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全省鋪開

■案例

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被視為一個整體工程,“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作為實行非遺整體性保護重要舉措之一,將非遺項目與當地的傳統村落、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生態環境“打包”保護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正在全省各地鋪開。

2010年5月,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批准設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去年成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目前,廣東共有1個國家級、8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按照“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推進保護工作。

民俗民歌搭上文化旅遊“順風車”

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素以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聞名於世。“‘開平碉樓與村落’是活的遺產,這個命名意味著:這裡的傳統農耕文化與碉樓一樣,也是遺產的一部分。”五邑大學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雄如此解讀。

在碉樓與村落背後,還藏著許多鮮為人知卻活色生香的民俗非遺。曲調明快、語言幽默、旋律優美的開平民歌,在當地已經生根500多年,更隨著華僑遷徙的足跡流播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年來,開平民歌也搭上“碉樓熱”的“順風車”,跟著文化旅遊火了一把。

“我們創作了不少碉樓主題曲,遊客來到碉樓既可參觀遊玩,又可聽開平民歌。”開平民歌第五代傳承人張巨山表示,文化旅遊已成為旅遊產業發展趨勢,非遺則是文化旅遊的重要內核:“許多非遺項目雖然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但與旅遊、教育等產業結合,發展前景可觀。”

另外,許多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本身就是市場產品。江門的白沙茅龍筆、新會葵藝、茶坑石雕、新會古典傢俱、小岡香等一大批傳統技藝項目也加入生產性保護行列,走上“自我造血”的道路。

除“僑都”江門,“客都”梅州在生產性保護方面也作出不少嘗試。保護區內8個瀕危非遺項目之一“梅縣提線木偶戲”,從2007年逐步走上市場化道路,商演不斷。客家山歌劇更是走出客家山區,演出市場從梅州8個縣市區到周邊城市、珠三角乃至省外,每年演出不下百場。

“虛實結合”推動文化永續保護

作為全國第五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經過8年摸索,積累下不少經驗。去年,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實施《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2017—2030)》,梅州還制定了《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梅州全市保存較為完好的客家圍龍屋有3000多座,其中已評為各級文保單位、歷史建築的有百餘座。圍龍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依存空間。《條例》作為梅州首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的立法,對傳承優秀客家文化意義不言而喻。

傳承是發展的基礎。只有讓非遺後繼有人,非遺普查、挖掘、整理等工作的價值方能體現。為此,梅州實施客家山歌手培養戰略工程、客家山歌創作戰略工程項目,同時開展“師帶徒”以老帶新活動,鼓勵各級各類非遺傳承人帶徒授藝。

獲批正式設立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後,江門也提出了更高目標:力爭2020年建設成為國家級僑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今年剛制定的《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中,以區為“體”、以鎮為“骨”、以村為“魂”,將生態保護實驗區劃分為重點保護區域、一般保護區域和重點保護鎮,實行針對性分區域、有主次的保護,以達到永續、真實、完整保存非遺價值的總目標。

無形的文化傳承,離不開實體空間的建設。江門將整合海內外社會各界力量,建設一批非遺展示館與傳習所。一個更加立體、多元的僑鄉文化保護、傳承、體驗空間,即將展現在市民遊客面前。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馬吉池 梁文悅 戴惠甜

見習記者 李文軒

通訊員 管志雨

策劃:陳志 孫國英 劉江濤 本期統籌:郭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