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天津簡稱津中國第三大城市,中國北方第二大城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也是國內的一大旅遊城市之一。天津市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津門十景,十景包括——獨樂晨光、故里尋蹤、沽水流霞、海門古塞、薊北雄關、龍潭浮翠、三盤暮雨、雙城醉月、天塔旋雲、中環彩練。也有多箇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等等。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一、盤山風景名勝區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盤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天津市北部薊州區境內,距天津120公里,西臨北京僅90公里,素稱“京東第一山”。盤山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如春筍破天而立,雄渾巍峨,峭拔壯麗。因秋夜山高月低,玉盤高懸峰顛,故名掛月峰。遊人登峰遠眺,晨可觀東海日出,夜可望京城燈火。峰下有云罩寺,唐代道宗大師建,因地臨絕頂,雲掩霧罩,敕賜今名。主峰前有紫蓋峰,形如傘蓋;後有自來峰,與掛月峰相連,峰頂建有八角重簷鍾亭,內懸巨鍾;東有九華峰,狀如蓮花;西有舞劍峰,峰頂一平如砥。盤山五峰攢簇,佛界譽為“東五臺山”,群巒競秀,景色如畫。盤山雄偉險峻,峰巒疊嶂,雲海松濤,水石清奇,幽深迷人,以“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而奇特稱絕。歷代曾建有72座寺廟,13座寶塔和皇家園林——靜寄山莊。清代乾隆皇帝28次遊覽盤山勝境,曾讚歎: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二、海河風景線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海河風景線,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橫穿繁華的天津市區。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河道縱橫交錯,素有“北方水都”之稱。72公里長的海河,逶迤穿城而過注入渤海,形成了獨特的水路風光遊覽線。它宛如一幅長長的風景畫卷,把天津裝扮得愈加楚楚動人。它的美麗,表現在令人留連忘返的海河公園、聞名於國內外的望海樓教堂、雄偉壯觀的“老龍頭火車站”——天津站……但它最讓人眷戀的卻是夜幕降下之後,海河流水閃爍的波光燈影的美,流動不息的美。那兩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燈光,倒映在河中,浮如絢麗的彩霞,緩緩的流水,又把一道道彩霞送向遙遙的遠方,使人們產生無限的遐思。依河而立的意式風情區、古文化街等特色文化旅遊風情區,更加展現了海河的迷人神韻。

三、天津古文化街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商貿區是國家5A級景區、中國特色商業街,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東北部,北起通北路、南至水閣大街,西接東馬路、東臨海河邊的張自忠路,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古文化街主街全長680米,有“津門故里”之稱。是集旅遊商貿、民俗文化、購物休閒、健身娛樂、餐飲住宿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區。最早形成於1404年12月,以天后宮為依託,被稱之為:“宮南”、“宮北”大街,2003年以天津市海河綜合開發為契機,對原有古文化街按照“修舊如舊、提高功能”的原則進行修復,並在其基礎上擴充建設而成。古文化街旅遊區的建築風格為仿明清小式建築,層高均為一、二層;街區走向自然曲直,錯落有韻;外簷建築尺度適中、商店鋪面長短有序,呈現出鱗次櫛比的古街效果。主街北口矗立從天津薊縣採集的距今已有十幾億年並刻有“天津古文化街”街名的古化石,與文化街街景交相輝映。別具特色的當屬街區的800餘幅彩繪仿古彩繪,其彩繪文脈清晰、題材豐富、色彩斑斕,西側以中國四大名著為題材,東側以中國歷史故事、古代傳說以及戲劇名著作為題材,使廣大的遊客彷彿置身於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宮前廣場的彩繪則是以中國古代吉祥畫、天津民俗以及中國京劇臉譜為內容,展現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市井民俗以及中國的國粹藝術。

四、黃崖關長城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黃崖關長城在薊縣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556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臺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臺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佈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這裡有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一座當代長城碑林。黃崖關長城遊覽區的主要景點有:黃崖正關、太平寨與點將臺、寡婦樓、王帽頂山與八卦城、長城碑林、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黃崖關、黃崖關長城、黃崖關城、黃崖水關、黃崖關八仙洞、太平寨等。

五、意大利風情旅遊區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意大利風情旅遊區坐落在河北區南端,是新近開發的新旅遊區,它是以民族路與自由道交口的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東至民生路,西到北安道,南至博愛道,北到進步道,佔地約10萬平方米,內含7條道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區,已有近百年曆史。原有街區及建築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意大利文化集中地,幾乎包含了意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區內步行道鋪有意式風格鵝卵石和花磚,路燈全部為歐式造型;路牌、電話亭、果皮箱等全部採用意大利設計。在這個區域的周圍有諸多著名的近代和現代歷史名人故居,如梁啟超飲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凱、馮國昌宅邸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利用價值。

六、五大道旅遊區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天津五大道旅遊區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長方型地區。共有22條道路,總長度為17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歷史上曾是英租界的“牆外推廣界”,地勢低窪,後被填平,各國建築師紛紛在此建造房屋,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天津城建部門為了統一管理,按照由南至北的順序,將這一地區東西走向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長德道、重慶道、成都道等統稱為“五大道”地區。五大道地區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其中風貌建築和名人名居有300餘處,被公認為天津市獨具特色的萬國建築博覽會。這些風貌建築從建築形式上豐富多彩,有文藝復興式、希臘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構成了一種凝固的藝術。五大道地區是天津名居名宅最為集中的地區。作為近現代天津歷史的體現,這裡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濃厚的歷史感。許多近現代名人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每幢建築裡都蘊含著故事,充分展現了近代中國百年風雲。包括大總統曹錕、徐世昌以及北洋內閣六位總理、美國總統胡佛、國務卿馬歇爾等上百位中外名人也曾居住於此。

七、天津之眼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天津之眼,全稱天津永樂橋摩天輪,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海河畔,是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用。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是天津的地標之一。摩天輪直徑為110米,輪外裝掛48個360度透明座艙,每個座艙可乘坐8個人,可同時供384個人觀光。摩天輪旋轉一週所需時間為28分鐘,到達最高處時,周邊景色一覽無餘,甚至能看到方圓40公里以內的景緻,被譽為“天津之眼”。摩天輪外掛裝48個透明座艙,每個座艙的面積達到12平方米左右,可供8個人同時乘坐。艙內有空調和風扇調節溫度,可同時供384人觀光。摩天輪轉動一圈的時間會受到乘客人數、天氣變化的影響,保持在20至40分鐘之間。

八、天塔湖風景區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天塔湖風景區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聶公橋南、紫金山路與津溜公路匯合處,取其首尾二字,所以簡稱“天塔”。塔身高415.2米,居當今亞洲之冠,躋世界高塔之林。它於1991年建成,天塔立於碧波與雲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勢如劍倚天,享有“天塔旋雲”之美稱。天塔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播電視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它可同時播出7套彩色電視節目和9套調頻立體聲廣播節目。對遊人開放的有塔座大廳、瞭望廳、太空旋轉廳和270米露天觀光平臺,在瞭望廳內可藉助各角落的望遠鏡將方圓百里的景色盡收眼底。第三層是旋轉餐廳,同時可容納200多人,每隔45分鐘,餐廳便自轉一週,人可隨廳轉,目便隨景移,其感受妙不可言。天塔旁的天塔湖內設有世界一流領先科技的大型音樂燈光噴泉組泉、水幕電影,沿湖南岸有國內最長的人工塑山,成為天塔湖遊覽區的一個亮點。白天,鮮花草木與湖光塔影相應成趣;入夜,波光夜空間,熒塔與星月爭輝,難分天上人間。

九、楊柳青古鎮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楊柳青鎮是中國北方歷史名鎮。初名“流口”,金貞祜二年(1214年)置“柳口鎮”,為該鎮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今名。清代楊柳青鎮有豐富民間藝術,起於宋代、興於明代、盛於清代乾隆年間楊柳青木版年畫,曾出現“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興旺景象,被推崇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首,深刻影響了國內近百種年畫,過年貼年畫由此成為北方地區習俗。楊柳青剪紙、風箏、磚雕、石刻和民間花會也燦然觀,是中國民間藝術瑰寶。楊柳青鎮的民俗文化氣息十分濃郁。小鎮舊有戲樓、牌坊、文昌閣,稱為楊柳青三宗寶。清代有津門著名的崇文書院及古寺院40餘座,現尚存普亮寶塔、報恩寺、白檀寺遺址等。位於鎮中1875年建成的有華北第一民宅之稱石家大院以其規模宏大、建築華美而馳名華北。這些文化遺址與古樸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運河風光共同構成了楊柳青淳美的風俗畫卷。

十、天津寧園

盤點天津十大最美旅遊地

寧園位於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側,育紅路南側,佔地45.65公頃,水面11.7公頃。寧園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園林景觀。公園前身系清末官立種植園。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委派周學熙以工藝總局名義在天津北站附近籌辦種植園,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開湖建園。出於在園內為慈禧太后建造行宮的想法,園內建築在策劃設計上頗具匠心。“初建園時,挖湖堆山,開渠理水,設閘引水,湖水與園外金鐘河相通,宣洩得宜。園內建屋三楹,曰鑑水軒。”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種植園日漸荒廢。1930年(民國十九年),北寧鐵路局購得此園並規劃拓建為公園,取用諸葛亮《誡子書》“非寧靜無以致遠”之意,命名為“寧園”,並立碑於亭廊之中。公園沿襲中國古典造園的手法,在種植園原有基礎上,新建宏觀樓、大雅堂、志千禮堂、圖書館、四面廳、釣魚臺以及水池亭橋、長廊曲徑等古典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