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羣衆服務就是要真心實幹

为群众服务就是要真心实干

为群众服务就是要真心实干
为群众服务就是要真心实干

服務群眾,是黨員領導幹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基層幹部作為黨和政府最接近廣大群眾的一個群體,其所作所為直接關係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其一言一行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基層黨員幹部要有服務群眾的意識,時刻想著群眾,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需,要深入群眾生活,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做群眾生活的“藥瓶子”,為群眾的困難“開方子”,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幫助和服務。要做到更好地服務群眾,務實肯幹是服務好群眾的必要前提。要對群眾用真心、用真情,要有真心實意的態度,還要有真抓實幹的作風。

引黃灌溉渠道直通尚村

“要不是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給我們村修的乾渠,像今年這天氣,兩個多月不下雨,莊稼早都旱死了。”9月10日,在芮城縣大王鎮尚村新建的砼管渠道施工現場,76歲的村民馬偉偉高興地說:“50年啦,這片旱地終於能澆上黃河水啦。南書記幹實事一點都不含糊。”

尚村三面環溝,中間一道旱梁居住著全村292戶居民,2500畝耕地旱地佔了2100畝,農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經濟發展滯後,村集體收入為零,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33戶,是一個典型的無資源型貧困村。尚村之所以貧困,和當地傳統的產業結構、乾旱的氣候條件有著直接的關係。

南朝輝是運城市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員。2015年8月,他到大王鎮尚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伊始,他向尚村幹部群眾作出了莊嚴承諾:辦實事,解民憂,確保2018年實現貧困村摘帽!

不怕沒本事,就怕不幹事。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入戶走訪,南朝輝迅速定下了工作思路,把黃河水引到尚村,徹底解決尚村灌溉難問題。他和扶貧隊工作人員對尚村地形地貌詳細勘察(上圖左一為南朝輝)後,起草實施方案上報局領導。運城市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董曾武當即拍板定案:克服一切困難,新建引黃灌溉渠道直通尚村。短短一個月時間,高標準、高質量的2940米乾渠引來滾滾黃河水,澆灌到尚村所有耕地,解決了尚村灌溉用水問題。

有了充足的水資源保障,尚村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問題迎刃而解,村民們“向土地要錢”的熱情空前高漲。依託亞寶集團香椿扶貧產業項目,駐村工作隊先後引領村民發展紅玫瑰、紅香椿基地200畝;結合相關扶貧政策,為6戶貧困戶辦理小額貸款25萬元發展產業項目;爭取扶貧資金50餘萬元實施村級道路修復工程,解決群眾40餘年的行路難問題;依託揚水工程改造,安排貧困戶到工地打工……尚村黨支部副書記範青龍掰著手指跟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用井水灌溉成本高,只能保證700畝面積,現在引上了黃河水,莊稼地澆得快澆得透,費用還省了很多,按一年澆2次計算,拋去水電費,光澆地一項起碼能節省3萬元以上,再加上每畝兩季作物至少200公斤的增產預算,我們這不足千口人的村子保守估計一年能增收160萬元。”

51歲的劉金水曾是尚村貧困戶。村裡引來黃河水後,劉金水籌措資金一鼓作氣承包了40多畝水澆田,開始了致富大動作。2015年種了10餘畝早熟西瓜,當年本利全收。他趁熱打鐵,通過大面積種植早熟蔬菜,每年又多賺幾萬元,一舉翻身。如今,劉家已由過去的三面土窯洞變成了住房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今年,我準備給小兒子結婚,還在縣城為他買了單元樓,如今的日子就像花兒一樣美。我們尚村感謝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在他們的幫扶下,我們才能靠著自己的雙手撐起一片天。”劉金水感慨地說。

大棚冬棗讓棗農收益多多

陳清串在《下鄉日記》中寫道:“為農民群眾服務就要滿腔熱忱、專心致志,做到用力、用心、用情,對待棗農要有對待孩子一樣的細心,對待家人一樣的包容心,對待老人一樣的耐心。”今年4月的一天凌晨,忽然風雨交加,陳清串被驚醒,她立刻起身挨家挨戶打電話通知冬棗種植戶,關閉大棚通風口。一大早,她又帶著工作人員到大棚裡挨個查看,沒有一戶棗農因大風暴雨造成損失。

“陳局長一心撲在冬棗產業發展上,為咱棗農可是操盡了心!”運城市鹽湖區規模最大的大棚冬棗種植戶李新峰,一提起該區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管理局局長陳清串,全是感激之情:“2013年冬天,我跟陳局長一行去陝西大荔縣考察項目,回來後就在陶村鎮石碑莊村投資了40個大棚。2016年,又在王範鄉姚張莊村投資了70個大棚,從資金扶持、技術服務、全程管理到後期銷售,要是沒有陳局長的幫助,不說一年幾百萬元的收益了,咱這100多個大棚的投資能不能收回來都難說了。”

2013年11月,陳清串帶著棗農代表和農業專家,赴陝西省對大棚冬棗品種、管理技術、經濟效益等進行了全面考察。經過專家和技術人員論證,鹽湖區可以發展大棚冬棗。為了幫助棗農儘快掌握大棚冬棗種植技術,鹽湖區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管理局,請來了外省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給棗農講解大棚如何平衡施肥,如何給大棚通風換氣;請來了陝西大荔鄉土專家,教棗農拉枝、坐果、間棗。聘請運城農學院專家進大棚服務,解決管理過程中棚溫過高、病蟲防治等難題。

為了給棗農提供全過程、全天候的技術指導和服務,陳清串牽頭成立了一支由10餘名專家教授和鄉土人才組成的技術服務團隊,深入鹽湖區千畝大棚冬棗基地傳授種植技術、宣傳相關惠農政策(上圖中為陳清串),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還建起了200多人的微信技術服務群,有問必答,方便大家學習交流,使棗農嚐到了學技術、懂管理的甜頭。

“多虧了陳局長和專家的及時服務、上門指導,要不我家的大棚冬棗就慘了。”種植戶張志群說。2014年,張志群家的大棚冬棗出現了只長樹不結棗問題,陳清串帶著專家實地查看後,發現是施肥不平衡導致了棗樹掛果少、效益差。他們指導張志群科學平衡施肥。2015年,張志群家大棚冬棗產量大增,實現收益70萬元。

為確保大棚冬棗的質量安全,提升其品質和口感,陳清串嚴格要求棗農按照有機作物生產標準,增施有機肥,噴灑生物農藥,不使用任何激素。很多客商評價鹽湖大棚冬棗香味足、硬度好、口感甜。她還聯合中農樂公司,引導棗農利用千鄉萬村APP果品安全溯源系統,做到了技術有規程、管理有記錄、產品有編碼、質量可追溯,生產出了帶“身份證”的冬棗。消費者只要掃一下冬棗箱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鹽湖大棚冬棗生產全過程實時記錄。

陳清串和同事們每天早出晚歸,盡心竭力服務棗農,使鹽湖區大棚冬棗面積由500畝猛增到近3000畝,成為全省最大的設施冬棗基地;棗農畝均年收入由近萬元增加到3萬多元,帶動農戶年增收2000餘萬元。

芯喇叭讓群眾出行更安全

9月1日上午,正是開學第1天,在壺關縣樹人學校操場一角,一輛嶄新的乳白色小轎車貼上了民警早已印製好的一張主題為“車輛盲區、避險自救”的交通安全噴繪圖示,民警與學生實時現場互動,表演交通安全指揮手勢,講解如何安全過馬路,正確認知交通信號以及遠離車輛避險自救等交通安全知識,學生現場體驗感受真切,大大激發了他們對交通安全課的興趣。

在現場宣教的民警向偉(上圖)說,這場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交通安全校園行”活動,同時以網絡直播和社會互動的形式開展,直播平臺當天關注量高達28萬人次,有效地擴大了交通安全宣傳面,達到了“小手拉大手”“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

向偉是壺關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宣教科科長,參加公安交管工作23年來,他結合實際不斷創新交通安全宣傳思路,成為大隊公認的“智多星”。交通安全意識的宣傳,如何才能更接地氣、更深入人心呢?這是向偉多年來一直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比較薄弱。為進一步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向偉研發的智能交通安全宣傳載體——“芯”喇叭,突破傳統廣播侷限性,通過在主機內安裝手機芯片,使每個喇叭都有了自己“量身定製”的電話號碼。民警不論何時何地只需撥打或發送短信至相應的“芯”喇叭,便可自動實現即時語音播放功能。此舉既節約了警力,又擴大了宣傳覆蓋面,群眾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田間地頭,都能聽到交通安全宣傳之聲。

為更好的宣傳酒駕的危害,向偉編寫了《玉碎》劇本,聯合壺關縣微電影劇組傾情拍攝,由30多位民警參與實景演出。微電影播放後,在騰訊視頻被朋友圈、微信群廣泛轉發,收視率突破30萬人次,身邊事身邊人再次警示人們“飲酒不開車,開車不飲酒”。

最令向偉滿意的,當屬今年創新開展的“以案析法”“現身說法”宣傳教育活動。肇事者現身說法,談體會說安全,交通參與者講身邊的交通事故案例,律師詮釋安全出行的常見法律問題。變換了交通安全宣傳方式之後,律師對道路交通違法的危害進行宣講,對事故發生後的民事賠償、刑事責任追究等問題詳細講解,對交通事故引發的“影響賬”“家庭幸福賬”“經濟賬”“法律責任賬”等幾筆賬進行重點講解。通過律師的以案析法,讓群眾更加懂法、知法、守法。現身說法環節則讓交通肇事當事人給大家“現身說法”,以“淚”說法,以“情”說法。

“他們的故事是一場觸及心靈的交通安全‘雞湯’,重視平安就是尊重生命,這種宣傳方式入眼、入腦、入心。”聆聽宣講之後的群眾田震如此評價。

練就服務群眾的兩把刷子

平時,我們誇某人有頭腦、會幹事,常常要豎起大拇指讚歎,“真有兩把刷子!”本專題報道中所涉的相關黨員幹部,在立足本職崗位,服務當地群眾方面,著實有著“兩把刷子”。在他們的領導與幫助下,農村環境面貌改善了,群眾的認識增強了、收入提高了,在得到實惠的同時,對於黨在基層的模範帶頭作用,也有了越發真切的感受。

這些黨員幹部的“兩把刷子”,來自於“細”。運城市鹽湖區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管理局局長陳清串,為幫當地群眾找到致富門路,從冬棗項目的考察,到日常組織專家上門指導,再到嚴把質量安全關,甚至於天氣突變也不忘隨時關照種植戶。其工作可以說“細”到了家,正是這種基於認真負責態度上的“細”,催生了鹽湖區冬棗產業的迅猛發展。

這些黨員幹部的“兩把刷子”,來自於“新”。壺關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宣教科科長向偉,在交通安全宣傳方面不拘泥於簡單的豎牌子、發單子,而是勇於創新,發明了“芯”喇叭,拍攝了微電影,創新了宣教形式,才使得原本枯燥的交通安全知識在農村群眾中入眼、入腦、入心。

這些黨員幹部的“兩把刷子”,來自於“實”。運城市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員南朝輝,擔任大王鎮尚村第一書記後,將自身職業優勢與當地實情結合起來,牽線搭橋建設引黃灌溉渠,一舉解決尚村的灌溉難題。點子想得實,工作做得實,效果也才實實在在得以凸顯。

黨員幹部服務好群眾,工作中的著力點、突破點還有很多。可不管怎麼說,必須心繫群眾,以黨員幹部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造就“兩把刷子”。願所有的基層黨員幹部,都能懷揣“兩把刷子”,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周慧虹

本欄稿件:姚姬娥 喬靖宏 曹飛 秦風明

圖片攝影:任志堅 秦寧

本欄製圖:海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