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而現在卻不行了?

迷亂的小八戒


美國四十年前登陸過6次月球,其中有12名宇航員踏上了月球的表面。從阿波羅11到阿波羅17,共7次登月。但是阿波羅13在達到月球軌道時,服務艙發生爆炸,造成水、氧氣的外洩,同時損壞了船上的電池組及二氧化碳過濾設備,差點要了三位宇航員的命!幸虧即使做出了應急處理,停止降落月球,並利用繞至月球后面的引力彈弓效應,使宇航員們駕駛沒有受損的登月倉水瓶號安全返回了地球。這個救援過程中,全球數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自發聚集到了一起出謀獻策,可謂驚心動魄。可是即便是這樣,美國之後仍然又進行了4次登月任務後,才在尼克松總統的命令下停止了登月,因為登月這玩意實在是玩的心跳和金錢,沒幾個人和組織可以長時間抗的住。



或許大家對登月的花費沒什麼具體概念,這裡說一個數據,NASA通過“聯盟號”送一個人往返國際空間站要付給俄羅斯宇航局8100萬美元,而美國當年的登月計劃共花費了約500億美元!算上通貨膨脹率,這要放在現在,說是5萬億美元都不過分!而且,送宇航員每次上去,也就是測測月球表面的各項數據,擺放點儀器,順便走的時候帶點月球土壤回來。一次兩次還好,大家覺得物有所值,新鮮感很強。可是,你都搞了6次,每次就這點項目,帶點土壤回來,有意思嗎?在沒有可以對月球進行突破性研究或者改造的時候,顯然在當時登月已經沒有必要了。畢竟,誰也不想每次都花個幾十億就買幾千克月球土壤。



所以,美國不登月了,轉而使用花費較少的各類星球探測器對太陽系內的各種行星進行無人探測。這種探測器花費少,不會死人,可以發現新東西,還可以長時間停留星球軌道,可謂好處多多,比登月有意思多了。所以往後幾十年,NASA的興趣已經從月球上轉移,進而對其它行星開始探索,看看上面到底有沒有生命,人類可以居住不。這不,最近美國有積累夠了技術和資金,又開始搞重返月球計劃。當然,這個計劃可不是像以前一樣隨便登陸一下月球,而是直接上去建立基地,好為以後載人去其它星球,例如金星做準備呢。如果美國在40年前就有資金和技術幹這件事,絕對不會放到現在。所以,還是技術和資金,導致了美國往後沒有載人登月了。



還有就是,美國的財政審批很難,登月耗資巨大,很多總統上臺後要想著如何創造就業,如何增加國民收入,好為後面的各種選舉制造政績。所以,根本就沒有閒心去搞什麼登月,登上去又怎麼樣?一不能促進經濟繁榮,二不能增加財政收入,當然還燒錢。所以,幹這事說不得還被敵對黨派以此為藉口攻擊,而美國政府前幾年缺錢的差點關門。所以,NASA可沒有能力給總統要個幾十百來億玩玩登月。



以上大概就是美國不登月的原因。


PhD肖


現在不是不能載人登月,而是現在這樣做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這是因為載人登月任務很燒錢,需要極大的資金投入,而短期內很難會有較大的經濟回報。也就是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載人登月是一筆賠本的“買賣”。

在大約半個世紀前,美國先後成功實現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那時距離人類首次進入太空不過大約十年的時間,美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載人登月,是因為當時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正在太空競賽上開展激烈的角逐,他們在宇航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惜一切代價想要超過對方。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率先實現了載人登月。

雖然月球上儲藏著豐富的氦-3,但目前的可控核聚變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這些資源還不可利用,所以成本極其高昂的載人登月任務很難得到經濟回報。因此,載人登月已經成功了,就沒有必要再把大量的資金浪費在重複工作上,而是應該用在更需要資金的太空項目上。

此外,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很多工作可以交由無人探測器來完成,這樣不用讓人類去冒著很大的生命危險,而且成本也要比載人登月低得多。我國現在也已經開展了無人探月任務,在今年將要把無人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首次。

有了載人登月的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的任務。從長遠角度來看,月球是人類通往深空的跳板,人類可以在表面重力弱得多的月球上建立基地,這將會使人類在太空中走得更遠。


火星一號


人類首次登月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距今已經將近50年,最後一次登月距今也是46年前的事情了,當然這些都是宇航技術非常強大的美國人完成的。雖然50年過去了,但是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像美國那樣發展出登月技術。



那麼美國人為什麼不再登陸月球了呢?世界上其他的航天大國為什麼不全力發展登月技術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太燒錢又沒有多大的實際用處,用我們常說的賠本賺吆喝這話來形容也並不過分。阿波羅登月工程計劃開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後結束,共歷時約11年,對外宣稱耗資255億美元,放到現在看至少要相當於2000億美元,其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該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超過30萬人在為這項計劃工作,才最終完成了這項偉大的壯舉。



美國人登陸月球的初衷是和蘇聯人競爭,因為蘇聯人第一個把人類送上了太空,那麼美國人就想爭一個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名頭,這本身就是沒什麼經濟價值的事情,花那麼多錢登陸月球無非就是美國為第一個登陸上月球的國家,美國人經過九年的努力,終於登上了月球,可以自豪的說代表全人類登上了月球,這的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美國人還是很有經濟頭腦的,沒有錢賺的事情,美國人是不樂意去幹的,所以美國人在完成了六次登陸月球之後,就停止了這樣的航天活動。所以這近50年來並非登陸不了月球,而是不想登陸了而已,也許有人會說,美國人的土星5號圖紙都已經銷燬了,現在造不出來土星5號那樣的火箭了,但是我只想說這樣的說法,真的太小看美國人的宇航科技了。



再說一下美國人的登月活動,真的沒有什麼價值嗎?其實也不是的,正是因為有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十年努力,致使美國人的宇航科技十分先進,除了和他競爭的蘇聯之外,可以說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而先進的太空和宇航技術也給美國人帶來了實際的經濟利益,更收穫了無與倫比的宇航和天文研究方面的成就。


科普大世界


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就兩個詞,一個是能不能,一個是想不想,人類今天能登上月球嗎,答案是肯定能,既然四十年前的科技水平都能去月球,今天的科技水平就不用說了,所以從技術上來說,人類去月球沒問題。

其次就是想不想,人類還想去月球嗎?答案是想,例如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登月計劃,比如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後進行登月,而日本和歐洲,都有類似的登月計劃,就連去過月球的美國,最近也有重返月球的計劃,所以大家都想去月球。

但月球這個地方,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有兩個因素很關鍵,一個是錢,一個是技術,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國家,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連曾經六次登上月球的美國,現在也去不了月球,雖然美國總統屢屢提出要重返月球的口號,但短期內是不靠譜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美國政府沒錢,或者說NASA沒錢,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根據美國政府的財政撥款來看,2018年NASA的財政預算,大概在207億美元左右,這筆錢看起來是一筆鉅款,但實際上根本就不夠花。

就一些資料來看,美國當年六次登月,總花費大概在500億美元左右,如果平均下來計算,單次登月就要花80億美元左右,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問題,70年代的80億美元折算到今天,翻一倍應該差不多,也就是160億美元。

所以美國現在要重返月球的話,至少要額外掏出100多億美元才行,但NASA哪來那麼多錢,如今的NASA是囊中羞澀,連宇航員都要乘坐俄羅斯的飛船進入太空,所以別說是100億美元,我想就連10億美元,NASA估計都夠嗆,所以美國要重返月球,我估計真的要猴年馬月了。

然後另外一個有技術的是俄羅斯,當年蘇聯就計劃著登月,但可惜被美國捷足先登了,所以蘇聯放棄了登月,不過俄羅斯雖然有技術,但還是那個老問題,錢從哪裡來?俄羅斯如今的經濟大家都懂,它和美國一樣,暫時沒有經費支持。

最後就是我國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登月計劃已經很明朗了,等到空間站建成,以及探月計劃完成之後,應該就是載人登月了,這個時間應該會在20年之內,所以人類的下一次登月,我覺得應該就是我國了,到時候這個問題,自然就迎風而解了。


科學薛定諤的貓


技術更新,人類已經採用更先進智能和經濟的方法來登陸月球了。

四十年前,美國人為了和前蘇聯進行太空優勢的競爭,由載人飛船阿波羅號率先登陸了月球,這次載人登陸月球,花費巨大,當時花費了數百億美元登陸月球,目前已經沒有國家能負擔起這樣的消耗,而且隨著技術發展,登月的難度肯定降低了很多,無人探測成了主流方向。將會不斷有更多的無人或載人航空器對月球進行登陸和探測。各個國家現在都有自己的探月和登月計劃,中國,日本,德國,印度都有探月計劃的發佈。

最近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國家的嫦娥工程

中國嫦娥工程已經發射了一系列航空探測器,其中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對月球的軟登陸,嫦娥三號完美登陸月球,在月球的實施了探測,嫦娥三號和月兔月球車的配合,獲得了大量高清圖像,還對月球地表成分,所含資源進行的精密的分析,這為下步登月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2018年,嫦娥四號將發射升空,登錄月球背面

今年我們國家要啟動探月計劃的第四期工程,將會對月球上更多地方進行深入探測,重要的是將探測和登錄神秘的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據說隱藏著巨大的秘密,有著外星人的軍事基地。今年我們的嫦娥四號將揭開這些秘密,也許真能發現霸天虎的基地呢。

為了實現對月球背面的登陸,我國會在2018年上半年首先先發射中繼通訊衛星,提供對嫦娥四號的通信支持。在下半年,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在月球背面的登陸和巡視。

同期參與的還有日本等國際競爭者

日本JAXA已經宣佈的探月計劃,將同樣採取無人飛船登陸月球,採用機器人巡遊探測月球。德國,印度也都宣佈了登月計劃。

中國,印度,日本都準備一起奔月,你看好哪家呢?


量子實驗室,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1800多年前,西晉有兩個鉅富,一個叫石崇,一個叫王愷,他們在史書上留下了一段鬥富的“佳話”。

那他們倆究竟有多富呢?根據記載,王愷家裡刷鍋用的都是飴,也就是麥芽糖的糖水;石崇一聽這還了得,就用蠟燭當柴火燒。王愷接著跟進,用絲綢編織了兩道馬路欄杆,石崇就搞了個更長的。因為王愷是外戚,就是皇帝孃家的人,所以後來乾脆司馬炎都出動了,給王愷站臺……

這些鬥富的經歷,放到現在還有人做嗎?馬雲和王健林如果鬥富,會採用這樣的方式嗎?顯然不會,恐怕腦殘富二代炫富,都不會這麼low。別的不說,單是絲綢浪費在道路上,哪怕是迎接重要外賓,都是一件會被普通百姓咒罵的行為。更不用說,飴糖水刷鍋,根本就刷不乾淨,還會造成細菌滋生。

可這是因為這些鬥富的事情,現代人做不起嗎?恐怕一個千萬富翁就能秒掉石崇和王愷吧?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看待近半個世紀前的人類登月,必須要考慮到當時的背景——美蘇爭霸。

這個背景就自然而然地導致了一個結果:非理性。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是牛X的,其中最關鍵的兩條,一是政治陣營,二是科技與軍事。政治陣營是為了拉攏小弟,而科技與軍事則是實打實的叫板。

這種叫板是不考慮實際收益的,和石崇與王愷一樣,以鬥氣為主,那就很容易做出一些超出自己所在時代的行為。在當時的條件下,送人上天的技術才剛剛開始發展,送到月球並返回,就更加不容易了,即便對於美國而言,我們目前已知的一些信息也告訴我們,他們為了載人登月,耗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至於換回來多少價值,who cares?這倒不是說登月就沒有價值,相反,登月成功,讓人類的科學與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對當時而言,這些真不是什麼考慮的籌碼,最重要的籌碼就是,要趕在蘇聯人之前完成。

這其實也就能解釋,美國人在多次登月之後,為何會自己放棄這個工程,把宇宙探索換到其他方向。

這絕對不是說現在就不行了,只不過除了中國還在嘗試以外,美國沒啥動力,而其他國家確實沒這個能力。就算是我們在努力登月,也和當時的情形不同,我們並不需要掐時間,不用和任何人競爭,只要慢慢地根據自己的節奏走就可以了,少犯錯,少花錢,多想想怎麼收益,這才是最優選的考慮。


分子美食家


你問,為什麼,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而現在卻不行了?


從科技的角度來說,以前可以,現在也可以,不僅如此,如果現在要登月,應該比以前靠譜得多。


美國宇航局的負責人在冷戰後表示,當年的登月計劃,就跟坐在冰箱裡穿越太平洋一樣,是非常冒險的。在那個年代,無論是我們對天文學的瞭解,還是信息技術的發展都是比較落後的,之所以會有登月這樣的壯舉,是因為冷戰,蘇聯已經第一次把人送上太空了,美國還不趕緊想點辦法,差距就被拉大了。


登月不是登山,是一個非常耗錢的事情,冷戰期間,因為有蘇聯這個假想敵的存在,所以在這方面的開支幾乎不計成本,冷戰結束了,蘇聯解體了,再這麼玩,納稅人就不答應了,放在教育,醫療,公共設施上面的錢都不夠,還登月,所以登月這個事情並非做不到了,而是,成本太高,登不起了。


登月是人類的壯舉,或者我們應該慶幸,人類在那一場競爭中並沒有直接上炮彈,而是把精力和錢,都花在了這樣一件看上去甚至有點傻的事上面,所以我們才能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到這個人類生存了幾千年的星球,所以阿姆斯特朗才會說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所以我們才會有世界上第一個從地球以外的星球來到地球的人,也就是另一個宇航員,奧爾德林。


今天的人們更精明瞭,也許很難再做出一些看上去如此“不划算”的事情了,但是,曾經的這份光榮,還是永遠的記錄在史書上,並且,屬於全人類


超級王登科


為什麼,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而現在卻不行了?

這應該是很多人都在疑惑的問題。要知道,人類上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71年12月11日,至今已有46年了!

就在2016年12月中旬,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太空政策指令,宣佈美國宇航員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

那麼,當年美國為什麼要突然叫停“阿波羅登月”計劃?經過40餘年的討論,人們得出了兩個結論:

一、探索太空只是其次,與蘇聯對抗才是關鍵

1947年至1991年,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冷戰”可謂全球聞名,兩者在“太空競賽”方面更是都的如火如荼。

但太空競賽並不是那麼好維續的,它對資金、人力等的消耗實在巨大,而1955年至1975年間的越南戰爭,更是那個時間段美國耗時最長、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實在難以讓美國繼續維續地球以外的競賽。

二、原本登上月球就是假的,後面沒精力再編下去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阿波羅11號登月造假這一傳言。然而,如果你看過詳細的分析論斷後,你會真的開始懷疑,阿姆斯特朗究竟有沒有登上月球?

2000年,墨西哥《永久週刊》科技版刊載了俄羅斯研究人員亞歷山大戈爾多夫發表的題為《本世紀最大的偽造》的文章,對美國“阿波羅”登月拍攝的登月照片和錄像提出質疑。

從文章看,戈爾多夫一共提出了六大質疑點:

1.美國宇航員插在月球表面的國旗正在迎風飄揚,而月球上是沒有大氣的,因此根本不可能有風,更不會把國旗吹的飄起來;

2.在所有影像和照片中,沒有任何一個太空背景畫面中有星星;

3.在有“物品影子”的畫面中,各個物品的“影子”朝向是不同的,而因太陽照射所呈現的陰影應該是同一方向;

4.所有影像和照片中,宇航員登陸月球瞬間的動作的全景畫面並沒有被記錄;

5.影像中,宇航員行走的感覺與在地球上一樣,而月球上實際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如果普通人在地球上跨一步的長度為1米,那麼宇航員在月球上每跨一步應該有5至6米;

6.影像中,登月設備在月球表面移動時,其輪子底下彈出的小石塊落地速度與在地球上的落地速度是一樣的,而這一現象如果真的發生在月球上,其落地速度應該比在地球上快。

除此之外,有人發現,當時拍攝相機使用的是膠捲,而當溫度達到66°C時膠捲就會捲曲失效。月球白天的表面溫度可達121°C,不可能拍的出照片。

最致命的是,2007年,日本月球探測衛星“月亮女神”探測器在經過阿波羅15號和17號著陸區的上空時,沒有發現任何登月設備和人類活動的痕跡。這一發現,幾乎直接判定,美國在登陸月球一事上,造了假!

而如果真是造假,那麼,就不存在題中所提到的,人類四十年登上月球而現在登不上去這一說了。


鎂客網


怎麼最近都是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不問問,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五年前就登陸月球了,現在反而不登月了呢?

為什麼不問問,我們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就已經實現了近地軌道25噸的運載能力,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7.6噸的長征八號還沒研製完成呢?

那你一定也不知道長征十一號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0.7噸。

航天不是玩過家家,也不是打遊戲,你覺得什麼炫酷就搞什麼。

發展是有規劃的。為什麼還要搞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0.7噸的長征十一號呢?因為長征十一號從發射準備到發射,時間間隔小於24小時。也就是說,遇到緊急狀況,可以秒補天上的衛星。

除此之外,長征八號要搶單國際市場,長征九號要搭空間站以及登月。

美國也沒閒著,發展依然迅猛,依然保持著絕對技術優勢。才淘汰的航天飛機,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能造出來。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以及美國藍色起源他們的可回收火箭,目前也沒有其他國家能做出來。



包括美國至今已經往火星上成功扔著陸過7臺探測器,包括核動力的探測器。

所以對他們來說,走過的路沒必要回去再走。他們已經載人登陸月球六次了,現在即使有研究需求,發射無人探測器就好,實在是沒什麼動力(錢)去月球上折騰。

如果有急切需求,那麼其實中美俄歐甚至印度都有能力再把人送上月球。主要還是現在沒有動力,載人登月的需求不強烈。


蛋科夫斯基


按可比價格計算,今天美國宇航局的經費是登月時代的七分之一。你讓一個馬拉松運動員只吃以前七分之一的食物,他也就是勉強活著。時間長了也會有人懷疑:他以前能跑馬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