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在流傳的竹譜中,吳鎮的《墨竹譜》非常有名,當然,不得不提的是這本《墨竹譜》的誕生,讓人感慨萬分。據作者款識,此冊繪於元至正十年(1350)。那年,吳鎮71歲,這套畫冊就是畫給他的兒子佛奴的,可以說,這本竹譜是吳鎮畢生功力的體現。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墨竹譜》吳鎮書蘇軾題文同畫竹記

吳鎮(1280-1354)字仲圭,是元代傑出的畫家。他工詞翰、通篆刻、精書畫,擅長山水、竹石,並常題詩於畫上,在當時就被稱為“三絕”,與黃公望、倪瓚、王蒙並譽為“元四家”。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元 吳鎮 漁父圖 絹本墨筆 84.7×29.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吳鎮愛畫竹,墨竹是他除了山水之外的主要作品。他的題竹詩也很多:“寂寂空山中,凜此君子志”等頌揚,也達到前人未有的程度。竹非草非木,適於氣候溫和多雨的地區,或一二株臨窗,或三五竿傍水,或萬竿碧玉成林,將竹影清韻與江南山水融為一體。而吳鎮之所以對竹情有獨鍾,顯然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寄託了自身理想的。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墨竹譜》有竹之地人不俗

吳鎮一生繪製過許多冊竹譜,《墨竹譜》是他專為門人作示範、供臨寫用的畫頁,是古代繪畫教育的基本形式,所以這類繪畫特別強調畫墨竹的程式、用筆和用墨。現今存世的吳鎮《竹譜》冊還有兩套,其中一套為紙本水墨,縱40.3釐米、橫52釐米,共二十二頁,每幅均有題文和印、款繪於至正十年(1350),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另一套《竹譜》被裱成手卷,藏於上海博物館。至於一些零星的墨竹散頁仍有存世。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墨竹譜》小坡竹石

吳鎮曾說的墨竹之法:“疏不至冷,繁不至亂,翻向正背,轉側低昂,雨打風翻,各有法度”。吳鎮的墨竹把文學意蘊融入到藝術表現手法中,開創了文人畫重意蘊之風,使中國文人畫得到了關鍵性的發展,加深了文人畫的思想內涵和潛在表現力,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之後的姚綬、文徵明、唐寅等名家均不同程度受到了他的影響。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族譜都知道,但《竹譜》你聽說過嗎?

墨二十幅圖,分別畫新篁、嫩枝、老幹、垂葉、雨竹、風竹、雪竹、坡地竹林、崖壁垂竹,或粗竿挺拔,竹葉清勁,或細枝臨風,搖曳生姿。每幅畫的構圖都有很大的區別,以畫譜而言,稱得上變化多端,諸法悉備,成為後之學者極好的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