箱子追在腳印後面壓著石子路淅瀝作響,唱一出“風蕭蕭兮不復還”的悲壯而喜慶的出征。

我彷彿聽到身後餅叔在和旁邊的餅嬸說:你看那個人,吃餅的樣子好像一盆多肉啊。多肉?大叔是想說我胖嗎?既然是想象,那我認為大叔的這句話肯定還沒完整,應該是:你看那個人,吃餅的樣子真可愛,好像一盆多肉啊……

多肉終其一生想要紮根,我也一樣,想在這座城市紮根。所以我搬進了離“根基”最近的地下室,算是給害羞的錢包找了個體面的理由吧。搬去的新家,整個房間散發著長年累月的潮溼味,簡陋的木板床挨著泛黃脫落的壁紙,隨處可見的角落裡藏著些斑斑黴點,腳底那層被磕掉邊角的地板竟已長了青苔。

我環顧著房子裡一覽無餘的擺設,試圖發現點什麼好東西,餘光碰上迎面出現的女鄰居,是一具上了年紀的乾癟瘦小的身體,枯柴般的手臂和凹陷的眼睛,讓她看起來就像一盆失掉水分的多肉,不禁讓我生出幾分心疼。

這大概是長沙最冷的一個冬天,凜冬未至,窗外竟已蒙上一層霜色,門口的破塑料盆在狂風中哐當作響,讓我心疼的女鄰居竟擔憂地問起我來:“這地方很久沒人租了,冬天冷,你一個小姑娘確定要住下來?”

我麻利地把書桌上的灰清理掉,順手往窗沿邊擺上我那盆多肉,回頭衝房東笑說,“這就好了,看起來暖和多了。”

那株多肉,姿態盈盈地生長著,就像春天的味道。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棵多肉叫什麼,自顧地給它取名叫窟窿,有追求“不滿”之意。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窟窿”是我離校那天從宿舍樓下一堆被丟棄的清理物裡撿來的。初見“窟窿”時,她連個安身立命的盆都沒有,根上零散地墜幾簇乾巴巴的泥土,若不是還有幾片葉子堅強地撐起了立體感,我很有可能以為趴在那的只是一個植物標本,隨她被風吹走吧……

縱使後來的每一次遷徙都有些狼狽,但是窟窿,總讓我想起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去哪都帶著一盆綠植的酷大叔Leon,這盆綠植隨著Leon一生跌宕,卻始終保持著新鮮翠綠的顏色,就像Leon內心深藏的希望和善良,以及他與生活之間冰冷而熱忱的奇妙關係。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時光寧靜,生活像山邊的溪流般清澈流緩。我和窟窿在彼此最迷茫的時刻相遇,任光陰如何收割,在那些租客來了又去的房子裡,我們倚在夜晚的窗臺,分享過很多心事和憂愁,共舞著喜怒哀樂。

正如疲倦處生出霓虹,我和窟窿的每個一日三餐四季裡慢慢多了許多色彩繽紛、奇形怪狀的朋友。看他們千姿百態樣又卓爾不凡如清流淨土的樣子,最後呈現出的既有高潔飄逸,也有低入塵土,不禁想,這大概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他們沒有溫室裡的小心呵護,在各種各樣不明來歷的盆裡野蠻地散播著粗獷、壯美、成片地繁衍生息。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在爬滿蝨子的袍上,自顧自地美麗並充滿著希望。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我如多肉扮百態,多肉如我彈指間,我們一起活得認真而熱烈。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盆多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