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微信上有幾個學習中醫的資源不錯,給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感覺微信上有幾個學習中醫的資源不錯,給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感覺微信上有幾個學習中醫的資源不錯,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幾個都是微信公眾號,一個是“中醫書友會”,一個是“經方”,還有一個是“經方家園”。中醫書友會每天的文章涉及面較廣,內容較雜,品質都不錯。另外兩個是黃煌一派的學習園地,裡面經常有好文章。

上面這三個都是比較專業的公眾號,中醫小白看起來會很吃力。對於中醫小白,有一個很好的微信公眾號,是“大家小醫”。這個公眾號語言幽默,講解淺顯,還配有漫畫,對小白學中醫,已經不能再合適了。

作為一個懂中醫的個體,要想向大眾宣傳中醫,我想需要有三樣寶貝。第一樣,自己對中醫很懂,把一些理論悟透了。第二樣,善於表達,可以把中醫理論講的大家都明白,聽起來很輕鬆有趣,不會打瞌睡。​第三樣,有宣傳中醫的發心。多了就不說了,微信加關注“大家小醫”,自己看吧。

最近感覺微信上有幾個學習中醫的資源不錯,給大家分享一下

另外,對於想深入學習中醫的人,我建議其他雜書先少看,儘早從傷寒論入手。我以前看過各種書,都是感覺收穫甚少。例如備受推崇的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我看了兩遍,當時覺得學了很多東西,現在想想學的東西都是片段,不成體系。讀黃帝內經對於建立中醫正宗的思維很有益,但也只是解決了中醫理法方藥裡面的理,見了病人還是不會治。要打拳,不能只知拳理,也不能東學一招,西學一招,而是要把整套拳都學會,也就是要真正建立一個體系,這樣的話,不論對方出什麼拳,基本上都有招數來應對了。而要建立體系,莫過於深入學習傷寒論。

傷寒論就是一個體系,百病不出六經,把傷寒論學好了,基本上見了病就知道該怎麼治了。學傷寒論,直接讀原文是不行的,讀不懂,應該從註解書開始讀。問題是,傷寒論的註解書古今中外不下一千本,從哪本書入手好呢?我最為一個傷寒論的初級學習者,讀過幾本傷寒論的註解書,​可以把我的經驗分享一下。我感覺迄今為止讀過對我最有幫助的是《胡希恕講解傷寒論》,強烈推薦。不過讀這本書也需要有一些中醫功底,否則也會打瞌睡。沒有功底的話,可以讀《郝萬山講解傷寒論》,網上也有視頻,是郝教授給學生講課的錄像,比較淺顯,看起來要容易的多。

最近感覺微信上有幾個學習中醫的資源不錯,給大家分享一下

移動終端閱讀已經成了趨勢,例如我,每天都要在手機上看一些文章。我也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準備把博客的內容轉移到微信上。​

最近感覺微信上有幾個學習中醫的資源不錯,給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