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天北京迎來了立秋後的第一場雨,天氣還真有點兒小冷啊!

那麼,“一場秋雨一場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關於立秋的民諺還有多少呢?

今天,歷史妞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立秋民諺。

1.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立秋之後,冷空氣就開始從西伯利亞南下,之後就會形成降雨,並且使氣溫一次次降低。所以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等到下過十場秋雨之後,時間就差不多到了秋末冬初的時候了,這時人們就該穿上棉襖(當然現在是羽絨服)抵禦嚴寒了。所以就有“十場秋雨穿上棉”的說法。

2.立了秋,便把扇子丟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立秋之後天氣總體呈現變涼的趨勢,至少不那麼熱了,所以人們就開始慢慢把扇子擱一邊了。

3.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在民間,一直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比較直白,就是說“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那麼立秋之後的天氣就會比較涼爽;如果立秋時間在下午以後,那麼立秋之後的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

那麼,早和晚怎麼界定呢?

其實,“早”和“晚”都是指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早”指的是0點至12點這一時間段,“晚”指的是12點到24點這一時間段。比如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2018年8月7日21:30:34,是晚上。所以,今年的立秋就是“晚立秋”,而這意味著今年的天氣還要熱一段時間。

4.秋不涼,籽不黃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立秋對農耕非常重要,立秋一到,農事也進入收穫的階段,所以民諺有“秋不涼,籽不黃”的說法。

5.立秋十天遍地黃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一個金色的季節。立秋之後十天,恰好是農民收成的日子,所以“立秋十天遍地黃”的說法。類似的說法還有“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

6.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說,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那麼這一年就會風調雨順,農民伯伯就可以坐等莊稼豐收了。

7.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立秋之後,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之說。類似的說法還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

8.雷打秋,冬半收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立秋當天聽到雷聲的話,那麼冬季農作物的收成就會大大減少”。反過來,如果立秋當天天氣晴朗,那麼冬季農作物的收成就會比較好。

9.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指“如果立秋之前刮北風的話,那麼立秋之後就會下雨,而且雨水會相對較多;如果是立秋之後刮北風的話,那麼秋天和冬天都會比較乾旱,所以雨水會少很多,最終導致河底乾涸。

10.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這句話不難理解,但是需要注意,這裡的七月、六月都是指農曆。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如果是農曆七月份立秋的話,地裡的莊稼就可能樣樣都有個好收成;反之,如果是農曆六月立秋的話,地裡的莊稼就可能樣樣沒有好收成”。

今年立秋就是在農曆六月廿六(8月7日),按照這樣的說法,今年農民的莊稼收成可能就會不太好。

“一場秋雨一場寒”,與立秋有關的民諺你知道幾個?

當然,以上這些諺語只是歷代農民的經驗總結,並不是定律。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諺語卻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應相應的天氣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能夠指導農民伯伯們更好的從事農業活動,也能提醒大家適時添減衣物。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