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排外?那是你沒聊對話題,不信?下次換壁爐試試

“在那寧靜安逸的角落,已經籠罩著朦朧的夜色,壁爐裡的微火即將熄滅,蠟燭裡的微光還在搖曳閃爍……”——普希金

上海的花園洋房和獨立的公寓樓過去都是安裝有壁爐的,只不過一段疾風驟雨的革命行動之後,壁爐這“萬惡的資本主義產物”也被一起遺棄,取代它的竟是鞋櫃書櫥,晾曬的尿布以及擁擠的蜘蛛網,昔日裡西方通話中描寫的煙囪紅磚,白雲綠草,也是沒有的。

上海人排外?那是你沒聊對話題,不信?下次換壁爐試試

童話

可正如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小品《四季》中的旋律一樣,以春為生機,描寫夏日濃郁,敘述秋之柔和,夠了冬的瑰麗,是典型的俄羅斯風光。在壁爐旁聽起《四季》中的《一月》篇章,會勾起人們無數的回憶。

上海人排外?那是你沒聊對話題,不信?下次換壁爐試試

壁爐

這便是上海人壁爐情結的原因,每到一個地方,無論是長住還是居旅,上海人總會想著整出一個壁爐,無論是磚的還是大理石、麻石、花崗岩,總之一定要有,在搭配花裡胡哨的線條,木質帶有年代感、紋理鮮明的框架也深受他們的喜愛,當然現在更加方便,現代化的壁爐由專門的經銷商便可出售買賣,上海也有很多諸如此類的商家,像是莫洛尼壁爐這類,既可以通過外形設計解決上海人善於懷舊的缺點,也能夠通過真火或電發熱來解決冬日取暖的問題,要知道,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靠一身正氣,而在上海,我們靠壁爐。穿上量身裁製的睡衣,坐在從宜家淘來的安樂椅,面對著眼前的壁爐前,搖啊搖,誰又能說貴族風只是北京的特例呢?

上海人排外?那是你沒聊對話題,不信?下次換壁爐試試

壁爐

在上海老街的幾家店裡,你總會看到幾具壁爐被放置在角落,如同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一樣,等待著眾人的觀賞,也總有好事者會詢問老闆多少錢可以出手轉讓,其中也不乏慕名遠來的金主,可無論價格開到幾位數,那位老闆就如同入定了的老僧一般不為所動,甚至還能聽得出語氣中的決絕,就像那幾臺以柚木、松木為材質,雕刻精細,氣派很大,設計風格復古時尚的壁爐已經成為了他的家人一般。筆者也曾經前去拜訪,但筆者不俗的地方便在於只談壁爐不提錢,有幸能夠近距離的觀賞而不被老闆客氣禮貌的趕出,從紋理的細節來看,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擁有100多年曆史的比利時內斯特馬丁產品,這些上了年紀卻依然工作正常的壁爐,就是這座房子的靈魂,老闆自己也和我私下說過,店裡所有的東西包括自己都可以標價,唯獨這仨,別問,不賣!

上海人排外?那是你沒聊對話題,不信?下次換壁爐試試

壁爐

除了室內,庭院和室外也可以放置,其實壁爐的觀賞性與功能性都很不錯,所以只要外形大小合適,價位適中,滿意即可。也無外乎那些我認識的老上海總喜歡說:壁爐是整個濃縮了整個世界室內裝飾史的藝術

上海人排外?那是你沒聊對話題,不信?下次換壁爐試試

壁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