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辣椒落花落果?

kuicheng


如何防治辣椒落花落果?

辣椒落果落果的原因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為生理原因造成,另一種則是因為病蟲害的危害導致。所以防止辣椒落花落果,應該先了解辣椒落花落果的真正原因以後才可以進行防治。


1、物理原因。

溫度原因:辣椒喜歡在空氣乾燥但土壤溼潤的環境下生長,如果空氣溫度超過35度後,辣椒的授粉受精就會收到影響,植株徒長造成辣椒受精不良出現子宮萎縮,從而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在長期陰雨的天氣下,光照不足,也會影響到辣椒的花粉管伸長,出現落花現象。

溼度原因:在辣椒長期處於乾旱的環境下,水分不足會抑制辣椒對營養的吸收,從而出現花果因營養不足造成落花落果現象。但是辣椒長期處在水分過多的土壤中時,根系的呼吸將會受到影響,出現爛根現象,也會出現落花落果現象。


養分原因:辣椒對氮肥吸收較少,如施氮肥過多會造成辣椒植株徒長,辣椒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去平衡,花和果實因營養不足便會出現落花落果現象。

栽培管理不當:種植辣椒時種植密度,辣椒植株在長大以後便會造成植株間通風不暢、光照不足、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便會出現落花落果現象。

解決方法:在種植辣椒的要選擇抗病能力高的品種,合理密植,保證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使辣椒在一個好的環境下成長。合理灌水和施肥,辣椒喜歡溼潤的土壤,所以在天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保證土壤一直處於溼潤環境下。在辣椒的花蕾期可適當的增施磷鉀肥,減少氮肥施入,可促進辣椒分枝開花結果。在辣椒的結果期施入適量的複合肥,有利於辣椒的膨大。


2、病蟲害危害。辣椒常見的病蟲害有炭蛆病、葉枯病、棉鈴蟲、煙青蟲等,這些都是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病毒性病害會造成辣椒植株萎縮,辣椒不能正常分枝生長,嚴重影響了辣椒的產量,所以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病毒性病害發生的初期,可以通過噴藥的方法來防止病毒蔓延,並噴施葉面肥來提高辣椒植株的抗病能力。對於棉鈴蟲和煙青蟲這種啃食辣椒果實導致辣椒落果的,可在發現有害蟲後及時將落果清理出辣椒田,並及時噴藥將害蟲殺死。


小馬話三農


辣椒落花落果包括落葉在內稱為辣椒的"三落",主要表現為辣椒葉柄花柄果柄發生離層脫落主枝的現象。是生理病害的範疇。也是辣椒處於"亞健康"狀態生理機能失調後出現的病狀。所以要想根除辣椒"三落"病根,還得從培養健壯的辣椒生長植株做起。



良種還得要良法。良種是良法的基礎。良法是豐產的途徑。所以種植者在辣椒種植時,首先要根據種植目標選用抗病性強,抗逆性強,耐高溫低溫,耐寒耐勞的辣椒品種。

其次是為了防止極端高溫或低溫及長時間的陰雨天氣給種植帶來的自然風險,最好選擇大棚或避雨設施栽培。以人工調節影響辣椒生長的溫度,光照和積溫。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密度大空間鬱閉枝葉徒長光照不足引起落花。



然後是合理施肥合理排灌。氮肥用量過多引起植株徒長同樣引起落花。天氣過於乾旱突降雷雨也會引起落花落果。還有長時間洪澇漬水導致辣椒漚根爛根,生理失調不能有效吸取土壤中營養,辣椒植株出現缺肥脫肥或微量元素如鋅鐵等均可導致辣椒"三落“。



水分也是"三落"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視。正確的做法是適當適量適時澆水(或滴灌),保證田間合理的持水量避免土壤過幹過溼。

此外,辣椒在花期花器發育不全授粉授精不良也是引起辣椒"三落"的重要原因。爭對以上因溫度,土肥水,花期受害等引起的"三落",生產實踐中往往是通過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來進行"三落"調理的。



常見三元配方是:貝稼(對氯苯氧乙酸鈉)與赤黴酸和植生源(苄氨基嘌呤)混合使用。因為植生源可以誘導辣椒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質量增加有效花數。赤黴酸雖然也有促花芽分化花莖伸長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進單性結實和緩解逆境障礙作用。而貝稼則有防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的作用。三者復配使用可以達到藥效的完美結合。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三落"除了有生理原因,還有病理原因。如辣椒疫病,炭疽病,細菌性葉斑病及病毒病等。由病理引起的“三落"則要根據田間病害發生的實際情況對症用藥,及時開展化學防治。如何用藥已在清江鶴的相關問答中作出解答,在此不必贅述。


清江鶴


防止辣椒落花落果,最根本都做法還是做好全程生長管理,只有一個茁壯的植株,才是辣椒抵禦生理病害的關鍵。



具體來說,在保證水肥充足的同時,在辣椒花期前後還要做一些針對性的預防工作,比如氮肥不能過多,葉面噴施磷元素+苄氨基嘌呤或蕓薹素內脂,促進辣椒花芽分化及多開花,補充營養的同時,也可以加入氨基寡糖素預防病毒病等。



花果期注重補充磷鉀肥及硼元素,中後期還要注意補充鈣肥,這些對辣椒落花落果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除了辣椒生理原因造成的落花落果,一些病蟲害的外部因素也能造成影響,因此,適時預防病蟲害也是辣椒健康生長的關鍵,無論種植什麼農作物,特別是經濟作物,一定要本著提前預防的原則。



不要見到病蟲害後再進行防治,雖然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畢竟已經造成了作物傷害,再修復也需要一定的過程,況且還增加了防治難度,增加了防治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