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日,為軒轅黃帝的誕辰,即上巳節,是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就形成了三月三拜軒轅的活動。

隨後在河南新鄭,興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於河南新鄭,系黃帝活動遺蹟)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並形成民俗一直延續下來。從1992年,新鄭市決定每年農曆三月三舉辦尋根拜祖節,後演變為炎黃文化節,拜祖大典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一直延續至今。每年到此,來自五湖四海的近萬名炎黃子孫,懷揣同根同祖同源的虔誠之意和拳拳赤子之心,聚首軒轅故里,義舉同襄,齊夢共築。

農曆三月三日,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一行曾前往新鄭探尋黃帝故里,由於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上升到國家行為,考察組未能到達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現場。本次,農曆三月初十,考察組再次踏上行程,力爭將探尋人文始祖的步伐進行到底。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01再次踏上尋根之旅

進入新鄭市地界,一個印有“中華第一古都軒轅黃帝故里”字樣的城牆映入眼簾,牆壁正中間前方有一尊蓮鶴方壺的青銅器雕塑格外引人矚目,作為從河南新政出土的國寶級文物已經成為了新鄭市的城市名片。

順著城牆向北走,便進入了炎黃大道,時不時路邊的廣場或公園中也會有幾尊軒轅黃帝塑像,而在炎黃廣場中矗立著炎黃二帝的塑像,使得整個廣場莊嚴肅穆。

“炎黃二帝為爭奪中原大地之間起了戰爭,後來黃帝將炎帝打敗,而後炎黃二帝結盟,共同治理國家,後人將中華兒女稱為炎黃子孫”。張秉政教授向大家介紹著炎黃二帝的故事,時不時地拿起相機進行抓拍。

行走隋唐大運河,必然少不了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現如今人們認祖歸宗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考察組一路奔波最終到達位於河南省新鄭市區軒轅路有熊氏的族居地——黃帝故里景區。

一下車,一行印有丙申年祭祖大典主題的牌匾便映入眼簾。據瞭解,2016年丙申年黃帝故里祭祖大典將繼續沿用“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諧和睦”的主題,主要是為了體現互動性,對黃帝故里文化以外的少林文化、中國功夫、嵩山文化等由黃帝文化派生衍生文化進行互動彰顯。

“這麼宏大的場面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看來新鄭人非常重視炎黃文化和拜祖文化,這也將影響著整座城市。”漫步走進黃帝故里景區,領隊張秉政教授便被莊重威嚴的氣勢站震撼住了。

整個景區面積多達7萬平方米,整體佈局突出“中華之根”的主題,構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塊,中華姓氏廣場、軒轅故里祠前區、軒轅故里祠、拜祖廣場、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等五個區,氣勢恢宏,燦然有肅。

一條軒轅路橫穿整個景區,將黃帝故里與姓氏廣場分為兩半,景區中更有姬水河貫穿景區,為整個景區增添了一分靈氣。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沿著主幹道往裡走便是黃帝故里的大門,黃帝故里景區的大門為漢闕。在主幹道兩旁,分別分佈著指南車、紀念石、日晷、蹴鞠紀念碑等景觀,主幹道兩旁分別印有祭祖大典主題的黃色旗幟,旗幟隨風擺動,鮮明而醒目。

在拜祖廣場,越過十餘米的照壁牆,緊接著出現的就是在廣場中央的祈福樹,金色的四根浮雕柱圍繞在祈福樹周圍,祈福樹全部為金黃色枝幹和樹葉,上面栓滿了各種祈福的紅絲帶。

“願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全家平安事事如意。”一名女士帶著他的孩子邊栓紅絲帶邊祈禱祈福樹,最後虔誠的拜了三下,摸摸孩子的頭便走了去。廣場北方中央端坐著軒轅黃帝石雕,通高5.9米,取“九五”之尊,右手執利劍,左手握拳置膝上,目視前方,睿智、英武、端莊、慈祥。

廣場兩次分別為各種名人題詞的文化長廊和棗樹,棗樹上掛滿了各種祈福的桃木牌。“希望我即將出生的小侄子,平安健康,快樂,長得帥帥的。”一名來自延津的彭女士在桃木牌上寫下了自己的祈願,順勢掛在棗樹樹幹上,隨風搖擺的木牌寄託了無數“善男信女”的期盼和寄託。

02見證祭拜大典 感受始祖文化

向後望去,在祭拜廣場上,正舉行著拜祖儀式,來自河南鄭州的中華國學教育聯盟近200餘人正在此舉行拜祖活動。伴隨著婀娜嫵媚的漢舞《禮儀之邦》拉開了拜祖大典的序幕,鄭州孝文化基金會負責人,國學促進會秘書長、鄭州蒙正大成教育學校校長等人先後致辭,並淨手、上香、三鞠躬後,教育聯盟成員200餘人先後上臺敬香,無論是男女老幼,各種凝聚的眼神和雙手合十的動作無不對自己的始祖表現出尊敬和虔誠。

有的大人領著小孩,有的子女攙著父母,或者夫妻雙雙扶攜著將一柱柱上香插在爐鼎上,香菸緲緲不絕如縷,伴隨著春風飄散在整個祭祖廣場上,久久不能散去。

“來祭拜文明始祖是一種對祖先的尊敬,我們炎黃兒女不能忘掉自己的祖先,我們的根永遠在華夏民族中。”已經連續三年攜家人參加拜祖大典的王松先生來自河南鄭州,對於他來說,祭拜祖先是一種尋根的旅程,他也想將這種方式傳承給自己的子孫們,讓他們也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

看到此番情景,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感慨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從大家虔誠的祈禱中我看到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希望,希望國人能夠將這種力量繼續傳承給子孫後代們,認祖歸宗,祭之以禮,還是最應該抓起來的。”

祭拜典禮結束後,一群身著古裝的孩子們跑到大典中央,跟隨著老師讀起了儒家經典《論語》,全場200餘名祭拜者也跟著齊聲誦讀。在一旁的孩子拿起毛筆書寫著書法,誦讀結束後,十餘幅各種各樣的書法作品呈現在大家面前,孩子們跑到臺下將書寫著儒家經典的名言的書法作品送給在場的祭拜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隨後30餘名小學生接受師長們的破蒙開智禮儀,點硃砂、開天眼,寓意著美好的祝願,孩子們頭上一顆顆硃砂印寄託了父母師長們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明德尚學之願。

伴隨著音樂,緊接著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武術與中醫的藥性賦融為一體的表演,寓意著中國中醫的博大精深與武術的靜、動、力、和融為一體,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在場的所有觀眾無不拍手叫好,少年強則中國強,中華兒女的尚武精神得到了進一步昇華。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隨後軒轅黃帝像兩側的兩尊金龍口中開始吐出了水流,一個美妙的奇觀將整個祭拜大典推向了高潮。“這樣的景觀只有每年大典結束後才可以看到一次,今天真是太幸運了。”來自河南平頂山的趙先生是攝影愛好者,這次是專門來到這裡拍祭祖大典,看到這,他不時的發出了感嘆。

“舉辦一場隆重的祭祖大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整個拜祖大典讓我們看到了華夏兒女認祖歸宗的殷切希望,也讓更多的炎黃子孫找到了華夏之根,無疑對國民大眾來說是一次心靈的昇華和慰藉。”此次祭拜大典的組織者,孫志強先生感慨道,通過多場的祭祖大典儀式讓他感受到了國民的尋根意識,這是他最值得欣慰的事。

典禮至此告成,考察組參觀了軒轅丘,並在廣場的西南側親身體驗了投硬幣求福氣的活動,並向隔路相望的姓氏廣場走去,黃帝故里景區門前廣場原名軒轅廣場,由於地處老城區,形狀不方不圓,道路斜穿而過。

軒轅廣場2008年更名為中華姓氏廣場,面積由原來的7千平方米擴建成1.5萬平方米的方形廣場,將景區內鼎壇移至百家姓廣場,放至廣場靠南三分之一處,鼎腹飾九龍,首頂豔陽火球,口傾水紋,祈風調雨順,象徵祖國統一安定。造型莊嚴、凝重、大氣,被譽為“天下第一鼎”。

俗話說:萬姓同根,根在人祖。“中華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這裡的中華姓氏廣場周圍種植了活化石的水杉,共計960棵,正好象徵了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名遊客看到這裡驚訝地說。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中華姓氏廣場的負責人告訴考察組成員,“中華民族就像是一棵棵的大樹,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就象是樹的春華秋實,所以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請不要忘了你是樹的哪根、哪枝、哪葉,這也正是我們修建這中華姓氏廣場的原因。”

來自澳門的黃輝誠感慨地說:“走遍世界各地,才更加深切體會到中原這片熱土的發展和鉅變。”他要把這些變化,帶到澳大利亞,帶到他去過的每個地方,他衷心祝願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