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吧四大打板高手的交易感悟

【asking】

有量就能來錢,超短對行情好壞只有一個標準---量。

小資金要想快速變大一定要超短,只有超短才能做到一年10多倍。才能最快速度挖到第一桶金。

炒股票,做短線,特別需要悟性,亦即天賦。炒股就是藝術活,沒天賦,努力一輩子,頂多就是一工匠,混口飯吃。反之,則登堂入室。

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態,勝不驕敗不餒,遇到失誤能坦然。方能在千軍萬馬中取人錢財。哈哈。

牛市多追漲,熊市抄點底。追漲賺大錢,抄底養養家。寧可追漲死,也不抄底活。

炒股一定要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硬幹是不行的,順勢最關鍵。一定要做市場高度認同的票,要不獨腳戲可不好唱哦。

所有的短線技術歸結為一句操作觀念:只做超強勢股的追漲和超強勢股回調時守株待兔。

炒股一定要炒龍頭股,有板塊效應的最好;因為龍頭股:漲-----比別人先漲;跌-----比別人後跌!

永遠都要跟隨著市場主流走,主流板塊龍頭,資金易形成合力,容易形成持續性上漲;一般性題材,主力資金一般都是抱著日一把就走的心態,收益率很難上去。

永遠牢記:耐心+順勢而為+知行合一!

個股活躍,就滿倉出擊主流板塊龍頭股;沒有明顯的延續行情,空倉休息是最好的防守!

炒股比賭博刺激多了。我一點都不好賭。要不現在還在騎自行車。

超短我最有發言權了,資金從10幾萬到幾千萬,成交量從兩三百萬到7,8個億.豪宅,名車,吃喝玩樂,通通從股市中來.我看全中國也沒幾個啊.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周圍的人現在不做中長線,只做超短啦.把營業部老總給樂壞啦.但是我現在想做中長線啦,超短太累啦.有錢啦,想輕鬆一點,享受生活吧。

信命啊,人真的有命啊,不信都不行啊,感謝上天。

98年借錢起家的,之前書上說炒股千萬不要借錢炒股,我就不信邪.不過當時不借也不行,錢都叫期貨給吃光了,工作也丟了.所以當時壓力也很大.考慮到風險,做超短線最好了。

註明一下,當年的10幾萬還都是借的,一分半利息,我媽幫我借的.當時我家從鄉下上來,租了一15平米民房,鋪了三張床,煤氣灶放在陽臺,還經常被房東及鄰居欺負.誰叫你沒錢,沒辦法啊,一份5毛錢的都市報都捨不得買,經常站在報攤前看一會兒就走,看久了攤主會趕人啊.當時可謂是堅苦卓絕,背水一戰啊。

【職業炒手】

行內有句名言,看對三日行情,便富可敵國。隔日交易操作的基礎只是看對兩日走勢就行。所以不會富可敵國,可以只掙點小錢。兩日走勢包括看對當日大盤和目標個股走勢,看對次日大盤和目標個股走勢。在看對的基礎上再追求做對。

操作的要點只有兩條:弱市忍手不動,強市踩準節奏。低位龍頭飈股模式、大盤暴跌後強股反抽模式是大賺機會。

交易之道沒有捷徑,只能煉,不然的話,賣股經的不早發了。沒有捷徑,也沒什麼秘訣,每天盤後認真總結得失,每天不能間斷。

漲停絕大盤跌一般熊市行情反彈到一定時候縮量滯漲無賺錢效應漲停股票越來越少市場波動越來越小基本就是頂部了這個時候短線忍手中線清倉長線減倉。

懷疑和不自信,和驕傲是兩種極端的不良情緒。在職業過程中會反覆出現。以前虧大錢和連續虧損,經常自問自己是否適合做這個行業,是不是幹這行的料。這種反省反覆出現了好多年。

驕傲情緒一般表現在賺大錢和連續大賺的狀態下,自我感覺超好,有天下第一高手非我莫屬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極端的不良情緒,對交易有極大的負作用。要警惕。

【獨股一箭】

做股票過分追求完美是不可取的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令胡衝】

很多事情說穿了之後都是挺沒意思的,別說世界經濟這麼大的命題,就簡單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人與人的相處,時不時的會讓人倍感無奈。於是有的人選擇了消極,大環境這樣麼,隨波逐流吧。有的人選擇了毀滅,天地萬物殺一空。而另一部分人選擇,看破一切之後,依然熱愛這個世界,用包容的態度和擁抱的動作。

A股市場目前大環境不好是必須承認的,內幕,極端,監管不成熟,方方面面都不完善,須知的是,任何一個國家市場的成熟都會經歷這個階段,美帝那邊市場生來就是這樣完善嗎?人家也是經歷過我們這個階段的,只不過我們沒了解過美帝那個時代,而我們正好處於A股目前這個時代。

我從來不把錢看得最重要,我不認為成功就是掙許多錢,去買個別墅,買個跑車,時不時的出去路上晃一下。在我眼中,我一直覺得自己很成功,不論有錢沒錢,我對成功的定義是,能堅持打小就認同的一些基本價值觀,誠實守信善良,一直堅持下來,還能過得不錯,以自己的方式,快快樂樂,就是成功了。

有智慧的人用概率論來指導人生,而不是用單日隨機事件來指導。

確定性是指市場確定強勢或者某個板塊確定強勢,且能延續到明天。本質上,漲停不漲停其實無所謂的,只要你能正確判斷出延續性,而在漲停製度下,這是顯眼的聚集人氣的方式。那些表面上的東西,真的不是必要的。

核心只有一句話----資金是逐利的。換到市場中通俗的說,就是向著最有賺錢效應的地方去。

打板怎麼能被理解為表演,竟然會有這種想法。。如果能跌的時候買入,最終漲停,不是表演得更精彩嗎?為什麼打板,我之前說過了。

投籃訓練第一步,你自己拿起球就會往籃筐投,投籃姿勢千奇百怪,可能進,可能不進,總體命中率不高,雖然你總是試圖投進。

第二步,你看到電視中球星的投籃,又帥命中率又高,這時候你會去模仿,可是,這跟身體條件和個人習慣有關係,你會發現,可能你的身體力量或者平衡性方面不足以支撐那個樣子的投籃,這時,你選擇繼續你之前的投籃方式或者強行模仿其招式,如果你是後一種,同時你足夠刻苦,一直堅持練習,並懂得思考,則可到下一步。

第三步,通過這樣反覆迭代,你會發現其中細微的感覺差異,如獲至寶。結合自身的條件和訓練中的感悟,提升力量,糾正手形,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投籃方式,這時候,命中率也不錯了,但是缺乏穩定性。

第四步,練習練習練習練習練習。

類比到股票中,第一步大家都會,大多數人停留在第二步,永遠。極少數人可以到第三步,最終做到第四步的鳳毛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