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縣檢察院:「三鏡」提升案管工作水平

今年以來,光山縣檢察院案管辦藉助“三鏡”,即放大鏡、顯微鏡、後視鏡,緊緊圍繞案件質量、檢務公開、律師接待工作,不斷完善案件管理的各項措施,努力把案件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放大鏡

“喂,你好,是小姜麼,我院第二季度案件質量報告已經出來了,這次共評查你們科室案件12件,共查找出問題34處,請你將上述案卷整理好後交至案管辦交由潢川縣院進行異地案件質量評查”。一大早,案管辦內勤小王便撥通了公訴科的電話。

今年以來,我院在案件質量評查過程中藉助“放大鏡”,即先由科室自查,再到全院評查,最後到異地交叉評查,將案件評查範圍逐步放大,將案件評查結果通報逐步擴大。以顧雪飛檢察長提出的打好“擠水分、重規範、強紀錄”這三大河南檢察系統內部硬仗為抓手,真評敢評,擠出案件質量評查中的水分。自藉助“放大鏡”以來,我院共進行案件質量評查3次,共查找出問題186處,點名通報1次,評查中的走過場少了,真刀實槍多了;評查中的不在意少了,紅臉出汗多了;評查中的重複錯少了,精品案件多了,案件質量得到有力提升。

顯微鏡

“楊科長,你好,你辦理的王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法律文書公開不規範,現予以退回,請你整改後再公開”。

“我已經公開了啊,不知道哪裡不規範”。

“你所公開的文書的第1行被告人出生年月、第8行肇事車輛的車牌號沒有作技術處理,第19行中被害人、證人的姓名沒有屏蔽,請你按照《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律文書格式樣本(2013版)》的要求進行法律文書公開”。

每月月末,案管辦內勤小王都要拿著“顯微鏡”,即最高檢下發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律文書格式樣本(2013版)》,對承辦人公開的法律文書進行如顯微鏡般的掃描,逐件逐行核對,將公開的法律文書中“帶病”部分一一羅列,交由承辦人整改後再予以公開。自運用“顯微鏡”至今,我院法律文書公開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往文書公開中的頁面設計不合理、格式要求不規範、技術處理不到位等現象得到較大改觀,從今年公開的195件法律文書來看,有186件法律文書一次通過了審核,通過率高達95.38%,確保了法律文書公開工作規範、統一、安全。

後視鏡

在案管辦的律師閱卷室裡張貼著一張《律師接待每日清單》,別小瞧這份清單,這可謂案管部門的“後視鏡”,每天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內勤小王都要對照這面後視鏡回看一下當天律師提出的閱卷、會見、提交材料等要求,防止當天的律師辯護預約的遺漏,並對律師提出的要求逐一答覆。

今年6月15日,一位來自湖南省的楊律師為他代理的甘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申請閱卷,該案件涉案人數較多、案情複雜,因身處外地、路途遙遠如不及時閱卷將影響到律師辯護工作。但因工作繁忙,楊律師在下午5點多的時候才在網上律師預約平臺提交閱卷預約,接近下班再加上即將節假日放假,楊律師對能否及時閱到卷很是擔心,然而,當他接到案管中心的電話時所有的疑慮都是多餘的。

“我們已經接到您的閱卷預約,該卷的電子光盤已刻錄好,請您及時來領取”。

原來在下午快下班的時候,通過回望“後視鏡”,小王對照《律師接待每日清單》發現在5點多的時候律師預約平臺還有一份閱卷預約沒有辦理,辦理完畢後及時給該律師予以答覆。

自運用“後視鏡”至今,案管辦共計辦理律師預約86件,律師往返檢察機關的平均次數由以往的2-3次減少到現在的1次左右,使律師等待時間縮短至少60%,無一起延時辦理律師預約情況發生,閱卷接待工作效率顯著提升,贏得了外界好評。

立 檢 為 公

審核:甘東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