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之聲:山西最牛「釘子戶」爲何沒人敢動?看看海外的山西印象

三晉之聲:山西最牛“釘子戶”為何沒人敢動?看看海外的山西印象

《彌勒佛說法圖》大型壁畫

加拿大最大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

現代的北美歷史非常的短暫,那是一群遠離故土失魂的歐洲後裔,他們不知道美洲的曾經的歷史,現代的北美歷史只有幾百年而已,人們往往缺少什麼就珍惜什麼,在缺乏歷史的北美歷史博物館把來自中國的千年文物當成寶貝,其中北美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就是來自山西省稷山縣古代宗教勝地興化寺(已經完全毀於抗日戰爭)的壁畫《彌勒佛說法圖》!

三晉之聲:山西最牛“釘子戶”為何沒人敢動?看看海外的山西印象

遠渡重洋的山西曆史文物

幸與不幸,塞翁失馬的得失感

《彌勒佛說法圖》是元代著名畫師朱好古和張伯淵所作,其繪畫的造詣算是中國古代的巔峰之作,此副壁畫長11.11米,高5.22米,中央繪有彌勒、普賢、文殊3座諸佛像,整個場面顯得場面宏大,區分於西方古希臘的神廟中的壁畫,具有強烈的東方宗教文化色彩,也讓西方藝術家們為之瘋狂,1928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古萊裡得知山西興化寺壁畫被人剝走,想盡辦法找到這份珍貴的藝術精品,花了5000元銀洋買下這幅歷史壁畫,分割成63箱,運至多倫多,為了修復這幅已經支離破碎遭到破壞的藝術珍品,古萊裡特意從全球高價聘請來文物修復大師來重新組裝這幅《彌勒佛說法圖》,正是有了這段歷史,才讓這幅歷史藝術珍品留存於世,免受戰爭炮火的摧毀!不幸的事,中國的歷史文物被他國所奪,幸運的是,中國的文物藝術珍品得到了妥善的保管!

三晉之聲:山西最牛“釘子戶”為何沒人敢動?看看海外的山西印象

古代晉陽城的唱經樓

山西不需要“敗家子”式的經濟發展

上圖被現代建築和街道包圍的是現在山西省會城市太原城中的重要歷史古建築“唱經樓”,這座古建築對於現代山西人來說已經變得非常的陌生,作為擁有中國地上72%以上的歷史文物的山西來說,他的存在似乎就是城市交通中的大“血栓”,山西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像這類的"大血栓"已經被清理了很多,但是為何現在卻不敢動這座“唱經樓”了?那是因為山西很多文人和志士努力的結果,現代的山西省由於地下的煤炭經濟,已經失去了文化底蘊,人們不再對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反而變得更加的粗俗,全國人民一提起山西人,就以沒文化的暴發戶,人們已經遺忘了5000年中國歷史看山西的話語,就連中國大文學家餘秋雨老先生在遊玩山西后,寫下《抱愧山西》的散文!

過度的開採已經讓青山綠水的山西省變得水土流失,大量的現存古建築和百年村莊經受起千年戰爭的洗禮,但是沒有躲過現代山西“敗家子”式的經濟發展,小編站在塞北古長城遺址,聆聽塞外的風聲,那種荒涼似乎夾雜著三晉歷史熱土的哭啼聲!

三晉之聲,我是山西兒女,我為自己的家鄉而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