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軍渡君:無形


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最近,知乎上一句 “你後悔大學談戀愛嗎”的提問上了熱榜。

看到這個提問,不少人才突然認識到,原本很平常的事,原來是大家的共同關注點。是呀,無論是對曾經的“過來人”、正在上大學的還是正處於高中階段即將要去或憧憬著要去大學的來說,這都是內心深處、獨特的、獨自的、與眾不同的感受。

那麼,這個問題如果拋給軍人,會收穫怎樣的答案呢,那不妨讓我們問一問“你後悔過軍校談戀愛嗎”?

學習、工作以及婚姻是人生的命題,也是必備階段。

而大學談戀愛包含了學習和婚姻兩個層面,且當時正是對情感的感知體驗漸趨成熟的階段,無疑對個人的影響是巨大深刻的。進入大學校門的人,如今再回想,當時的每個人一定有一種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展望、對未來的憧憬,期盼著在學校裡收穫知識、收穫成長、收穫進入社會的“敲門磚”“金鑰匙”。

然而,在大學裡待上一年半載,很多人也許發現,大學生活除了學習,還需要一種情感填充,所以有人選擇了多讀書、豐富文化生活,也有人選擇了戀愛。

不得不提的是,戀愛作為大學的一部分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不戀愛反倒被人另眼相看。


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當然,相較於地方大學,軍校談戀愛就十分不便了。

首先,在清一色的男學員中,缺少談戀愛的對象;其次,軍校管理嚴格,大大削減了戀愛的時機和時間。但既然是美好的東西,人們總會千方百計去追逐、去實現,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因此,儘管有諸多困難,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在軍校談戀愛。

對比發現,軍地院校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一個是“本土消化”,內部的挑選結合,另一個則依賴於“外部進口”,可能是老家的、原部隊駐地的以及別人介紹的。由此看出,相對地方院校“女朋友”單一,基本都是同校的同學,軍校“女朋友”的來源則廣泛得多。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要用些筆墨,因為這將是下一個問題的前提。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你後悔過在軍校談戀愛嗎?


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雖然沒有特別正式地進行過調研,但在軍校學習的幾年中,在與戰友的接觸交流中,在親見身邊人的分分合合中,對這個問題多了不少了解。從現實看,軍校中談戀愛的成功率不大

見過,或聽說過,不少戰友並沒受軍校見面機會少、管理要求嚴等不便因素影響,通過通信、網絡設備,依然保持著戀愛時的熱度,而且免學費、有津貼,再加上一年寒暑假兩個假期,反而讓戀愛良性發展。

然而,這種甜蜜卻常常因畢業分配的到來而戛然而止。畢竟戀愛常處於浪漫之中,而婚姻卻要歸於現實

分配則讓男女雙方重新看待現實,即便女方個人願意追隨軍人,大多也因家庭的阻力而不得不含淚分手。


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從反饋看,戀愛階段男女雙方都是真誠投入

相較於地方院校,不少學生戀愛不過是為了尋求一種體驗,滿足一下虛榮心,彌補生活的空虛,軍人的戀愛更多地奔著結婚去的。同時,部隊長期的教育,也使他們的思想更加正統,不會也不願把精力浪費在不求結果的過程中。

因此,儘管現實殘酷地改變著最終的結果,但絕大多數都是投入了巨大的感情。當然,不得不分手,也撕裂著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很受傷,長時間才得以從傷痛中脫離出來。

從內心體驗看,因為真情投入,所以愛得深沉。與戰友談起軍校戀愛的事,無論當事人性格樂觀樂於追溯往事,還是性格內斂不願談及過往,但對於軍校有過的戀愛經歷,大家幾乎一致地表現出念念不忘。

從中,我們獲取這樣一種信息:在軍校緊張忙碌的學習訓練生活中,那個“她”無疑成為他們情感的寄託、精神的支撐,在他們快樂高興時給過激勵,在他們苦悶憂慮時給過安慰,在那些戀愛的日子裡,他和她是一對共同體,共同地歡樂著相互的快樂,分擔著相互的痛苦,從而讓軍校生活豐富而充實。


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們見過軍校中愛得如膠似漆、後因種種原因分手,也見過軍校中戀愛、後來結婚生子、幸福地生活,當然也有一直讓人看好、令別人羨慕、卻以離婚收場的家庭。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想必,對於“你後悔過在軍校談戀愛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答。畢竟生活只屬於真實經歷的人。當然,假如這篇文章能帶回大家美好的回憶,我們想這就足夠了。與此同時,我們更祝願,每個軍人的家庭幸福快樂。

上軍校時談的那場分手的戀愛,你後悔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