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體帶區塊鏈技術的方式,率先實行區塊鏈項目的落地

區塊鏈技術的基本特點和應用基礎:可靠的分佈式賬本。數據中心化存儲存在諸多痛點,區塊鏈技術望成救星。

大數據和雲計算時代數據的集中程度較高,導致雲端中心的操縱權力過高,數據集體洩露的危險性加大,且所有數據都經過雲端,效率低、成本高。區塊鏈技術可以在保障內容不被竄改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去中心化存儲,根本性地解決上述問題。

海外傳統行業巨頭從2014年起紛紛佈局區塊鏈,區塊鏈創業活躍,遍佈金融、醫療、音樂各領域。國內關注度爆發,金融信息化 、物聯網領域率先受益。國內對於區塊鏈的關注度從2015年中開始爆發,創業和投資已經初見苗頭,2016年相關創投活動進一步湧現。不僅如此,區塊鏈技術還被應用在硬件中。

區塊鏈盯上了消費市場,“閒置”的硬件和掌握著流量入口的智能設備成了新籌碼。簡單來說,區塊鏈的硬件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挖幣

即把挖礦功能添加在各類貼近生活場景的硬件設備上;如上文所述的挖礦的路由器、加速器、手錶、牙刷、空氣淨化器、音箱等。更深層次地說,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的原理,這講了一個“萬物皆礦機”的故事。所有物聯網設備一旦接入了離子鏈網絡,即可通過“電離算法”獲得挖礦的獎勵。獎勵會根據設備功能、數據量、時間及空間多維度進行精確計量,時間維度是指終端受控時長、數據採集時長等;空間維度是指終端或終端集群所覆蓋區域。例如深圳跨視界智能科技推出的區塊鏈智能手錶、手環,智能穿戴設備通過搭載區塊鏈技術,通過代幣激勵機制的設定,讓硬件的價值與用戶產生強鏈接,增加超高的粘性。

用硬件帶區塊鏈技術的方式,率先實行區塊鏈項目的落地

2、儲存幣

即出於數字資產安全需求設計的存儲加密貨幣的設備,能夠利用安全存儲解決方案有效防止黑客對數字資產的竊取。

3、又造幣、又存幣

長虹、糖果、聯想、HTC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手機。近期也有報道稱華為正在考慮使用Sirin Labs的操作系統開發手機,該手機將能夠與Android一起運行區塊鏈應用程序。很早佈局這個賽道的三角形電腦還在韓國和首爾開了線下旗艦店。

用硬件帶區塊鏈技術的方式,率先實行區塊鏈項目的落地

總的來說,硬件的基礎功能對應的是token的生產、流通和存儲。硬件鏈接的生態價值才是這些區塊鏈挖礦生產廠商要去佈局的大世界。例如算力、硬盤、帶寬,同時,將數據價值量化。硬件作為非高頻低消品的屬性,所以也同時產生了一定的侷限性,但可以通過區塊鏈生態佈局,可能打通其他品牌的硬件,形成生態規模效應,並可以通過發展雲計算技術,讓硬件間更高效率的鏈接。

目前,在區塊鏈應用落地難的大環境下,幾乎所有項目都還處於在概念階段,通過硬件產品來搶佔市場和培育市場,通過用戶反饋迭代的同時,補齊軟件條線,並佈局DAPP Store這類生態入口,是條非常合理的業務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