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5年內將更差 最後五公里有大機會|智東西創課

智東西 編|何峰

全文8994字,需要花費12分鐘閱讀

說在前面

9月29日日晚上8-10點,樂行天下創始人/CEO周偉就城市短途出行的機會,在智東西·創課完成滿滿二個小時的分享。分享主要分為二個部分,一是周總主講,二是Q&A環節。作為一個投身城市短途出行領域四年的創業者——從短途出行代步工具切入,二個小時的分享和互動,可以看作是一次覆盤:既有對出行領域趨勢及機會的判斷,也有對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的產品定位及問題的剖析,還有對剛剛進入的電動車市場,從產品設計、到用戶定位的思考。

智東西·創課是最有價值的智能行業實名社群,近期將持續邀請出行領域知名創業者進行分享。出行領域的創業者和從業者可以添加創課第一聯絡員“智小智(微信zhidxone)”,加入到創課。

分享環節實錄:

主持人haben:

周總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城市短途出行的機會以及切入電動車市場的思考。歡迎今晚的主講嘉賓@周偉|Vic 周總。請@周偉|Vic 周總和大家打個招呼。

嘉賓:樂行天下創始人/CEO 周偉

大家好,我是周偉。今天跟大家講的是我們的思考和探索,有不對的請大家指正,多謝。

非常榮幸接到智東西的邀請,來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主要分享的內容是我們在短途出行上的一些探索!在此之前先給他介紹一下樂行——深圳樂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是一家一直致力於短途出行產品的公司。而且我們一直在想要專注找一款非常適合在五公里,甚至十公里內,比較合適的短途出行的產品。這個是我們在前三年多的時間一直在做的探索。

一、城市交通5年內將更差,最後五公里有大機會

那為什麼我們會想要去做短途出行這個領域呢,我覺得其實大家應該都深有感觸。

我覺得城市的擁堵、城市出行公共交通的擁擠、以及停車非常難這些痛苦!這些痛苦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自己也去做一個分析,包括我們在想帶來城市出行問題,會不會因為一些原因,比如說中國的城鎮化,比如說一些分享經濟,會不會解決。那麼我們有一個看法。這看法是基於中國城市人口聚居程度來分析。目前中國城市的人口聚居程度居全球之首。在美國,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應該有十個或九個。但是在中國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城市很多很多,已經有十幾個了。

那麼這種人口的聚集、聚居,向城市區聚集,會不會有所改善呢?會不會因為這種城鎮化,大家就到三四線城市,或者說縣裡面,或者到城鎮裡面去呢。我們認為很難。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教育、就業和醫療機會的不公平。這三種不公平只會導致所有的人都會往城市裡面去聚集。我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堂弟,在農村,最近一直在討論說要去我們那個市裡去買一套房。所有的原因就是他不想讓女兒出生之後在一個比較不好的農村小學上學。

這種不公平會導致中國城市人口的聚集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高!我們看不到任何的跡象,說在五年以內,這種城市的聚集程度有變緩的趨勢。當然現在城市裡面的房價越來越高,越來越高!這可能會是一個阻礙。但是我們認為可能五年之內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帶來一個結論就是未來五年城市的交通將會越來越差,不會變的更好!

這個問題尤其是在中國。2015年年初,柴靜有一個片子叫《穹頂之下》,裡面有一組數據,說百分之四十四的開車的情況是五公里內,百分之十二在兩公里以內開車,百分之七在一公里內開車。這種數據,我當時看見的時候也覺得很難以理解,說怎麼會有一公里了還要開車的人呢。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這種情況非常普遍。舉例說,我們這個園區!我們現在公司的樂行天下所在這個園區吃飯的時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旁邊是大學城。但是當我們要去大學城吃飯的時候,中午來回可能得十五分鐘以上的時間。

這時候很多人的選擇就是算了吧!反正開車也方便,那我們就開車去吧!因為來回畢竟還得有兩三公里的距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一公里左右我們都在開車。那麼百分之四十四,在五公里的開車,我們如果說能夠把五公里內開車這種情況,減少並解決掉,就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突破!

當然呢,可能會有人說你把解決短途出行的問題是跟汽車在對比,是不是有點兒牽強,你怎麼可能去取代汽車呢!的確我覺得不是去取代汽車,我們今天做的這個產品也很難去取代汽車。其實我們主要解決的,其實是今天中國城市的年輕人——他們的問題。今天中國的城市的年輕人的交通狀況是非常非常的糟糕的。比如說在深圳南山科技園,有一條路叫科苑路,每一天下午從五點半,一直到七點半這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這個條路上只有兩個公交站,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快要站到路中間去。他們都是想要擠上一輛公交車,儘早一點回到家裡面。這種交通情況是非常的惡劣。

我前一段時間跟一個朋友在聊北京的交通的時候,他們說在北京上下班擠地鐵是一件沒有尊嚴的事情。所以我們其實是想為年輕人去考慮一下他們的出行問題。當然今天因為房價,我們可能住的越來越遠。也有個調研的數據說,我們住的地方離辦公的地方,接近60%的情況是在八公里以內,這個距離還挺遠。那麼能不能去解決這個問題呢?所以我們做了一些探索。

城市交通5年內將更差 最後五公里有大機會|智東西創課

二、平衡車問題:娛樂屬性強,不是嚴肅的代步工具

很多人可能知道,深圳樂行這家公司是做平衡車的。對,我們最早時候是做平衡車的。因為我們一直認為,城市出行有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尤其個人出行,需要足夠的輕,足夠的小,足夠的便攜。因為今天中國城市因為這麼擠,因為房子這麼貴,因為土地這麼貴了。所以說我們的空間都變得非常非常狹小。前段時間在深圳這個城市出現了一個六平米的房子。對吧?那說明問題就說空間越來越狹小,那對我們出行的工具也是一樣的我們希望她越來越小,越來越輕,甚至能夠便攜。

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想要去找一個足夠輕足夠小足夠便攜的產品。在做這種探索的時候,最早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平衡車。當時第一個感覺,就是騎起來感覺和體驗特別好,打破了以往所有的交通工具的體驗,因為它消除了慣性。你在騎它的時候,跟其他的方式都不一樣。其他所有交通工具,加了油門,你才感覺到慣性。而這個車,你先做姿態的變化,然後才會加油,去加速。第二個呢,就是我們當時認為她也可以足夠的輕,足夠的小,所以我們就去做了平衡車。

再後來呢,我們做了一段時間平衡車之後,逐步地意識到一個問題,平衡車不是一個嚴肅的出行產品,娛樂屬性要更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平衡車有他內在的固有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在我們內部把平衡車的系統,叫做恆不穩定系統!一般的汽車在行使的過程中,必須要是非常高速狀態下或者說突然遇到一些非常特殊的情況,才會翻車。但是對於平衡車,非常多的問題都會讓它不穩定,對你的系統的考驗會非常的強。

並不是說我們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從系統設計上,去考慮了非常多的安全性問題。到今天為止,為什麼在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尤其是海外市場上,我們的產品——尤其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受到了這麼多的歡迎,而且銷量急劇增加,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品質,源於我們在品質上的堅持。但是我們仍然認為它存在一個系統的問題,導致這個產品更像滑板或者輪滑,是一個娛樂代步的產品。它具有代步屬性,但絕對不屬於一個代步工具,不是一個嚴肅的代步工具。

三、電動滑板車問題:舒適、安全、便捷難以平衡

後來呢,我們就把目標轉向了滑板車。對於滑板車,曾經一度我們內部認為電動滑板車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行工具。理由呢,就是因為可摺疊,理論上體積可以做的非常小,足夠的便攜。我們認為它可能是在兼顧安全性的基礎上,能夠做到極致便攜的一款產品。但是我們後來發現一個問題,你要真正做到足夠的便攜,輪子就會做到非常的小,由於整體在使用車的過程是站立的,重心會變得非常高,當你的輪子比較小的情況下,你的重心又比較高的情況下,哪怕只有一個2cm~3cm高的一個檻,如果你沒看見,就極有可能會摔跤。

當然,滑板車也非常的酷,年輕人非常喜歡,也足夠的便攜。我們也並不是否定滑板車不好。但是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一直在想,我們要真的做一款嚴肅的出行產品,還有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特點,一定要兼顧,就是舒適和安全。那我們在做滑板車的時候,一定享受我要去過做一款能兼顧舒適的。我們的L6或者叫 lively這款產品,減震系統和懸掛系統做的非常的好,而且整個車前後的懸掛非常好,騎行的時候非常舒適。就算遇到一些檻,你不覺得滋滋的把腦仁都快震出來了,對吧?但是後來就犧牲了它的便攜性。我門一直在思考舒適和安全這二個特性如何去兼顧。後來重新再去做一款產品的時候,我們想到要做既要輕又要小,但是騎起來還很舒適又安全的一款產品。

四、微電動車有機會,但該如何設計產品

後來我們把目標一轉再轉,轉到了微電動車這個領域。我們認為這是接下來要發力的領域。原因就是可以兼顧這些方面。但是你說它的便攜性是不是差了?是的,但是它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要好很多,這點我們是有所取捨的。

因此,我們就設計了現在這款車,型號叫P1。我們花了非常多的心思。我們在考慮這個產品的時候呢,也兼顧了很重要的幾個方面,包括價格、重量和便攜性。當然講到便攜性,它的確比滑板車要稍微差一點點。但事實上我們也一直在思考,用戶對於摺疊或者便攜的需求,到底有多強?包括我們自己在設計P1時,說設計成可以摺疊,甚至可以前後對疊。但後來我們放棄了。我們在調研滑板車的時候,發現雖然它也是可以摺疊的,但幾乎沒有人這麼做。

如果有用這個產品的時候,大家可以去想一下。我們平時使用,不會摺疊它!我們上臺階的時候,好像也不會摺疊它;我們進電梯的時候,也不會摺疊它;我們進了辦公室之後,放在那也沒有摺疊它。那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會摺疊呢?好像只有一個場景,就是跟其他交通工具一定要去搭乘的時候,比如要放進汽車後備箱,必須要摺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考慮一個問題,既然不需要去摺疊啊,那就把它做到足夠的小,可以放到後備箱。可以跟其他工具搭乘又不佔空間的情況下,做到最簡單的摺疊。所以我們就只做了一個把手,往下摺疊一次,足夠小,可以放在任何一個可以放的空間裡面。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發的幾張照片,包括進電梯,還是非常小的。基本上在任何一個電梯,你都可以把它靠一個側面。我經常在說,這個車其實是一個沒有厚度的車,從正前面或者正後面去看,幾乎沒有厚度。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就不會不會佔用其他人的空間。你可以隨身帶進地鐵,隨身拎著上下樓梯,也不會太重,畢竟最後量產產品的重量也就是十一點多公斤。畢竟是這麼大的一個車,十一點多公斤已經非常非常輕。那麼只要滿足這幾個場景,一步摺疊就夠了,剩下的就是做到足夠的小,足夠的輕,在任何一個場景下使用都不會存在問題。

五、與小牛電動如何差異:定位一二線城市年輕人

我們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其實也在想它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它的用戶群體到底是誰?今天我們想如果再做這個車,一定不會去做一個非常大的一款車,比如像小牛——我們認為小牛當然也是一款非常非常優秀的產品,但是我們後來想肯定不是像它這樣的產品。我們這個產品針對群體就是一線城市裡面的年輕人,城市白領——剛剛畢業,五到八年以內,還買不起車,沒買得起房,是這一部分年輕人。因為我們這樣一款小車,一旦到了農村、城鎮和縣城裡面,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為那地方空間足夠。在這種環境之下,他不需要很小的。所以我們的用戶一定是城市裡的年輕人!

城市裡面的年輕人還有另外一些特點,尤其是90後,特點非常鮮明。今天他要真去選一款電動車,一定不會是跟他的爸爸媽媽甚至老一輩選電動車一樣的標準。他一定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想要去做一款非常非常好的,有設計感的產品,同時還得去兼顧成本。所以我們在整個的工藝上,全部用的是非常簡潔的彎管工藝,要把設計感做到充分,把它變得足夠的小,足夠的輕巧。

我們還有一個觀點。今天一直在說消費升級,我們其實不是在談原有的消費群體更有錢了,消費力更強了,而是指消費群體從原來的60後70後變成80後和90後。80後和90後跟他們的區別,不在於消費力而在於消費觀念。所以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非常注重這個產品的定位和用戶群體。所以我們在做整個產品宣傳片的時候,不再去跟別人講這個產品有多輕多小,續航里程多少,而我們是在講一種文化,告訴這些年輕人,你們在城市裡面受到的憋屈。

我們覺得呢,今天中國城市的年輕人,生活狀態是非常差的。他們在交通上,尤其是上下班的交通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的大的。他們生活的壓力有很大部分來源於此。我們希望他們過得更加輕鬆一些,然後不需要每天早上因為差了幾分鐘,因為還有幾分鐘時間馬上就到了,然後就開始狂奔,人還沒到,手就已經伸到了那個打卡機旁邊。

我們希望能夠去改變他,我們希望他的生活更加的從容!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去多看一看這個世界,而不是每天從一個盒子裡面進到另外一個盒子。從辦公室出來,就進了公交車和地鐵;出了公交車和地鐵,然後就回到了家裡。對吧?睡完覺然後繼續重複前一天的生活。這是一種多麼無聊的生活!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款小小的產品,能夠讓他們釋放自己,多看看這個世界,多看看所有沿途的風景。

說的有點多了啊!迴歸正題,就談到了這款車本身。我們希望它好看,好玩,有感覺。未來我們也會增加越來越多的新奇的配件,新奇的改裝到這款車上,希望越多越多的年輕人會喜歡它。我們也不會再更多的去談它的參數、性能和價格。

我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喜歡這個能夠讓人釋放自己的產品。有一個視頻,我覺得也可以給大家分享下,是我們拍的四段小視頻中的一個,其實是為了打動這些年輕人。我其實非常喜歡這款產品。因為你騎著它,會非常的放鬆。有時候有人會說,哎呀,你這麼高個的人,騎這麼小的車,覺得還挺不協調,但是我覺得會非常的放鬆。為什麼呢?我自己家到公司也就六公里的距離。但開車也挺痛苦的一件事,每天停車,找停車場,找停車位……。但是我來回騎了幾次之後,就非常的喜歡它。各位馬上上京東眾籌也去買一臺來試一試,你會覺得特別的自在。

海外市場二個難關:品牌+品質

對於這個產品,我們沒有在國內做發佈,整個產品的發佈是在德國做的。我們選擇在德國做發佈會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呢,我們的海外市場要比中國市場好很多。我們海外的客戶可能還不太瞭解我們,所以我們也希望藉著產品發佈做一次公司發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是誰?

第二個呢,今天我們在做國際市場,深深有一種感受。雖然大家可能都會覺得中國的製造業、中國的創新做的非常的好。但事實上,中國的整個製造業還處於價值鏈的末端。那些老外們可能從你這兒訂貨,他給自己留好利潤兩百美金,連你想去掙一百人民幣,他可能都不願意。這就是一個現實!今天這些人可能什麼都沒有,既不做研發也不做生產。他們就只有一個品牌,就有這麼高的溢價,因為他在本地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認知。之所以去那邊做發佈,就是我們也希望能做自己的品牌。

如果沒有品牌,僅僅是給別人做代工,那麼賺取的利潤都是一些微薄的生產性利潤。我們這次選擇在德國做發佈,整個過程非常的好。在這兒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個感受——沒有寫在 PPT裡的。今年年初我在參加一個展會的時候,有兩個老外經過展臺,停留了片刻,然後看了我們一眼,突然說了一句”Chinese bomb”——中國炸彈。我當時覺得特別的氣憤。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中國的平衡車行業現在其實也遇到非常大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品質問題,知識產權也有問題。去年出了很多的產品,出去之後呢,都陸陸續續出現安全問題。到現在為止,起火很多次!據說已經有500次了,燒了很多房子。在這種前提之下,國外對於中國的品質、品牌認同是非常非常差的。我內心中還是有點憤青的,有時會覺得咱們自己做的這些事情,也難怪人家看不起咱們。

咱們做的這些品質,就不能做的好一點嗎?今天咱這個群裡,可能很多都是做創新的,或者是創業者,或者是有追求的,有原則的中國新興的企業家。但是事實上中國還是更多是沒有什麼原則,沒有什麼追求,僅僅看利潤,可能賺一把就走的那些人——他們可能在消耗中國品牌在整個世界的信譽。所以我一直有一個號召,希望大家對品質有些追求。其實我剛才看到一個提問,說怎麼樣去做好海外市場?

我覺得就是堅持:堅持自己對品質的追求,堅持自己對品牌的追求,不放棄,然後慢慢的去做好,總有一天會爆發。其實今年,是對樂行過去兩三年追求品質的回饋。整個去年我個人價值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那時候突然發現這個市場上越沒有追求的人,越偷工減料的人賺錢越多。但是我就很不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對於我們這些有追求的人該怎麼生活下去?

但是從去年整個品質問題開始爆發之後,我們的國際業務真的一路噌噌地往上漲。這就使得今天我們有信心去跟客戶說:這是我們三年的堅持所獲得的成果。

城市交通5年內將更差 最後五公里有大機會|智東西創課

出行重要趨勢:短途工具+共享交通

最後,再講一講我對短途出行這類產品的一些看法,可能不一定與樂行現在的產品有太多關係,但是也與大家分享下,假如有說的不對之處也請指正共同探討。

我認為短途出行產品,近期會有個非常大的一個機會。前段時間我們跟京東去做眾籌對接的時候,京東也問: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短途出行這個品類近期的增長速度這麼快,已經成為京東整個平臺增長最快的一個品類了。

我非常能理解。因為每一天大家都在討論,比如朋友圈裡面刷堵車了,或者空氣不好等等抱怨,那說明交通方面的這個痛點非常痛!只有非常痛的時候,這些問題就一定會被逐步解決,可能會通過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或新的商業模式。所以短期我覺得短途出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

我個人認為,未來出行本身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第一,我認為是短途出行。

它是一種更為高效,更為簡單的解決當前交通問題的一種方法。今天我們無論談其他任何一種方式,公共交通也好,其他什麼方式也好,成本要遠高於個人出行。個人出行毫無疑問是今天解決城市出行裡面,成本最低時間最快的一種方式。同時是一種更高效的方式。今天我們看汽車的時候,發現經常一個人開車空三個座位了。那就是說我們用一個兩噸多的大東西去運載了一個不到一百公斤的一個人,這種效率是極其低下的。

個人交通工具的出現,從這種角度上,是一種必然,從需求的角度上看也是一種必然。

我認為呢,像電動車、摩托車這種產品,是非常好的交通工具,效率要高,尤其是年輕人在買不起汽車的前提下,是非常好的選擇,然而由於中國在過去三十年城市建設,幾乎所有的交通建設都是圍繞汽車,當然還有其他利益問題,導致好像都希望大家去買車,不希望其他出行工具出現。

而短途出行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趨勢。在歐洲我們也去做了一圈調研,我們發現個人出行的產品,包括電動車、自行車、助力自行車、滑板車,都在逐漸成為個人交通非常重要的潮流。在中國市場也是一樣的,從去年到今年成為平臺上增速最快的品類,也因為此。

第二,我認為是共享交通。共享經濟也會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節省能源。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趨勢。(PS:更詳細的討論見對提問7的回答)

第三,我認為是公共交通。但是是成本最高,時間最長的一種方式,因為公共交通的增長速度遠不能滿足城市人口對於交通需求的增長速度。但我仍然認為它是非常重要的方向。儘管在無人駕駛等更高級交通方式的出現後,它仍是非常重要的。

樂行未來要做什麼呢?我們還是會堅持在個人出行上面做產品,在產品方向上努力去打磨。我個人內心中一直認為,個人出行中最為驚豔,或者最好的那款產品還沒有被開發出來。我們樂行內部的開發團隊中本來就有好幾個組,其中有個組叫預言組,或者叫未來產品開發組。這個組不對當前的產品負責,只需要去找最好的產品形態,今年已經陸陸續續已經嘗試了好幾個新開發的產品,已經拿出來測試的就有兩個,但後來都失敗了。

我覺得肯定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產品形態還沒開發出來,我們也正努力往這個方向嘗試和探索,也期待未來有新的想法和產品開發方向時,再來和大家做溝通。如果交流過程中不好不對的地方請指正,也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交流。再次感謝。

Q&A環節

haben:謝謝周偉|Vic 周總的分享。今天全程語音,信息量很大,大家慢慢消化,先休息五分鐘。

haben:進入提問環節。我們篩選了一些收集到的提問。我將逐一向周總提問。

提問1

顧輝欣 北京雲跡科技

最近大家關心鋰電的安全問題。電動車主流的的電池也是鋰電,而且電芯的能量更大,BMS更復雜,請問樂行做了哪些產品優化和技術開發來保證安全性能?

周偉:首先,鋰電池的電芯是最核心的,我們只選用三星以及索尼的電芯。其次,電池管理系統,在這一塊是我們非常重視的,我們不僅要做到兩級保護,還要做到對每一個電芯的實時狀態進行檢測。最後,鋰電池在充電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對充電器的要求也非常高。

提問2

張朝紅 樂行粉絲

P1是自行車式的,它的減震效果會怎樣呢?騎自行車由於速度慢,震盪效果可以忽略。P1速度快起來,經過路況較差路面時體驗是否會差?

周偉:P1為了保證他的便攜性,確實在減震上做一定的妥協。但我們儘量採用了重啟輪胎,以及在坐墊上做了減震,最大可能的保證了騎行的舒適性。另外,我們的定位也是在城市應用,所以可能在一些城鎮等路面情況較差的地方,體驗會比其他大輪車稍差。

提問3

何偉 微孚智能 CEO

硬件產品,對初創公司來說,應該怎樣快速找到海外市場,建立海外銷售渠道?

周偉:這個問題說實話我們也沒有找到捷徑,參加展會,線上交平臺獲取客戶都是通用的方法。但我想說的是,國際貿易本身的難度比較大的,不是所有貿易商都有跨境貿易的能力,所以如果想要快速地擴展市場,如何能夠快速在本地建設分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司的做法就是在海外建立團隊,把貨運到本地,再做分銷。但這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是很難的。另外,剛才我也講了,在國際貿易裡中國企業是受到歧視的,一定要在品質上堅持,最終獲取客戶信任。這個問題可以談好長,歡迎線下交流。

提問4

張振宇 光年無限

國內創業者怎麼佈局專利?

周偉:在創業之初就把專利當成一種戰略問題去對待。樂行到現在創立三年之多,我們有一百多項專利,而且還在逐步增多,這就是因為我們最開始就重視這個問題。因為專利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所以很多創業者在早期,也不具備相應的素質和能力。我們的做法是,儘可能把自己要做的和可能做的,多的去申請。後期再逐步篩選,提升質量。方法不一定對,僅供大家參考。如果說有專利律師的朋友,大家也可以多問。

提問5

高曉榮 悅博電動科技有限公司

是否看好國內輔助動力自行車市場?

周偉:看好。

提問6

馮羽 上海都賽

什麼誘因開始了現在的事業?

周偉:因為我們覺得,今天在中國,出行是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痛點,幾乎是每一天我們都在討論,擠地鐵、堵車、停車難。而且我們認為城市交通的方案,也不僅僅是汽車。今天我們在歐洲,看到了很多人騎自行車,他們也不覺得騎自行車就比開汽車的低人一等。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而且作為一個85,我也深切的體會到了一個年輕上班族在城市裡的痛苦。我們希望能做一些改變,就像我們所希望做到的,讓出行更加輕鬆有趣。

但我們也沒有覺得我們已經做到了,就像剛剛跟大家分享的一樣,我們所做的,有對的,有錯的,我們也還在探索,我們走向一條通往正確的路上。

提問7

投資人:同樣面向一線城市的年輕人,近期如摩拜一類的新型項目對樂行甚至整個電動出行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樂行會不會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周偉:我們在很早的時候也研究過做租賃這個模式和市場,關於這個我們可以私下做交流。但是我們認為跟租賃不屬於一種非常強的競爭關係,因為一種是商業模式創新,一種是產品創新。

今天這個模式可以租賃自行車,明天也可以租賃電動車。兩者的區別在於,電動車更加的易用,騎行時不用出一身汗,使用也更加得輕鬆。但電動車在租賃上存在一個劣勢:充電問題。我們也在嘗試突破這個問題。

提問8

目前國內市場不乏這類產品,P1如何佈局國內市場?

周偉:當然國內當然不會缺乏這一類產品,但我們會堅持對這個產品的定位。就像剛剛分享說的,我們定位還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去做一些更好玩,更有意思的事情。

自由交流環節

@黃梅(Maika)想請問樂行在北美市場有計劃嗎?

周偉:有啊~

轉播群收到的一個問題:

怎麼看小牛電動這個形態,與樂行微電動車的市場空間區別,以及用戶群區別?

周偉:這個在剛剛的分享中也提到過,小牛也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他們的產品可能體積更大,行駛里程更長。而我們的P1主要是面向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我們更加看重的是體積小、重量輕、易於攜帶,更加適合城市使用,包括更其他交通工具的搭配使用。兩者還是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的。

周偉:謝謝大家,有不恰當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指正。最後再打個廣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京東眾籌瞭解我們的P1,多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