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了解薛寶釵,越懂她的好

《紅樓夢》第55回中寫道,因為王熙鳳小產、需要靜養,王夫人將管理榮國府雜事的任務交給了李紈和探春。

考慮到她們兩個未必搞定得了那麼多人,王夫人又特地請了寶釵來協助李紈和探春。

寶釵的內心其實是抗拒的,但是因為王夫人主動發出了邀請,所以她唯有恭敬不如從命了。

你可能會好奇,這是一個大展身手、證明自己管理才能分分鐘強過王熙鳳的好機會,為什麼寶釵的內心卻是抗拒的呢?

因為“世事洞明皆學問”。寶釵是有自知之明的,她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學問。寶釵一家是寄居在榮國府,算是賈家的客人。正常情況下,她、薛姨媽和薛蟠,是不應該過問賈家家事的。

但是,既然王夫人已經欽定了她來協助李紈和探春管理榮國府,那寶釵應該奉行的管理之道又是什麼呢?


越長大越瞭解薛寶釵,越懂她的好

薛寶釵管理有道

這其實又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李紈不愛管事,在管理方面完全不是寶釵的對手。如果寶釵想貪權管事,她其實只有一個對手,那就是探春。真要爭起來,寶釵的勝算要比探春大得多,畢竟她很小就開始管理薛家,這方面的經驗要比探春豐富太多。

但是,寶釵不是一個貪權的人,所以她不會像王熙鳳那樣管理了榮國府還不過癮,連寧國府也想管。寶釵只想安靜地做管理第三人的角色,所以她從不越過李紈和探春,去處處表現自己的管理才能。

寶釵做到了恰如其分,這乍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其實做事能做到恰如其分的人真心不多。

換做你是寶釵,有那麼好的表現機會,你真的能做到像她那樣恰如其分嗎?

答案是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不然工作和生活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越權和貪權行為了。畢竟權力使人迷戀,很多有管理能力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又一個王熙鳳,忍不住要貪權。

由此可見,寶釵不貪權的可貴。


越長大越瞭解薛寶釵,越懂她的好

薛寶釵看穿不拆穿

當然,這只是寶釵出眾的處事能力的其中一方面,在對金釧投井自殺一事的處理上,她也是做得非常出色。

換做你是寶釵,知道金釧投井自殺了,你會怎麼做呢?

你可能會很八卦,到處跟人說金釧投井自殺了,唯恐別人不知道。你也有可能會腦洞大開,盲目猜測金釧的死因,把猜測當作真相四處張揚。

但是,寶釵並沒有這樣做。在寶釵看來,金釧是王夫人的貼身丫環,伺候了她那麼多年,王夫人多多少少對金釧還是有一些感情的,金釧死了王夫人應該會很難過。

所以,寶釵趕過去安慰王夫人。到了王夫人的屋裡,寶釵看到她一個人在裡間房內坐著垂淚。換做你是寶釵,看到王夫人這個樣子,你會怎麼做呢?

馬上告訴她金釧投井自殺了?然後追問王夫人金釧為什麼會自殺?

在那種情況下,還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的人,肯定是“智商和情商”雙低的人。

“智商和情商”雙高的寶釵,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這種情況下,她不但不方便提金釧的事,而且連其它話最好也不要說,因為那時的王夫人情緒低落,不想有人像開籠雀一樣在她耳邊吵來吵去。寶釵選擇安靜地坐在一邊,這時候沉默是最好的陪伴。

後來王夫人主動跟寶釵說,金釧弄壞了自己的一件東西,自己一時生氣,打了她幾下,並攆了她下去。本來打算等自己過兩天氣消了,還叫金釧上來,沒想到她氣性這麼大,就投井死了。

聽了王夫人這麼說,換做你是寶釵,你會怎麼回應呢?

如果你覺得真相應該不是王夫人說的那樣,難道你就會因此直接質疑王夫人說謊,說金釧肯定不是因為這個而投井自殺的嗎?然後還誓要找出真相為金釧打抱不平嗎?

這跟你會在職場遇到的情況很像。你不妨這樣想,自己就是職場中的寶釵,金釧是你的一個下屬,而王夫人是你的上司。王夫人因為私人的原因把金釧辭掉了,而金釧跟你並不熟、在公司也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呢?你真的會強行為金釧出頭、去得罪王夫人,哪怕被辭退也在所不惜嗎?

會這樣做的人,在職場都是混不出什麼名堂來的,因為他們不懂得職場的生存學問。

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越長大越瞭解薛寶釵,越懂她的好

薛寶釵懂人心

就是應該像寶釵一樣,雖然她後來知道了金釧自殺的真相,但是看穿不拆穿。

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金釧的死,寶玉和王夫人固然難辭其咎,但是你有沒想過,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出在金釧身上?

如果不是她趁王夫人睡著,用言語挑逗寶玉,還說賈環和丫環彩雲也有一腿,王夫人也不會因此大發雷霆、把她攆出賈府。

雖然金釧的死很值得同情,但是理性地迴歸到事情本身,她確實是犯了大錯。

換做你是寶釵,知道了上面的情況後,你會怎麼做?

拿著個大喇叭,走遍整個金陵城,逢人就大聲說出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寶釵如果這樣做,毀掉的不只是金釧和寶玉的聲譽,還有賈家和她們薛家都是輸家。

洞悉這一切的寶釵,選擇了看穿不拆穿,不然你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做法嗎?

看穿不拆穿,這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綜上所述,寶釵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知道有時候要看穿不拆穿。深諳“世事洞明皆學問”之道的她,能把絕大部分的事情都做得很好。那些覺得自己在做事方面不夠強的人,都應該跟寶釵好好學學。

在《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看來,寶釵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的最佳代言人,不信的話,你可以再去讀《紅樓夢》,就算你把這本書翻爛了,也找不出比寶釵更適合代言這句話的人了。

有些人,因為還沒領悟“世事洞明皆學問”這句話的深意,所以還理解不了寶釵的做事方式。

少時不懂薛寶釵,讀懂已是中年時。

很多讀者跟我說,越長大越懂得寶釵的好,我覺得他們說得非常對。

很多人沒有能力去面對殘酷的世界,於是偽裝成了“白蓮花”。她們總是假裝很無辜、覺得別人都欠她的,別人都有一大堆的缺點,就她自己沒問題。其實她們就跟那些只會一味抨擊別人的鍵盤俠一樣,因為沒辦法洞明世事,沒有自知之明,所以自然也沒辦法過好這一生!

對於寶釵,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