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任恶人宰割,用无声呐喊

用了几周时间,磨磨蹭蹭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熔炉》跟同名电影。

有一种窒息感在胸腔隐隐作痛,仿佛濒死的鱼,鳃盖起起伏伏用力张合,却吸收不到氧气。

眼睁睁看着稚嫩的孩子被恶人撕扯、捆绑、殴打、侵犯,无法拯救受害者的情绪是满是悲痛与怜悯。

我知道,这种情绪不光对镜头下的孩子们毫无帮助,就连对现实中的受害者,也丝毫无用。

最近,乐清滴滴打车事件闹的沸沸扬扬,顺风车、强奸、杀人,又是耳熟能详的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结束一个女孩的花样年华。

禁不住要问,这是第几次了?难道我们也生活在熔炉里吗。

《熔炉》:任恶人宰割,用无声呐喊

1

《熔炉》中的故事,发生在常年被雾气笼罩的小镇,雾津。这里有一所为聋哑儿童提供教育跟生活辅导的学校,名唤慈爱学院。

主人公姜仁浩从首尔来到雾津,托关系找到进入慈爱学院当老师的工作。

任教期间,他发现聋哑孩子长期遭受校长、行政主任、授课老师、生活辅导员的轮番性侵跟殴打。

个别孩子不堪受辱,有的选择跳崖身亡,有的选择卧轨自杀。

慈爱学院创办人李俊山,在当地是有名的善人,名利双收。现任校长李江福与行政主任李江硕是他的双胞胎儿子,也是雾津第一教会的负责人及股东,多年来因慈善事业声名远播,得到雾津人民敬佩。

暴行之下权力暗潮汹涌,意味这一场揭开性侵,暴力,寻求公平的战役,难以取胜。

姜仁浩与担任人权运动中心干事的学姐徐幼真,一起掀开一场鲜血淋淋的人权斗争,带领三个被侵犯的孩子与犯罪者对簿公堂。

《熔炉》:任恶人宰割,用无声呐喊

孩子们面对镜头,比划手语,讲述校长跟老师是如何将她/他们拖入厕所,钳制手臂,褪下裤子。

喉咙不能发声,愤怒咿咿呀呀,眼泪大滴大滴落下,手指颤抖却挥舞地阵阵有力。

弱小残破的内心,还有一丝希望,因为他们相信,有人会帮他们伸张正义。

是非曲直,显而易见,可等待姜仁浩跟徐幼真的是什么?

《熔炉》:任恶人宰割,用无声呐喊

是教育厅跟市政厅来回踢皮球,推托慈爱学院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

是被告方聘请律师享有“前官礼遇”,即韩国法院的潜规则,对于转职的法官和检察官,在转任律师开业后,第一宗诉讼会给予有利的判决优待。

是受害者父母家人被威逼利诱,最终选择庭外和解;

是姜仁浩不完美的私生活被挖出,遭受民众唾弃;

是被告全部判决短期有期徒刑,并予以缓刑。

是真相即使在眼前啜泣,浓雾依旧遮住世人的良心。

2

相比《熔炉》原著,电影版的改编似乎更耐人寻味。

原著中致力推动人权运动的徐幼真,是拥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深知做母亲对于孩子的职责,所以拯救聋哑孩子们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女儿开辟新世界。

“妈妈会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国家,让身为女人的你们可以更勇敢,可以正大光明地走在马路上。虽然只有一点点改变,虽然感觉不太明显,可是为了打造出让人类过着更像人类生活的世界,我会尽全力努力。”

在电影中,徐幼真这一人物的背景改编为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家庭,没有约束,所以才无所畏惧的单身女人。

天真,是影版徐幼真的肖像。

仔细想想,或许也可以理解这样的改编。

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主人公姜仁浩一直挣扎在“前途”与“道义”之间,所以需要让配角与之对比,索性不管是单身妈妈还是不谙世事的天真女人,都有足够的理由为这些孩子们发声。

《熔炉》:任恶人宰割,用无声呐喊

姜仁浩,是故事的核心,也是展现内心挣扎的基本矛盾点。

慈爱学院教师的职位,是贫穷的家人好不容易凑钱换来的,自己还有一个年纪很小,身体不好的女儿要养活。

与校长同流合污,放弃诉讼劝学生接受和解,意味着自己可以从首尔得到稳定的工作,完成自己画画的理想,前途一片光明。

自己的未来,家庭的责任,良心的谴责,统统压在姜仁浩肩膀上,没人告诉他怎么选择是才是对的,但又似乎,怎么选也都是正确的。

原著中的姜仁浩,坚持到了宣判结束。面对身边的妻子跟女儿,经过一夜沉思,最终决定逃离抗议游行。

电影中的姜仁浩,拒绝贿赂,陪同宣判,在高压水枪攻击下坚持参加抗议,游行结束后离开雾津。

坏人没有被绳之以法,好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正义,很悲哀对不对,可是那些孩子没有怨恨。

徐幼真问孩子们:“这件事发生之前,跟发生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孩子们如是说:“我们明白了,我们也和其他人一样,有人来珍惜。”

《熔炉》:任恶人宰割,用无声呐喊

3

“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句台词,震撼了我的心。

雾津是谎言的熔炉,这里的人,用谎言来维持现状。

他们想要的不是正直,不是诚实,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没有改变。大家都视而不见,人人就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只要一两个人退让——他们把这个叫作退让——世界就会安静祥和。

为了世界安静祥和,真相可以被掩盖,正义可以迟到,残忍的事件也可以被雪藏。

这真是全天下最可笑的笑话。

《熔炉》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也是改变韩国法律的电影。

2000年至2005年,光州福利残障学校校长连同十多名老师,对校内聋哑学生施行了长达5年的虐待和性侵。权钱交易,罪犯轻判缓刑,仍在校内任职,受害学生不断增加。

2009年,孔枝泳以此真实事件为蓝本创作小说《熔炉》。

2011年,《熔炉》被改编成电影,百万人联名要求旧案重查。

2011年9月,相关罪犯被判刑12年,学校被关闭。

2011年10月,国会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

人心的力量能有多大,文字的力量就会有多大。

185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问世,小说中黑奴的悲惨遭遇刺痛人心,引发美国社会对黑奴制度强烈的控诉,林肯总统为此颁布法令废除黑奴制。

2011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熔炉》上映,获得韩国总统李明博激赏,瞬间引发570万次观影狂潮,让尘封7年的真相浮出水面,出台《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被世人称之为“熔炉法”。

寻求正义的道路从来不是这么好走,还好这世上有很多人心甘情愿披荆斩棘让世界变得美好,如果说句感谢,可能落了俗套。

只希望自己跟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变得如此勇敢,永不放弃心中小小闪亮的灯火,有朝一日,可以用它点燃正义的旗帜,照亮无尽的黑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