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鏈|當區塊鏈遇上稅收系統,陰陽合同顫抖吧

艾鏈|當區塊鏈遇上稅收系統,陰陽合同顫抖吧

近期,崔永元曝光演藝圈陰陽合同一事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4天6000萬”,“大合同5000萬,小合同1000萬”,“這樣的合同一抽屜”……明星們偷稅漏稅的行徑令人大跌眼鏡。

覆盤“陰陽合同” : 難溯源、難取證導致逃稅頻出

所謂“陰陽合同”,是指一份金額較小的“陽合同”用於公開或向主管機關備案登記納稅,另一份金額較高的“陰合同”則實際約定雙方交易價格,彼此秘而不宣,目的是逃避納稅這一法定義務。

陰陽合同不止棲身影視行業,法律上最早出現於《招標投標法》,在建設施工領域常常出現。建設工程施工環節眾多、流程複雜,加上建設工程的質量把控困難,客觀上導致了陰陽合同的產生。

也許你已發現,信息不透明、中間環節多、溯源難滋長了陰陽合同。

艾鏈|當區塊鏈遇上稅收系統,陰陽合同顫抖吧

小合同多為明星片酬費用,大合同是明星所在公司的製作費合約,或者擔任多個職務,拿到製片人、監製等多份職務的酬勞等。大小合同受益方關聯隱蔽,如果不是意外曝光,很難被發現。

信息不透明給了陰陽合同生長空間,逃稅行為難界定導致違法成本低。長期以來,名人逃稅漏稅事件屢見不鮮。前有劉曉慶、毛阿敏,後有2014年國腳劉健因轉會風波爆出陰陽合同。

區塊鏈的出現,逐漸讓法律和科技得到有效結合。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郭宇航表示,破解偷稅漏稅,關鍵在資金以及發票流轉過程的可追溯且不可篡改。

目前電子發票已經處於逐步普及階段,通過將發票信息上鍊,就能夠在破解發票造假的問題。

未來,如何實現交易的信息上鍊,進而解決交易過程的可追溯、且不可篡改,不僅可以有效規避偷稅漏稅,而且可以提高違法成本。

區塊鏈與財稅理念相符 或可改善財稅系統

區塊鏈和財稅天然相吸,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可溯源、安全可靠的特點,與財稅裡不可篡改、真實有效、信息對稱等理念十分契合。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多方協同。區塊鏈網絡不存在核心存儲節點,各個地理位置不同的節點都保存了區塊鏈網絡中的所有數據,從而實現了管理層與治理層、納稅人與稅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對稱。

同時,任何單一節點提出的數據修改申請,都需經過其他節點的確認,節點信息更新將同步通知給網絡節點中的每個人,從而實現了賬簿的公開透明,保障財稅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艾鏈|當區塊鏈遇上稅收系統,陰陽合同顫抖吧

對納稅而言,交易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也很關鍵。

區塊鏈技術對交易數據按照時間排序,在每一個節點冗餘保存,實現了財稅數據在時間軸上的往期連續追溯和對未來的無限延伸,對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的計量將更為準確、客觀。

打擊偷稅漏稅,另一個方向是提高違法成本。社科院教授高金平指出,可嘗試進入“無票時代”。

在以票控稅的情況下,我們主要依靠發票來證明業務的真實發生,但大量的虛開,甚至是暴力虛開為稅務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

假設未來運用區塊鏈技術,基於其分佈式賬本的原理,納稅人的交易信息將真實、有效、不可篡改,因此,納稅人的每一筆業務將不再需要用發票來證明真實性,所有交易信息的記錄均真實完整,從而實現以賬管稅、以數據管稅。

隨著個人信息上鍊,每個人的身份信息是其自身賬本數據鏈條中的一環,基於鏈條信息的環環相扣,每個人的房產記錄、資產信息、境內外停留時間等信息都將是真實的、唯一的、準確的,這將大大有利於自然人稅收的管理。

區塊鏈打通不同部門之間數據的共享,真正使得數據在可信環境下實現流轉、產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