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色变,老毒物?

这年头,玩壶说壶之人多矣,做键盘侠最容易了,见到不太寻常的泥色,认定“反常必有妖”,一律一棍子打死。

当然,初入门庭者,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壶漏网”的心态,对让自己犯嘀咕的泥料敬而远之,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上当。

谈化色变,老毒物?

但是,针对这让人纠结拧巴的“化工壶”,有些概念,还需钻研之、探讨之、求证之。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化工壶,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定义,在很多壶友看来,应该是陶土中加入化学原料调配出来的紫砂泥制作而成。

其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有水玻璃(硅酸钠溶液)、石蜡、碳酸钡等,它们与非紫砂的陶土混合,可以加速成型或者达到冒充紫砂泥料的目的。

天然紫砂矿料颜色大多不会太艳,这是由于成年累月的风化陈腐,使原矿泥中金属物会发生氧化作用,泥色就会发暗、发沉、发旧。

而“化工壶”金属氧化物的添加往往超标,制作周期短,做出来的壶颜色鲜亮,且无论如何泡养,绝大多数都不会生成包浆。

用开水冲淋,会产生刺鼻的味道或特殊的香气,综合这几点,差不多就可以分辨是否为化工壶。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化工泥”并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名词。

在紫砂陶瓷厂的原料生产标准中,有时候为了产品的质量能够达标,在原料的制备过程中,会适当的添加一点陶瓷添加剂,只要使用合理,便无需“谈化色变”。

是人工配制较为成熟的泥色之一,在仿真类花货中,调配得当的墨绿泥,能产生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

相关报道中将泥料中含有的钴等金属物说成有毒就有些轻率了,这些金属物含量低且熔点高,所以耐得住1200°的窑温。

经烧成后已成为胎体构成部分,在不足100°的泡茶环境下,如何析出游离状态的金属氧化物?

既然不溶于水,又怎么进入人体内呢?

谈化色变,老毒物?

事实上,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紫砂便有了“配土”记载,紫砂名手陈仲美和沈君用将瓷业生产中的“色料”运用到紫砂泥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紫砂创作。

说得再远一点,所有的陶瓷原料、釉料都离不开金属氧化物,青花瓷里有氧化钴,透明釉里有镍,白釉里有铅,如果说这些氧化物通通对人体有害,和釉类产品相比,紫砂的影响其实是最小的。

“化料”猛于虎?

众乱纷呈的时代,心怀各异的媒体,概念的误解和逻辑的混淆,盲目跟风与主观武断,其害并不在“化料”之下。

擦亮紫砂的名片,打击无良造假行为的同时,还需正本清源,不要错放了“李鬼”,更不要冤枉了“李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