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英國時間週三凌晨,享譽世界的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歲。在我們的印象之中,霍金總是一副倚靠在輪椅上瘦弱無力的樣子,但他卻用一生在與漸凍症頑強抗爭,並且還抽時間寫出了《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著作,為人類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的史蒂芬·霍金博士

作為一位科學家,霍金一直跟汽車和科技行業走的很近。在去年的這個時候,霍金曾為英國豪華品牌捷豹F-Pace出演電視廣告,雖然受限於疾病無法發出聲音,但他通過合成器發出的電子音也精彩的完成了演出,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在他去世前的最近幾年裡,霍金最關注的話題就是:移居宇宙和人工智能。雖然霍金沒有機會親眼見證人類掙脫重力束縛,移居宇宙;也沒有機會看到人工智能在交通、醫療等諸多領域大展拳腳;甚至沒能親自坐一坐如今已經逐步成熟的自動駕駛汽車,但這些在不久的將來都能一步一步成為現實。未來,人類會在霍金的教導下謹慎對待人工智能,勇於探索宇宙邊界。而這位老先生終於能夠放下一切包袱,跟愛因斯坦和牛頓一起打打牌了。感謝他對人類科技進步的幫助,也願他能夠安息。

用3D打印造電動汽車?

3D打印技術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是製作一些不用太過精細的小物件,但你能想象連汽車都可以用3D打印來製造嗎?最近,汽車製造商XEV就聯合3D打印材料公司Polymaker,共同生產了一款幾乎全部由3D打印製作而成的電動汽車——LSEV。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XEV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核心團隊皆是由國內外汽車行業精英組成,其中包括了前FCA設計總監和前瑪莎拉蒂內飾設計總監以及大眾高爾夫車型工程總監等,在量產車和概念項目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另外,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是一名歐洲3D打印機設計研發專家,同時也是歐洲大型3D打印技術第一人。這也解釋了這款車為何如此偏愛3D打印技術。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LSEV是按照歐洲標準進行設計和開發的一款低速電動汽車,得益於3D打印技術和新型環保材料的應用,這款車的車身重量(不含電池)低於450公斤。除了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橡膠輪胎以及車窗等玻璃材料之外,幾乎全車都應用到了3D打印技術。而且,在車身內飾以及外部裝飾件方面,LSEV還大膽的採用了以玉米作為原料提煉的新型環保材料,讓這輛電動汽車在0排放的基礎上更符合環保概念。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據悉,該車的續航里程大約在150公里左右,時速被鎖定在70km/h以下。採用兩個輪轂電機來驅動車輛,所以在內部構造方面節省了空間和重量。LSEV的最終售價不會超過6.5萬元,預計在明年4月份即可正式量產,量產後的LSEV仍將保持對3D打印技術的大量應用,因此用戶也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來進行豐富的個性化定製服務。

從3月11日到3月30日期間,LSEV將首次進入中國境內,在中國3D打印文化博物館展覽展示。身處上海市或是周邊的小夥伴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前往參觀。話說回來,這輛全球首款大量應用3D打印技術進行生產的汽車雖然技術本身十分新穎,但不知道最終制作完成後的打印精度如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愛車摸起來“毛毛糙糙”的。另外值得吐槽的是,這個LSEV的名字是誰起的?難道是賈躍亭的粉絲?

Waymo又拍了一段自動駕駛宣傳視頻

幾天前,Waymo曾發佈過一個全景視頻,讓用戶能夠以“自動駕駛車輛”的視角來體驗自動駕駛,並瞭解他們究竟是如何工作和保證行駛安全的。但公眾反饋並不是很好,有不少用戶看完以後表示“誰知道他們到底在說什麼,我一個字都沒聽懂。”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而隨著在鳳凰城的公眾測試項目展開,Waymo迎來了不少對自動駕駛感興趣的用戶,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試乘之後,Waymo團隊意識到,想傳達冷冰冰的技術給公眾,打感性牌要比理性牌效果更好。本週,Waymo發佈了一個全新的短視頻,在這部視頻中它向公眾展示了那些參加公眾測試項目的用戶在車上時的真實反應。

此次公眾測試,Waymo團隊在每輛車內都安排了一位汽車安全員和一位攝像師。當然這是為了採集到真實的用戶反映,未來Waymo希望隨著技術愈發成熟,能夠逐步撤掉車內的安全員,讓用戶能夠真正感受到“無人”體驗。儘管自動駕駛技術比人類駕駛者安全的事實毋庸置疑,但許多調查結果仍然顯示消費者對於自動駕駛的態度較為保守。畢竟乘客要把自己的命交到一輛車多少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做法。所以Waymo他們接下來要做的是推廣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共教育,讓人們克服最初的恐懼。

江淮大眾新車定名SOL思皓

在大眾集團與柏林舉行的集團年會上,大眾集團CEO穆勒宣佈將要加速推進“Roadmap E電動化戰略”,未來大眾集團將會在2025年之前投入500億歐元用於電池採購。其中,有200億歐元左右的訂單已經分別在歐洲和中國找到了供應商。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與此同時,穆勒還公佈了許多新消息。他表示,如今大眾集團的電動汽車主要集中在3個工廠進行生產,兩年內陸續會有9座全新工廠投入使用。在2023年之前,大眾集團將會在全球範圍內打造16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所以在2025年時,大眾集團不僅會推出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並且能保證擁有年產300萬輛電動汽車的產能。除了目前已有的8款純電動汽車和混動汽車之外,年內大眾還會推出3款純電動汽車,這也包括了江淮與大眾合資打造的全新純電動SUV。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根據工信部方面透露的消息,這款全新純電動SUV將會以全新品牌的方式與消費者見面,官方名稱或為SOL(思皓)。該車將基於江淮的iEV7S車型打造,但在外觀上則進行了一些改動。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而且從明年開始,大眾集團將迅速鋪開旗下的電動汽車新品戰略,新車將會以幾乎每個月一輛的速度進行推出。希望通過推向全球各地的產品陣容,將大眾迅速打造成最強電動汽車品牌。穆勒認為,整個2017年對於大眾汽車集團及各品牌而言是非常出色的一年。“通過Roadmap E電動化戰略,展示出了大眾集團堅定的決心。目前集團的財務狀況良好,並且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我們已經做好了迎接汽車變革的準備,並且隨時調整大眾汽車集團這艘巨輪,向著未來全速前進。”

馬斯克預測:自動駕駛在18個月內普及

最近,關於2月下旬特斯拉Model 3生產線停工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媒體紛紛對這一消息提出了各種大膽猜測。而官方最近也證實了,在2月20至2月24日期間,位於加州費利蒙市的特斯拉工廠暫停了Model 3的生產,為期四天。特斯拉官方發言人表示:“我們在費利蒙市的工廠以及Gigafactory 1都有暫時停工的計劃,該計劃主要是為了針對流水線上的自動化設備進行升級,從而擺脫產能問題提高效率。”的確,這種停工升級改造的行為並不是首次出現,在為期四天的升級改造之後如今Model 3的流水線也已經繼續如火如荼的加緊生產了。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Adam Jonas一直對特斯拉表示樂觀態度。在上週給一份客戶的報告中,Jonas表示當特斯拉的Model 3產量達到預期峰值的時候,也是投資者賣出股票的最佳時機。在3月12日早上,特斯拉股價上漲了接近4%,這足以說明市場和股民對特斯拉的認可。

與此同時,此次股價上揚也與埃隆·馬斯克剛剛“放的衛星”脫不了干係。在最近舉辦的SXSW 2018(2018西南偏南藝術節)活動中,馬斯克親臨現場並回答了關於未來和自動駕駛的幾個問題。他表示“在18個月內,自動駕駛將會全面普及”。雖然在現場馬斯克並沒有指明這個即將普及的“自動駕駛”究竟是不是特斯拉的AutoPilot。但他篤定的神情和言之鑿鑿的態度還是讓不少人深信不疑。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如果你經常關注特斯拉和它的新聞,你肯定知道馬斯克的“樂觀估計”和“放衛星”技術簡直是一絕。小泡君仍不清楚此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馬斯克大膽預測未來,但自動駕駛早日到來對人類本身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希望此次馬斯克能夠“言中”吧。

充電也要美美的:賓利添越重金設計充電樁

通常來說,家用充電樁總是看起來不那麼酷炫。絕大多數人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因為充電樁的目的就是充電,而不是美觀。但對於賓利來說,或許這有悖於他們的“做事風格”。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這家英國豪華汽車製造商在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了全新的Bentayaga Hybrid插電式混合動力SUV。雖然這款車大概在明年才能正式上市,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賓利還是明白的。為了給Bentayaga這匹好馬配上一個好鞍,賓利與著名設計師Philippe Starck合作發佈了一款壁掛式家用充電樁——Starck Power Dock。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Starck表示:“我希望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賦予這款產品最強的科技感,它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應該是一個現代藝術品。”從這款充電樁的外形來看,也的確如他所說“足夠簡單”。遺憾的是,賓利官方僅僅公佈了該充電樁的效果圖,而沒有透露任何參數與規格,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只能等2018年下半年Bentayaga Hybrid的預訂頁面上線才知道了。

同濟大學聯手上汽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

汽車之所以在科技配置方面的更新速度遠低於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安全性。而面對即將來臨的智能化汽車革命,諸多新型電子設備和技術的應用也對汽車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戰。近日,汽車科技從上海同濟大學獲悉,在位於嘉定區曹安公路的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內,佔地面積達到170畝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已經正式動工。該基地預計將於今年7月份全面落成,未來將可以在交通環境以及信息通信等方面為智能網聯汽車進行測試。

生前曾出演捷豹F-Pace廣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餘卓平介紹,從學界和產業界目前的研究方向看,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將以電動汽車為最佳載體。一旦實現技術突破,那麼,未來電動汽車的內部結構就可以顛覆目前燃油汽車的基本構造。這實際上也意味著,包括前碰、側碰等防碰撞設計在內的整個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測試系統都需要被重新建構。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的一大測試重點,將是考核車輛對交通環境的感知及應對能力。考慮到中國人的駕駛習慣以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基於中國道路條件的分析以及歷年駕駛安全事故等信息都將通過數據生成具體的模擬場景,納入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範圍。再如,在城市場景模擬中,包括建築、玻璃、外牆等,所有涉及的材料都取材於日常使用的材料。此外,雨霧等各種不同等級的天氣模擬也將在這裡進行測試。

此外,除了同濟大學聯手上汽集團外,國內還有一些大型企業已與高校聯合發佈信息,在未來幾年內開工建設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專用測試場地。這些場地落成之後,中國也將會成為未來汽車測試條件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