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關鍵少數」 把權力關進位度籠子裡

初秋的哈爾濱天高雲淡。9月20日下午,和平會堂內,現職省級領導和省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紀委書記(紀檢監察組長)等432人整齊就坐,氣氛嚴肅。黑龍江省反腐敗警示教育大會正在這裡舉行。(人民網2018-09-21)

會議通報了新一屆省委組建以來,省紀委監委查處腐敗案件中的10起典型案件和哈爾濱市紀委監委查處的6起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典型案例。這些違紀違法案件嚴重汙染了政治生態,破壞了營商環境,侵害了群眾利益,損害了黨的肌體健康。廣大黨員要從反面典型案例吸取深刻教訓,時刻引以為戒,不觸碰紀律底線,不逾越規矩紅線、不踩踏法律雷區。

緊盯“關鍵少數”,有虎必打。通報多起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黑龍江省國資委原主任、齊齊哈爾市委原書記韓冬炎嚴重違反六項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在政治上做“兩面人”。臺上講馬列、背後信鬼神,直至被立案審查還在期盼神靈保佑。利用職務影響為家族謀取鉅額利益。舉家斂財、貪婪無度,非法謀利數億元。最終,韓冬炎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受賄、濫用職權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提起公訴。省林業廳黨組原書記、大興安嶺地委原書記肖建春,鶴崗市原市長梁成軍等9起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典型腐敗案件也在通報之列。這些落馬“老虎”多是地方或部門的一把手。他們都集政治蛻變、經濟貪婪、作風霸道於一體,危害一方。一直以來,選人用人都是影響黑龍江政治生態最突出的問題。省紀委監委查處的多數一把手都存在任人唯親、任人唯圈、任人唯利、任人違規等選人用人腐敗問題。選人用人腐敗已成為黑龍江政治生態的嚴重汙染源。

出重拳,嚴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瘋狂大貨車”問題,哈爾濱市紀委監委成立專案組,打掉6個涉惡“保車團伙”,查處充當“保護傘”的領導幹部及公職人員122人,問責不擔當不作為幹部44人。市交警支隊原副支隊長王偉、道里大隊原大隊長明常清、道外大隊原大隊長王道安等88人,與“保車團伙”等惡勢力沆瀣一氣、內外勾結,不僅想盡辦法開綠燈,市交警支隊巡邏大隊原副大隊長李名實、違章科原科長羅廣學等9人還通過改變處罰種類、降低處罰標準、勾結“黑中介”非法銷分,幫助違法大貨車減輕或免於處罰。最終,包括王道安在內的111名“保護傘”分別受到黨紀政務處分和組織處理。王偉、明常清等11名“保護傘”,分別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這6起案件有的屬於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有的涉及“村霸”“市霸”等黑惡勢力,有的侵吞挪用、剋扣強佔民生款項,嚴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要出重拳、下狠手,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市縣巡察工作重點,持續開展扶貧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形成有力震懾。

以案為鑑,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裡。這次警示教育觸目驚心,通報的典型案例從各個方面揭示出領導幹部違反黨紀國法的具體情節以及發案原因。每一名領導幹部要受警醒、知敬畏、懂規矩、守紀律。哈爾濱市雙城區法院刑庭原庭長夏元祥、原副庭長趙清玉嚴重違紀違法案,是在法院系統的枉法裁判和濫用職權等腐敗行為,再次告誡我們,法院隊伍仍需進一步自我淨化。基層法官直接和群眾打交道,在他們身上發生的問題對司法形象危害巨大。要繼續加大整肅力度,堅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央巡視組在對黑龍江的巡視反饋情況中明確指出,黑龍江省存在選人用人問題反映較多、作風問題比較突出、重點領域和基層腐敗問題多發等。要動真碰硬,狠抓整改,以案為鑑,層層深入開展警示教育。講清違紀違法過程和事實,用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的人。認真梳理查找權力運行過程中的風險點,切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不再任性。(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