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這兩天,可能很多人都被這條《一套價值200多萬的房 為何會獎勵給這名上海武警》新聞震驚,地方政府給一名現役士官獎勵住房,估計全國全軍還是第一次。

獎勵的目的用社區黨委書記胡明容的話來說:“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實實在在的舉措,幫助社區裡貢獻突出的現役軍人解決後顧之憂,讓他們紮根軍營建功立業。”

在當下的中國,房子確實是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奮鬥目標,這種紮紮實實的獎勵,可以說非常“給力”,切實解決了這名士官的後顧之憂。尊崇軍人、提高軍人的社會職業認同感,讓軍人確實得到社會的尊重,這個社區的做法值得我們讚揚。

從這件事上看,大部分網友都是持肯定意見,但部分網友其中包括一些退役軍人,對此並不領情,冷嘲熱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很多,由此可見,讓軍人成為社會最尊崇的職業,任重而道遠。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01 要改變軍人弱化的地位,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紅軍時期,在那個信奉“好男不當兵”的年代,“當兵就要當紅軍”,紅軍深受窮苦大眾的支持和擁戴。

抗日戰爭時期,“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東洋”的口號聲中,多少熱血青年將當兵視為保家衛國的最佳途徑。

解放戰爭時期,“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為英雄作了最好的註腳,解放軍已經成為一個勝利的符號。

抗美援朝及後期七八十年代,在眾多英雄形象的感染下,中國人掀起了“全國學習解放軍”的潮流,解放軍成為了最可愛的人。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曾經,國人的偶像是軍人,“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軍”,這條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女性的擇偶觀,能充分說明當時軍人的社會地位。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氛圍早已天地之別,經濟利益的衝擊使得人們關注的更是如何出名?如何掙更多的錢?青少年喜歡的都是所謂的“明星”“小鮮肉”,問他們以後想從事的工作,十有八九回答都是:當明星!明星光鮮亮麗、收入頗豐,一場演出可能是普通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回報,還充當著一些年輕人的精神領袖。

也許,現在只有在各種搶險救災前,軍人這個職業會有點熱度,但稍縱即逝。曾經“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要想改變目前這種狀況,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堅持不懈的政策支持和正向引導。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02 退役安置傷過的心還能否癒合?

中國軍隊現役的200多萬,由於與社會交集較少,普通百姓也少有接觸。然而,中國的退役軍人,目前卻有5700萬。這些人都是我們身邊的人,可以說他們直接影響著普通民眾對軍人形象的認知。

有句話說得好,善待退役軍人,才是最好的徵兵宣傳,而現實的情況,卻是人不敢苟同。

實話實說,大部分退役軍人安置的並不怎麼樣。

軍官轉業安置,降級安置並不鮮見,歧視、拒絕轉業軍人,講價錢、打折扣、挑毛病、抓辮子、籤協議,甚至公然出具軍隊職務等級與地方職務等級沒有對應關係的組織證明,逼迫轉業軍人就範,屢屢挑釁軍轉幹部的心理底線!甚至搞錢權交易、暗箱操作,極大地傷害了轉業軍人對黨和國家的熾熱感情!

在退役士兵安置方面,國家是一直比較重視的,包括去年啟動的“清零行動”,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予以規範,但個別部門官員有法不依,有制不循,自行出臺了“土政策”,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設置各種門檻,利用手中權力給退役軍人使絆子,使不少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許多戰士退伍後只能從事輔警、保安司機等相對收入較低或者說“不夠體面”的職業,久而久之,就業市場就形成了對退伍軍人就是適合幹保安這樣的固有認知。

現實生活中,如果那些曾經將青春奉獻給祖國、浴血奮戰的退役軍人生活艱難,甚至連最基本的保障都得不到,淪落到社會底層中掙扎度日!這樣的狀況,又如何讓年輕一代看到身為軍人的無上榮耀,又如何尊崇軍人呢?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03 法規政策的剛度要靠問責來實現

對於提高軍人社會地位、保障退役軍人待遇,法律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唯一途徑,我們出臺的政策並不少。

對於軍官而言,有《中央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進一步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的意見》、《關於改進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辦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央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安置管理若干問題的意見》等政策文件,這只是中央級出臺的,還不包括地方政府。

對於戰士而言,先後出臺了《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關於深入貫徹〈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紮實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優撫安置工作的意見》、《關於繼續實施扶持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現量化評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政策。

但到了實際操作中,很多政策、法規都被擱置一旁,一些單位把轉業、退伍軍人當作負擔,對政策上明確的要求以各種理由能推則推,不管不聞,甚至認為退伍軍人“刺頭”,當做累贅。

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問責力度太小。這幾年,我們時常聽見因為環境惡化被問責、安全事故被問責、房價上漲被問責等等,這個問責那個問責,但我們誰聽見過軍人安置不好被問責的?我想,沒有吧,至少在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在網上還從未發現。沒有問責,政策執行的一方必定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執行,趨利避害性是人的天性。

所以,我們並不缺少政策,我們缺少的是執行的力度。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04 最核心的,還是要切實提高軍人的待遇

哲學上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可以說,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與其經濟能力息息相關。軍人,就應該有高收入,就應該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就應該得到特別的尊重。上世紀70年代,那時候工資待遇部隊是最好的,部隊的工資比地方同級別幹部要高35%,我們一個連長的工資每月35元左右,可以完全養活一家三口,那時候軍人的社會地位還是排在第一位的。

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雖然軍人的工資也在不斷增長,但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相比,實際的購買力是不斷下降的。軍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對於很多軍人家庭來說,一個人的工資是一家人的收入,很多家屬為了帶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就只能靠軍人這點收入補貼家用。而實際上,就軍人目前這點錢,要養家餬口基本上是捉襟見肘。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幸福要建立在舒適的物質條件之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那就是有穩定的經濟收入,能承擔起一家正常的開銷。提升軍人的待遇,要求並不過分,提高待遇,才能使軍人的後方穩定,才能讓軍人不再有後顧之憂。

對軍人的尊崇體現了一個國家的道德水平,也能從側面反映這個國家的發展前途。倘若連軍人都得不到尊崇,何以能有誓死捍衛安定環境的鋼鐵決心?

武漢社區獎士官一套200萬商品房,軍人成社會尊崇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